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迅的身世是什么
身世:
魯迅祖籍湖南道州,后遷居紹興,到魯迅這一輩,已是第十四代了。他的先祖,原是種地的農民,到了后來,不斷發家,變成了擁有大量土地的財主。他們在一個共同的宗祠下分成好些“房”,如“覆盆房”、“清道房”、“竹園房”等等。魯迅一家屬于“覆盆房”的一個分支。“支覆盆房”全盛時期占地三千多畝,還有七、八座當鋪。魯迅生于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新臺門周家。周家做官經商,人丁昌盛,至魯迅出世,周家已分居三處,彼此照應,儼然大戶。
魯迅的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由翰林改官,曾任江西金溪縣知縣,后在北京任內閣中書,對魯迅教育十分開通。
魯迅的父親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閑居在家。后因肺結核而死。
魯迅的母親魯瑞(1858~1943)是紹興當地舉人魯希曾孫女,思想頗為開通,沒念過書,但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能力魯迅到了晚年,對于時間抓得更緊。不管工作多么艱苦,環境多么惡劣,他仍是如饑似渴的學習,夜以繼日的忘我工作。病重的時候,他就想著病好了要做些什么事;病稍好一些,他就動手做起來。他在逝世前不久,生著病,體溫很高,體重減輕到不足80斤,可是他依然堅持著寫作和翻譯文章。他在逝世的前三天,還給別人翻譯的一本蘇聯小說集寫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還記了日記。魯迅一直戰斗到他離開我們的那天,從來沒有浪費時間
2.魯迅的故事,簡短一些的
在三味書屋讀書的那個年齡段,魯迅還跟隨母親到鄉下外婆家小住。
魯迅的外婆家,是在紹興鄉下,叫安橋村。這個村莊離海不遠,極為偏僻。
有條小河從村中流淌而過,把全村分為南北兩半。當時全村大約有三十戶人家,大半姓魯,靠種田和打魚為生的占多數,有很少一部分人經營副業——做酒,并開一家很小的商店。
魯迅是在春天掃墓后,隨母親前去的。就是在這里,魯迅見識了許多更新鮮的風景和玩法兒,看到聽到了“社戲”。
很幸運,魯迅能有這樣新奇廣闊的天地。 因為魯迅從城里來,算是遠客和貴客,所以村里有很多小朋友得到父母允許,減少了日常勞作的份量,盡情地陪著迅哥兒玩耍。
玩的方式很有趣,比如掘蚯蚓伏河邊釣蝦呀,或是一同去放牛呀,而最大的樂事卻是看社戲了。有一回,他們去鄰村趙莊看戲,魯迅日后是這樣回憶的:“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
待到母親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兩人一枝,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背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正是對船頭的一叢松林,..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于是趙莊就真在眼前了。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莊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臺,模糊在遠外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里出現了。..” 魯迅13歲的那一年因祖父下獄,他和弟弟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莊大舅父的家中避難。
魯迅這次來到舅父家中,景況和從前完全不同了,自此免不了要受一些冷淡。但是,勞動者和他們的孩子們卻到處都是一樣,他們依然是那么熱烈,那么殷勤,前來接待從遠道來避難的小客人。
鄉下的春天依然是美好的,罱泥船停滿了河面,河兩岸是青青的麥田,田埂上長著綠油油的羅漢豆。白天,大人們都到河里和田間工作去了,魯迅就和孩子們一同玩耍,或是釣魚,或是剝著羅漢豆。
在皇甫莊和小皋埠這一帶的農民主要的副業就是捕魚。深夜,魚兒都游出來了,吃食的吃食,游動的游動,捕魚的人也在這時出動。
二更以后,蝦子也開始出來了。捉蝦的人就劃著小船,帶著海兜去撈蝦。
天亮后,他們才吃一點冷飯團,到鎮上去賣魚蝦,賣完了魚蝦才回來睡覺。但凡有一點閑時間,他們也不歇下來,而是籌劃著演戲,在做戲時一顯他們出色的本領。
在當時紹興一帶農村里,演戲的日子,簡直多到數不清。正月的初九、初十是“燈頭戲”;三月里,有“東岳大帝”生日,至遲不過二十八日就要演戲;五月十六日“王爺(土地)菩薩生日”,六月十七日“包爺爺生日”,都要演戲。
七月十六日,“劉猛將軍”的生日,農民們說他是“劉備的兒子”,因為到田間捉蝦蜢跌死的,更要演戲。八月里,九月里,一直到年底,還要演出不少的戲。
演戲和他們的生活好像是分不開的。其實,他們演戲的目的倒不盡是為了給菩薩看的,不過是借此以表示自己的愿望:人口和牲畜的平安,五谷豐收,安居樂業的和平生活;——雖然,現實的生活并不如他們所預期的那樣。
農民們總在迎神賽會這個屬于自己的狂歡和示威的節日里顯示才能、智慧和力量。隊伍接連排成好幾里路長,人群像滾滾的浪潮,席卷過一個村莊又一個村莊。
在隊伍的上空招展著紅的,綠的,黃的,以及各種顏色的旗幡。在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里,人人都像生龍活虎一般:有耍獅子的,有玩龍船的,有踩高蹺的,有的抬著抬閂閣,有的敲著鑼鼓,有的扛著荷花銃,轟,轟,對著天空放它幾響的。
最壯觀、最輝煌的要算是目連戲了。或許借此來紀念那些在歷史上曾經被封建統治階級稱為“叛賊”的英靈,和近代的參加太平天國武裝革命斗爭中犧牲了的英雄們,以及其他的一些死于非命的橫死者吧,在皇甫莊,戲臺就搭在村子里一塊叫做“火燒場”的地方。
這里據說就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失敗之后反動地主階級殘殺農民的屠場。這戲從頭一天的下午就做起,一直要做到第二天天亮。
“ 起殤”是在太陽落盡的時候舉行,臺上吹起悲壯的喇叭,薄暮中,十幾匹馬,放在臺下,一個演戲的人扮做鬼王,手執鋼叉,此外還需要十幾名鬼卒,普通的孩子們都可以應募。他們爬上臺去,說明志愿,臉上涂沫幾筆彩色,手拿鋼叉,待人聚齊,就一擁上馬,疾馳到野外那些無主的孤墳上,然后拔叉馳回,上了前臺,一同大叫一聲,將鋼叉一擲,釘在臺板上,責任這才完結,洗臉下臺。
舉行了這一種儀式,就意味著那些孤魂厲鬼,已經跟著鬼王和鬼卒,前來一同看戲了。“起殤”儀式進去之后,戲文就接著開場,徐徐進行。
一到“跳吊”時候,人們立刻緊張。
3.魯迅的家世是怎樣的
魯迅的幼時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1881年九月二十五日(農歷八月初三)
出生地:生于浙江紹興城內東昌坊口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小名樟壽,至三十八歲,始用魯迅為筆名。
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縣知事,此時正在北京任內閣中書。
父親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閑居在家。
母親魯瑞(1857一1943)思想頗為開通,出身于紹共近郊安橋頭一戶官宦人家,沒念過書,但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學力。
家
4.魯迅的身世是什么
身世:魯迅祖籍湖南道州,后遷居紹興,到魯迅這一輩,已是第十四代了。
他的先祖,原是種地的農民,到了后來,不斷發家,變成了擁有大量土地的財主。他們在一個共同的宗祠下分成好些“房”,如“覆盆房”、“清道房”、“竹園房”等等。
魯迅一家屬于“覆盆房”的一個分支。“支覆盆房”全盛時期占地三千多畝,還有七、八座當鋪。
魯迅生于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新臺門周家。周家做官經商,人丁昌盛,至魯迅出世,周家已分居三處,彼此照應,儼然大戶。
魯迅的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由翰林改官,曾任江西金溪縣知縣,后在北京任內閣中書,對魯迅教育十分開通。
魯迅的父親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閑居在家。后因肺結核而死。
魯迅的母親魯瑞(1858~1943)是紹興當地舉人魯希曾孫女,思想頗為開通,沒念過書,但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能力魯迅到了晚年,對于時間抓得更緊。不管工作多么艱苦,環境多么惡劣,他仍是如饑似渴的學習,夜以繼日的忘我工作。
病重的時候,他就想著病好了要做些什么事;病稍好一些,他就動手做起來。他在逝世前不久,生著病,體溫很高,體重減輕到不足80斤,可是他依然堅持著寫作和翻譯文章。
他在逝世的前三天,還給別人翻譯的一本蘇聯小說集寫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還記了日記。魯迅一直戰斗到他離開我們的那天,從來沒有浪費時間。
5.魯迅的生平,簡短些
魯迅(1881-1936),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日(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后改名為周樹人。至三十八歲,始用“魯迅”為筆名。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正陽縣),是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魂,并且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母親魯瑞、父親周伯宜。在這一生中他寫了小說,散文,雜文100多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6.魯迅的生平,簡短些
魯迅(1881-1936),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日(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
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后改名為周樹人。至三十八歲,始用“魯迅”為筆名。
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正陽縣),是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魂,并且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母親魯瑞、父親周伯宜。在這一生中他寫了小說,散文,雜文100多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魯迅的身世簡短點的(魯迅的身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