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簡單的詞牌名(5個)
蝶戀花
蝶戀花,商調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 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
念奴嬌
念奴嬌:念奴是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調名本此。又名《大江東去》、《千秋歲》、《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謠》、《壺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個名稱。
憶江南
《憶江南》本為隋唐時詞牌名,原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春去也》。
漁歌子
漁歌子》,又名《漁父》,原唐教坊曲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此調最早見于唐朝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西江月
《西江月》是詞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沁園春
沁園春》是常見的詞牌名。創始于初唐。調名源于漢朝竇憲倚勢變相強奪沁水公主田園之典故。亦名《壽星明》。
如夢令
《如夢令》原名《憶仙姿》,為后唐莊宗李存勖(勖:音xù)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中的“如夢”得名。又名《宴桃園》,《不見》,《如意令》,《無夢令》,《比梅》等。
虞美人
虞美人是著名詞牌之一,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
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詞牌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臺城游》、《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 》等。
2.我要一些短一點的詞牌名(請寫出詩句)
1:暗香 詞牌名。
從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紹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個月,石湖拿出詩箋,向作者索要詞章新作,作者填寫了兩首詞。
石湖吟賞不已,命兩個歌妓演唱,音調節律和婉,作者就將這首詞名為《暗香》。 2: 卜算子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
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
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詞中又創慢詞,《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于晏殊。
4:釵頭鳳 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后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5:長相思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
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6:丑奴兒 詞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稱《采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
7:搗練子 詞牌名。以搗衣而名。
晚唐已有此詞調。 8:定風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
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10:風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風入松》歌,后取用為詞調。
11:花犯 詞牌名。周邦彥自度曲。
“犯”:意為“犯調”,是將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為豐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 減字浣溪沙 詞牌名。
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這首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過龍門》、《賣花聲》。
此詞最早創于唐代劉禹錫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即念奴嬌,取蘇軾《念奴嬌》中“一樽還酹江月”。
臨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原曲常用于詠水仙。
15:六丑 周邦彥自創。后人覺《六丑》不雅,易名為《個儂》。
傳說當年名妓李師師為宋徽宗唱了這支曲子,徽宗覺得這首曲詞圓婉好聽,就問。“是誰寫的?”李師師說:“這曲子叫《六丑》,周邦彥寫的新調。”
徽宗召見周邦彥時問:“為何取名《六丑》?”周邦彥答道:“因為它沖犯了六個宮調,那都是最好聽的章調,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陽氏有子六人,富才華 而貌?,故以此取為曲調的名字。”
16:六州歌頭 詞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
宋時入詞牌。六州指伊、涼、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統稱《六州》。歌頭即引歌。
17: 綠羅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記得綠羅裙”一句,取名之。 18:賣花聲 詞牌名。
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過龍門》。
此曲最早創自唐代劉禹錫。初為小令,形式與七言絕句相同。
其內容專詠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調發展為長短句,內容也更廣泛。
19:滿庭芳 詞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的詩句而得。
又名《滿庭霜》、《江南好》、《滿庭花》。 20:木蘭花 又作《玉樓春》《西湖曲》等。
唐和五代詞人所填《木蘭花》,句式參差不一。宋人定為七言八句。
21:念奴嬌 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絕妙,后人用其名為詞調。 22:破陣子 原是唐朝開國時創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陣樂》中一曲,后改用為詞牌。
23:菩薩蠻 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
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24:青玉案 詞牌名。
取于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銹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 25:清平樂 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
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一說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偽托。
26:鵲橋仙 詞牌名。因歐陽修有詞“鵲迎橋路接天津”一句,取為詞名。
又有一說,此調因詠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得名。 27:如夢令 相傳后唐莊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歸 詞牌名。出自東漢劉晨、阮肇天臺山采藥遇仙女的典故。
29:瑞鶴仙 詞牌名。宋周邦彥始創,格體參差。
30:少年游 唐無此詞調,宋人晏殊作《珠玉詞》中有“長似少年時”句,取之為名。又名《小闌干》、《玉臘梅枝》。
31:霜天曉角 詞牌名。又名《月當窗》、《踏月》。
此詞調首見于《全芳備祖前集》,宋代詞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為詞牌名。 32:水調歌頭 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
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
“歌頭”是中序的第一章。 33:水龍吟 又名《龍吟曲》。
取李白“笛奏龍吟水”一詩句而名之。 34:蘇幕遮 唐玄宗時教坊曲名。
原曲源自西域龜茲國,“蘇幕遮”意“西戎胡語”。 35:望江南 詞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此調本名為《謝秋娘》,是唐李德裕為。
3.填寫一個詞牌簡單點兒的
? 憶王孫
? 如夢令
? 烏夜啼
? 長相思
? 生查子
? 點絳唇
? 浣溪沙
? 菩薩蠻
? 卜算子
? 采桑子
? 減字木蘭花
? 謁金門
? 訴衷情
? 憶秦娥
? 清平樂
? 更漏子
? 南歌子
? 醉花陰
? 浪淘沙
? 鷓鴣天
? 鵲橋仙
? 虞美人
? 南鄉子
? 玉樓春
? 一斛珠
? 踏莎行
? 蝶戀花
? 一剪梅
? 臨江仙
? 漁家傲
? 蘇幕遮
? 定風波
? 錦纏道
? 謝池春
? 青玉案
? 天仙子
? 江城子
? 滿江紅
? 聲聲慢
? 朝玉階
不知道你要什么
4.有哪些簡單及常用的詞譜
填詞要選擇詞牌。
不同的詞牌,因其用韻、句式、平仄等的不同,所表達的情調也有所不同。下面分別介紹幾種僅供參考。
一、宜于表達豪邁、激昂、深沉、蒼涼情調的詞牌。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 ◎○◎●△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 ◎○◎●△ 漁家傲 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障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 ○◎▲ ◎○◎●○○▲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 ○◎▲ ◎○◎●○○▲ 滿江紅 〔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 ◎○◎▲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 ◎○◎● ●○○▲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 ○○▲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 ○○▲ 架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 ●○○▲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 ○○▲ 念奴嬌石頭城 〔元〕薩都拉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 ●○○ ◎●●○○▲ 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
◎●◎○○○● ◎●◎○○▲ 蔽日旌旗,連云檣櫓,白骨紛如雪。◎●○○ ○○◎● ○●○○▲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 ◎○◎●○▲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 ○○◎● ◎●○○▲ 落日無人松徑冷,鬼火高低明滅。
◎●◎○○●● ◎●◎○○▲ 歌舞尊前,繁華鏡里,暗換青青發。◎●○○ ◎○◎● ◎●○○▲ 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 ◎○○●○▲ 賀新郎(116) 〔宋〕辛棄疾 綠樹聽鵜鴂。◎●○○▲ 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
●○○ ◎○●● ◎○○▲ 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 算未抵、人間離別。
●◎● ◎○○▲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 ●○○◎●○○▲ 看燕燕,送歸妾。
○●● ○○▲ 將軍百戰身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 ●○○▲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 ◎●○○●▲ 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 ●○○◎●○○▲ 誰共我,醉明月?○●● ●○▲ 二、宜于表達輕柔婉轉、纏綿深沉情緒的詞牌。憶江南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 ◎●●○△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 花月正春風。
◎●●○△ 阮郎歸 踏青 〔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 清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 ●○○●△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 ◎○○●△ 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 ●○○●△ 西江月佳人 〔宋〕司馬光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 紅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 ◎●◎○◎▲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 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靜。
◎○◎●●○△ ◎●◎○◎▲ 鷓鴣天別情 〔宋〕聶勝瓊 玉慘花愁出鳳城,⊙●○○●●△ 蓮花樓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陽關曲,⊙○⊙●○○● 別個人人第五程。
⊙●○○●●△ 尋好夢,夢難成,○●● ●○△ 有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階前雨,⊙○⊙●○○● 隔個窗兒滴到明。
⊙●○○●●△ 蝶戀花 春景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 ◎●○○▲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 ◎○◎●○○▲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 ◎●○○▲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 ◎○◎●○○▲。
5.20首短一些的宋詞+譯文+賞析
李清照《點絳唇?寂寞深閨》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翻譯: 我孤獨地待在閨房里,心中愁緒千絲萬縷,嘆惜春去,只因那點點滴滴的打花風雨,斜倚闌干,前前后后,只是已沒了當時的那般情緒,我思念的人兒,你在何處?春色里連天的芳草,卻不見歸來路上的你 【賞析】 這是一首借傷春寫離恨的閨怨詞。
全詞情詞并勝,神韻悠然,層層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無限愁情。 首先詞人將“一寸”柔腸與“千縷”愁思相提并論,使人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仿佛她愁腸欲斷,再也承受不住。
“惜春”兩句,不復直言其愁,卻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現女子的心理活動。淅瀝的雨聲催逼著落紅,也催逼著春天歸去的腳步。
唯一能給深閨女子一點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幾聲空洞的回響。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華的寫照。
下片寫憑闌遠望。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倚闌”表示人物心情悒郁無聊。
這里詞人在“倚”這個動詞后面綴以“遍”字,活畫出一深閨女子百無聊賴的煩悶苦惱。下句中又以“只是”與“倚遍”相呼應,襯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無情緒”,這就有力地表現了愁情深重,無法排解。
結尾處,遙問“人何處”,點明憑闌遠望的目的,同時也暗示了“柔腸一寸愁千縷”、“只是無情緒”的根本原因。在這里,詞人巧妙地安排了一個有問無答的布局,卻轉筆追隨著女子的視線去描繪那望不到盡頭的萋萋芳草,正順著良人歸來時所必經的道路蔓延開去,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天邊。
然而望到盡頭,唯見“連天芳草”,不見良人蹤影。這首詞寫出了讓人肝腸寸斷的千縷濃愁:寂寞愁、傷春愁,傷別愁以及盼歸愁。
結尾“望斷”二字寫盡盼歸不能的愁苦,此時感情已積聚至最高峰,全詞達到高潮。江南春——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萍滿汀洲人未歸。
譯文 碧波浩渺,垂柳依依,芳草邊綿的遠處斜橫著幾間茅屋,斜日余輝的映照中又飛舞著片片杏花。而天邊始終沒有出現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丈夫之歸舟。
賞析 南朝梁柳惲《江南曲》曰:“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華復應晚。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
寇萊公對此詩似乎特有所愛,在他的詩詞中一再化用其意。如所作《夜度娘》詩曰:“煙波渺渺一千里,白蘋香散東風起。
日暮汀洲一望時,柔情不斷如春水。”題下自注云:“追思柳惲汀洲之詠,尚有余妍,因書一絕。”
這首詞,也明顯地由柳惲汀洲詩化出,寫女子懷人之情。 此詞以清麗宛轉、柔美多情的筆觸,以景起,以情結,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寫了女子懷人傷春的情愫。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評此詞云:“觀此語意,疑若優柔無斷者;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其氣銳然,奮仁者之勇,全與此詩意不相類。蓋人之難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圖景:一泓春水,煙波渺渺,岸邊楊柳,柔條飄飄。
那綿綿不盡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遙遠的天涯。夕陽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闃寂無人,只見紛紛凋謝的杏花飄飛滿地。
以上四句含有豐富的意蘊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
“柳依依”,使人觸目傷懷,想起當年長亭惜別之時。“孤村”句說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陽”句則包含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凄涼和感傷。
結拍兩句承前面寫景的層層渲染鋪墊,直抒胸臆,情深意摯,將女主人公的離愁抒寫得淋漓盡致,使人感覺到她的青春年華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長等待中流逝。踏莎行·春暮——寇準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
畫堂人靜雨蒙蒙, 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冥冥,菱花塵滿慵將照。
倚樓無語欲消魂, 長空暗淡連芳草。 翻譯:春色將盡,鶯聲燕語漸漸不聞,滿地落花堆積,稀疏的青梅斜掛枝頭,眼見著春殘夏初了。
蒙蒙細雨中,一個消瘦的女子靜靜獨立在畫閣外,眼前的屏風半掩著廳堂,惟見縷縷沉香從屏后裊裊散來,更添了幾分幽幽的心事。遙想當年,我們依依惜別時的深情約定啊。
如今一別經年,遠方的他依然杳無音訊,可曉得我這份斷腸的思念么。妝奩久未開,菱飾塵灰滿,眼下竟然連照鏡的心都懶了。
只是落寞地倚在欄桿上,心下縱萬語千言,卻又向誰人說起?惟有無語凝噎,暗自銷魂罷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銜著綿綿不盡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賞析:這首詞即景寫閨情,上片描繪暮春季節,微雨濛濛,寂寥無人的景象。
下片寫兩地 音書隔絕,閨中人倚樓遠望,只見芳草連天,陰云蔽空,心中更覺憂郁愁苦。詞風婉麗 凄惻,清新典雅。
木蘭花——錢維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 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變成衰晚,鸞鑒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 今日芳尊惟恐淺。
[譯文] 城墻上到處傳來鳥語,春水拍打著岸堤。芳草與綠楊相襯,如此美景年復一年何日終止?景色越美,我心中越愁腸百轉,傷心流淚。
我也感覺到自己漸漸意志萎靡,對鏡自照,更加吃驚,眼見自己迅速變老。往年多病而有愿意飲酒,如。
6.短一點的宋詞
詞牌《十六字令》,是最短的詞。
代表作有:
張孝祥
(其一)歸。十萬人家兒樣啼。公歸去,何日是來時。
(其二)歸。獵獵薰風颭繡旗。攔教住,重舉送行杯。
(其三)歸。數得宣麻拜相時。秋前后,公袞更萊衣。
蔡伸
天。 休 使 圓 蟾 照 客 眠。人 何 在?桂 影 自 嬋 娟。
**
其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7.短一些的宋詞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卜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8.短一些的宋詞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 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