1.百尺竿頭的意思是什么
百尺竿頭: bǎi chǐ gān tóu
解釋:桅桿或雜枝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出自;唐·吳融《商人》是:“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
示例:功名~,自古及今,有幾個干休。元?張養浩《折桂令》
近義詞:百丈竿頭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很高的境界
俗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造句:老師在給小明的評語里,寫上了這樣八個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意思相近的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謝謝
我想已經很全面了
希望能幫上你忙
加油哦
朋友
2.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本義是佛家用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現在經常用來比喻學問、成就等達到了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仍然需要繼續努力。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譯文:如果道行的修養已經到了百尺竿頭的境地,這時不再繼續前進,那么道行雖然了得,但是還不是純真。即使修到百足竿頭的頂端,仍然不能松勁,不能自滿,也不能中斷,繼續用心去做,仔細去做,才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鼓勵我們要向前看齊,不要淺嘗輒止,當我們以為已經學到極致的時候,發現還有更深層次的知識等著我們。
勸誡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因為取得了一點成績就驕傲滿足,認為自己已經學有所成,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的地步,從而故步自封。要知道學海無涯,知識的海洋是無窮無盡的,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才能更接近真理的彼岸。
擴展資料: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近義詞有:再接再厲、精益求精、勇往直前。
1、再接再厲[zài jiē zài lì]
出處:唐·韓愈、孟郊《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譯文:這樣用水噴雞,使之清醒,如此繼續努力,磨礪雞喙參加戰斗。
解釋:指雄雞相斗,每次交鋒前先磨磨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2、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
出處: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學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譯文:就好像切制,就好像銼平,就好像雕琢,就好像磨光。
宋·朱熹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譯文:話說研究骨角的人,切了還要反復磋;研究玉石的人,琢了還要反復磨;研究的已經很好了,還要求更好一些。
解釋:事物已經非常出色了,卻還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還求更好。
3、勇往直前[yǒng wǎng zhí qián]
出處:宋·朱熹《朱子全書·道統一·周子書》:“不顧旁人是非,不計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說出人不敢說的道理。”
解釋: 勇敢地一直無畏地前進。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3.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成語釋義: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成語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白話文釋義:招賢大師當場唱了一句偈語:“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雖然了得,卻還不是純真,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擴展資料
成語典故:
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叫景岑(cén),號招賢大師,人們稱他“長沙和尚”,他經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
招賢大師講經完畢后,一名僧人站起來,向他提了幾個問題,大師慢慢地作答起來。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于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
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兒,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但見大師指著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到:
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意思是“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