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節現代詩歌短一點
在端午,聆聽
作者:心曼.墨香
菖蒲行走,艾草聯歡
陳愛,掬捧經年的
淚。藏進衣角,掛在舊時的月勾
往事如水,取出
《離騷》的厚重,在失衡的雨季
層層疊疊。將無奈引入巢
五月,一首詩站在門外
不由自主地昂首
興奮粒粒粽香,往下的詩句
在一段段記憶話潮
此刻,汨羅江
被一枚葉子,帶進塵世的杯盞
不用淚,不用愁
只愿詩意如故
把苦澀泡淡,枯葉喊綠
曾經包裹的憂心,經過千年洗禮
再去聆聽,龍舟小調
畫面上早已積滿了;幸福
一個朝代的寒,被另一個朝代暖和
篇二:端午
作者:一點塵埃
菖蒲,艾葉
粽子,雄黃酒
用一根草繩連著
牽出一段歷史
屈子
楚懷王、奸臣
組合在一起
就是明星與黑暗的交鋒
2.端午節現代詩歌短一點
在端午,聆聽作者:心曼.墨香菖蒲行走,艾草聯歡陳愛,掬捧經年的淚。
藏進衣角,掛在舊時的月勾往事如水,取出《離騷》的厚重,在失衡的雨季層層疊疊。將無奈引入巢五月,一首詩站在門外不由自主地昂首興奮粒粒粽香,往下的詩句在一段段記憶話潮此刻,汨羅江被一枚葉子,帶進塵世的杯盞不用淚,不用愁只愿詩意如故把苦澀泡淡,枯葉喊綠曾經包裹的憂心,經過千年洗禮再去聆聽,龍舟小調畫面上早已積滿了;幸福一個朝代的寒,被另一個朝代暖和篇二:端午作者:一點塵埃菖蒲,艾葉粽子,雄黃酒用一根草繩連著牽出一段歷史屈子楚懷王、奸臣組合在一起就是明星與黑暗的交鋒。
3.關于端午節的現代詩
汩羅江
初聞新作已忘歸,
字字落地皆生輝。
汩羅江邊詠天語,
思潮如涌筆如飛。
一聲長嘆一聲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聞豪杰為賊屈,
天下英雄不勝悲。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五日(選一)
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五絲
唐 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端午日賜衣
唐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競渡詩
唐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4.關于端午節的現代詩歌
端午節的情思 ——遙祭屈原 國破家亡,家破人亡…… 還有千斤的巨石,還有悲憤的驚世駭俗的無法施展的思想。
我不知道古老的楚國是一支怎樣凋零枯萎的花朵, 好比,至今我沒去過湖南的汩羅江。 或許,人生失意的歲月流不盡你心中的血淚, 或許,詩情噴涌的時刻也換不來你臉上瘦削的陽光…… 太多的深情喲,才讓你發出“路漫漫”的無可奈何的感慨, 太多的夢想喲,才叫你血色的生命融進了哭泣的汩羅江。
荊楚大地一直哭到鄰近的瀟湘, 泣血的日子,讓整個神州從此黯然神傷…… 從此,二千多年的五月這一天,叫做了端陽, 這叫作懷念,懷念是一種崇高而偉大的想像。 你的橘頌你的離騷你的九歌你的九章…… 流不盡你的悲哀你的惆悵。
你讓楚辭浪漫民歌一般在中華大地唱響, 你讓終生的遺恨連同自己一起消逝,淹沒進汩羅江。 我不知道,封建時代的土壤葬送了多少你這般詩意的文人, 我不知道,當今的紅塵,還有多少才子還在壓抑著奔放無羈的思想…… 愿我笨拙的詩作,能化作你身邊的一縷輕風, 愿我劣質的白酒,能祭出你春夏秋冬所有日子的明凈陽光。
端午 奶奶黃土布做成的香袋上, 屈大夫吟哦著千年的感傷。 父親灰白的艾草崗立在門楣, 清氣蕩逐著污濁別想隱藏。
媽媽的粽香飄游在鄰家屋里, 友睦的歡聲如佛音引吭梵唱。 一脈相承傳不朽的端午節啊, 愛國愛家愛人是你永遠的大愛無疆。
風霜悄悄浸白了父母滿頭的黑發 歲月滄桑了他們皺紋縱橫的臉龐。 操碎了的心兒從來不曾想歇下, 高飛的鷹線永遠拴在他們心上。
我在生活河流的這一頭不辭辛勞, 父母們在河流的那一頭拼命奔忙。 真情遙寄相思密的端午節啊, 我們要在你的關愛下重鑄燦爛輝煌。
他鄉端午 文 / 王曾家 是誰,又重提起去歲的端午 讓我在睡夢中都忘記不了的粽子的味道? 故鄉的粽子啊 他鄉的淚滴 從去年 到今年 是誰,把去歲初秋的露水 當作東海鮫神的珍珠? 還悄悄地放在我的枕邊 將我的思鄉情結 從心底 流到鼻尖 是誰,彈起了瑟瑟的琵琶 在這盛夏的夜里? 琴弦聲里的哀傷 喚起我對鄉魂的拾撿 如煙的往事 一串,一串 是誰說啊,“獨在異鄉為異客”? 故鄉的端午啊 就是那滿天的繁星 在我的腦海中閃爍 就是那遍地的知了 在我的耳邊傾訴 故鄉啊 我這流浪的兒子 何時 何時才能滿載著他鄉的愁緒 與財富 搭上那回鄉的快班? 端午隨想 文 / 第五只眼 今又端午 菖蒲與艾草在門戶上發著馨香 一個峨冠博帶的詩人 佩著長劍,通過千年后的奈何橋 挨家挨戶收集頂禮與膜拜 粽子綻香,雄黃酒飄香 醉醺醺的詩人想起了自己的劫數 萬萬沒想到當年的懷石一跳 就跳出了一個端午 跳出了一個萬民朝拜的節日 楚懷王何在,頃襄王何在,鄭袖們何在 而我一個徘徊郁悶的詩人 卻與龍舟同在,香囊同在 與歲月同在,與日月星辰同在 哀民生之多艱者 為民請命者,為之上下求索者 百姓懷念他。就是死了 也放在心中永遠地給予祭奠 端午情懷 文 / 夢羽云袖 六月里,朝霞映染的今天 艾葉包裹著甜甜的心愿 傾聽糯米相連的情意 暖暖的祝福 縮短了時空的距離 思念啊 染紅天邊的云霞 一縷粽香飄到你的心上 只想,只想 快樂暖著守望的目光 甜蜜 繞著相知韻清 只想,只想 將這份溫馨 灑滿關愛的天空 芬芳里攜起誼水情長 只想,只想 就這樣守著一池碧水 用淡雅清秀的蓮香潤筆 和你一起,和你一起 舞墨飛花 讓靈魂 在波光靈動的純凈里 自由吟哦 捧起一縷蘭香 滴翠成章 聽生命在我們的詩歌里 幸福的歌唱。
5.端午節的現代詩
詩歌一:端午
那是從撕裂的肺腑里傳出的哀傷
那是詩魂最后給世人悲壯的吟唱
在汩羅江邊輕身一躍
卻將離騷留給后人長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舞一曲壯歌長劍
讓楚國百舸爭流
用艾草香熏過的角黍
伴隨著九歌里旋轉的韶舞
汩羅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綠水
和岸邊的萎萎芳草
穿過時空隧道寄來了汩水上美麗的思情
包裹著岸邊屹立的那顆頭顱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詩人瑰麗珍奇的瓊佩
雄黃已經發散開渾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頌揚一曲
豪壯的悲天憫人的音律
在中華大地上數千年蕩氣回腸
縱是千帆追逐也難以彌補的細節
就讓震耳發聵的鼓聲催動龍舟
讓屈子的情感穿越時空
像是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
將我們可愛的中華民族照亮
詩歌二:端午思
年年思,年年思。
那偉大的英雄,
你的正義的靈魂啊!
早早的住進了中華民族的心中。
年年思,年年思。
那偉大的詩人,
你的篇章啊!
是我們萬代歌頌的精神。
年年思,年年思。
我偉大的民族驕傲啊!
今日是你的節日呀!
就讓我為你敲起那民族的鼓聲吧!
年年思,年年思。
詩歌三:端午夢囈
這是我的祖國
云霧彌漫,夜長晝短
我以嬰兒的姿態
眷念您的胸懷
高墻疏離我與大王
饞陷斷送六國江山
故園蕭殺,我匍匐于您腳下
夢中我滿腔熱血,一身正氣
忠言直諫換取折翅民間
楚宮日夜宴舞,華庭糜醉
郢都城外
餓殍離喪,哀嚎連連
漢北遙望,楚地風流
“離騷”劍指蒼穹
戰火灼傷我的尊嚴,夢想盡葬
所有的漂泊與幻想
飽蘸苦難
所有的抱負與抑郁
羽化詩行
我在“楚辭”中悲歌放逐
只將破碎的山河
于血脈中珍藏
夢醒回頭,襟濕鬢亂
想張儀巧舌斷盟
白起揮軍破郢
楚聲紛紛鳥獸散
長歌當哭啊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安能以皓皓之白
蒙俗世之塵埃?
不息的湘流啊
魚腹棺槨忠骨!
無論時光飛逝千年
江山變遷,歷史如何改寫
有一種思念,永遠不會滅絕
因為每個人心中,都住著祖國
那是我們的母親!
6.關于端午節 現代詩詞
《端午節的懷念》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掛菖蒲的門前
回到飄滿艾香的城市與鄉村
回到屈原縱身的一跳
回到詩歌本身
一條止于湖南的河流
卻流經中國每一個人的心靈
打撈也罷,求索也罷
龍舟再快,也不過是
時間的一枚梭子
端午節,中國老百姓
自發地一個節日
幾千年地打撈
幾千年地存在
應該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個偉大的主題
一個偉大的身影
一個痛苦的問號和句號
一塊問路的石頭和一顆
求索的頭顱
至今佇立江邊
汩羅江,一條永遠流淌著
詩歌的光榮與夢想的河流
《端午》
為了紀念一個遠古的英雄
先民們創造出了這個節日
還發明了棕子
那棕子里包裹著歲月人生
讓我們品味
有時候會懷念那個賽龍舟的時候
一伙人站在高墻上
看著河道中百舟競渡
每家門前依舊懸著菖蒲
依舊掛著艾草
耳朵腦門上依舊會被涂上了雄黃
可是有些習俗我們只是變的習慣
那遠古的傳說還有誰記住?
棕子還是那么香甜,這節日還是飄散著五味草的味道
記憶悠悠的回到童年
脖子上掛著一串網兜
網中掛著一串蛋。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
初三吃螺,
初四插艾掛蒲,
初五抹雄黃
也許遠古那舊日的傳說已經暗淡的時候
在沿海一個我的家鄉
還保留著所有古時的習俗
一些東西經過歲月沉淀
依然在我們的生活中..
端午是為了紀念一個楚國人
也是為了紀念一種不屈
現在這種精神漸漸少了
我們也會漸漸的忘記了節日本身的味道
只記得那種鬧熱了。
《思屈原》
曾經以為
你離我很遠
你的生死
我毫不在乎
可是
今夜
我感覺到了
你的心跳
復活的你
道出了千年的悲哀
是非成敗
榮辱興衰
誤落汨羅江
《回憶痛苦--念屈原》
縱身的一瞬間,五千年后的手在招喚;
是你悲憤沉寂的一顆心,五千年前的手在招喚;
喚著你一身的離騷;
喚著我一生的期待。
在你縱身的一瞬間,你不在回來,
希望在燦爛中死去;
留下幾頁詩文,而我在逐業中尋找你;
是歷史讓你活著,是歷史讓我理解你!
手握長劍,擊蒼穹,不擊蒼穹?
腳跨河山,搏不過江山!
無形的心被撕去,
你的靈魂在反抗你的軀體。
漸漸的安靜下來,
陣陣的思念剮走你的肉。
淡淡的回想,
那只是意識裹住了切心之痛擊蕩祖國四壁的回蕩。
你在那里,
搜尋著你的肌膚,我的祖國;
擄走了我的祖國,擄走了我的心;
心歸大海,心歸河山;
寬大的心,寬大的我;
伴著我的祖國,請我的子孫為我祭奠,
我的心粘滿了每處土地。
靜靜的,只聽到你潺潺的哭泣聲,
不必悲傷,這是你痛楚的力量,
只有柔弱的筆尖,
告訴你們祖國幾千年的聲音。
失去了,我的所以存在的表象,
化成肉粽,在你嘴中,
咀爵成你心中的屈原,
那就是你為我立起的墓,
只愿留下我的離騷,
深埋在我的墓下,等你們來挖!
來吧!
7.端午節現代詩
汩羅江 初聞新作已忘歸, 字字落地皆生輝。
汩羅江邊詠天語, 思潮如涌筆如飛。 一聲長嘆一聲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聞豪杰為賊屈, 天下英雄不勝悲。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五日(選一) 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五絲 唐 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汩羅江 初聞新作已忘歸, 字字落地皆生輝。
汩羅江邊詠天語, 思潮如涌筆如飛。 一聲長嘆一聲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聞豪杰為賊屈, 天下英雄不勝悲。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五日(選一) 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五絲 唐 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端午日賜衣 唐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競渡詩 唐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