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人物形象分析
**
一、外貌形象:貌不驚人—一個沉默謙虛、說話輕聲、有點滄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藹,身材不高,但很結實,胳膊和雙腿都像鐵打的一樣。
二、言談舉止:說話輕聲,目光和,愛說笑話,每次總說自己五十六了。
三、出身與家庭:農出身,1886年生于四川馬鞍場村,后來被過繼給伯父作為長子,到大
灣生活。
四、童年的經歷:6歲進地主家的私望,讀了三年書,地主對他很壞,他白天讀書,放學后十各種活,過繼到伯父家后,又去念了六七年古書。
五、受教育情況:6歲進地主家的私整,讀了三年書,地主對他很壞,他白天讀書,放學后十各種活,過繼到伯父家后,又去念了六七年古書。
1905年考過科舉,1906年在高等小學讀了6個月,又在一個中學里讀了6個月。
1907年在成都體育學校讀了一年書,后來回到儀隴縣,在高等小學教體操。
1909年,進了云南講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發生后離校。
六、參加革命的起因:受人影響,有革命傾向,1909年進講武堂不到幾個星期就加入孫中山的同盟會。
在蔡領導的車隊中與反動車隊作戰,后造反動車隊追擊,在四川謝絕了師長的位置,決定尋找**,1922年10月,終于在德國柏林找到并加入中國**。
七、參加革命后的經歷:
1、1911年,參加推翻清機的革命;同年,被派往四川打敗了趙爾豐:次年,回到云南。
2、1912年下半年,被任命為云南講武堂學生隊長,在學校里教授學生戰術學等科目。
3、1913年開始的七年間,分別帶兵在印度支那和四川南部長江上的敘府、瀘州一帶駐扎和反動軍隊作戰。
4、1922年6月,他在被唐繼完追擊轉移的過程中,四川軍閥劉湘要給他一個師長的位置,他謝絕了,因為他已決定要尋找**,為自己尋找新的革命道路。
5、從1922年開始,他從南方跑到北方,又回到南方,四處尋找**,沒有找到,他決定去德國研究軍事學。
在柏林,他碰到**,終于找到了中國**,一找到**,當場立刻加入。
6、在柏林四年中,他學習德文,經常做黨的工作,主編一個油印的《政治周報》。
因藏戈夫案件被捕拘留了二十八小時,后又因參加**聲援五卅運動大會而被捕拘留三十小時。
7、1927年,和**、賀龍等同志一起發動了南昌起義。
8、參加組織1927年湘南起義,將部隊改名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次在旗上用了紅星。
9、1928年5月,率部一萬人到達井岡山,決定建立最初的根據地,在這里第一次會見**。
10、1929年,朱、毛率部到了江西南部、福建等地去進行建立蘇維埃的長期斗爭。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1、天性溫和,愛護部下,平易近人:①擔任全軍統帥后,他的生活和穿著都跟普通士兵一樣,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腳走路,整整一個冬天以南瓜充饑,另外一冬天則以轉牛肉當飯;②他喜歡在營地里轉,同弟兄們坐在一起講故事打球;軍隊里任何一個戰士都可以直接向總司令告狀:④**向弟兄們講話時往往脫下他的相子;⑤在長征途中,他把馬讓給走累了的同志騎,自己卻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⑥有時要是不十分忙,他就幫助農民們種莊稼;⑦他常常從山下挑糧食到山上。
2、愛好廣泛:他喜歡運動,乒球打得很好,籃球也打個"不厭";他也喜歡讀書,他仔細訂
出讀書計劃,熟讀政治、經濟的書籍。
3、負責,誠實可靠:妻子康克清認為**對一切大小情都十分負責。
4、聰明睿智,經驗豐富:將在印度支那邊界與幫作戰的經驗與書本和學校學到的知識結合,形成了特殊的游擊戰術,這些戰術為后來紅色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5、身先士卒,有卓越的指揮才能:打仗時總在前線指揮;他以無數次戰役再三證明他勝過派來打他的任何一個將領。
6、執著追求,意志堅定:為了尋找**,**謝絕了軍閥給他的師長的職位,遠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尋**,終于在1922年成為中國**最老的黨員之一。
7、忠誠謙虛,服從指揮:**所以能夠對紅軍保持嚴密的控制,**對"文職"領導的忠
誠和服從,是原因之一。
朱、毛的聯合不是互相競爭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沒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發布命令——這是革命軍隊的領導的一個很自價值的因素。
8、有偉大的人格魅力和罕見的人品:在長征期間,他的部下在經受了重重圍困和各種艱難,仍能保持方眾一心,這必須因于純屬領導人物的個人魅力,還有那鼓舞部下具有為一個事業:英勇犧牲的忠貞不式精神的罕見人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紅星照耀中國朱德外貌形象與言談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