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吹牛大王歷險記讀后感
《吹牛大王歷險記》讀后感
讀《吹牛大王歷險記》,只感覺很好玩,覺得吹牛大王歷險記情節逼真,仿佛和真的一樣。看的時候都可以身臨其境。故事主人公吹牛大王,他會告訴你,他連人帶馬陷阱了泥沼澤;面臨著沒頂之災,然而他急中生智揪住自己的辮子使勁往上拉,居然連人大馬給拉出沼澤地;在某個寒冷的冬季,馬夫拼命想吹號角,無奈號角被凍住了,直到靠近溫暖的火爐被解凍了,號聲才自己“嘀嘀嗒”地跑了出來。甚至,他會告訴你,他把銀斧頭扔到月亮上去了,他只得種了株豆苗,爬到月亮上去……讀了這本書,如果覺得這些故事太離奇,像是在吹牛,那你說對了,作者就是個吹牛大王。
后來,他在打獵的過程中還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大野豬的獠牙釘在了樹上,他用磚將他拍得更緊、在獵槍里的撞針被碰掉的情況下,他用重拳擊打眼睛,眼里就冒出了火星,點燃了獵槍的火藥,于是收獲了很多野味;為了抓住野鴨,他用一塊豬油拴在繩子上,野鴨一吃一拉,一下子整個池塘里的野鴨都被穿在繩子上了,然后所有的野鴨帶著他飛到了自己的家里……
還有在主人翁的人生經歷中,有過坎坷,有過興奮。可是不過是勝利或者失敗他都不會沉浸在某種事態里,永遠保持著一種樂觀的態度,即使是失敗他也最多嘆一聲氣。這是非常使得我們學習的。在整本書中里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悲觀兩個字,而最常見的則是幽默、樂觀四個字。難道他就沒有悲傷的時刻,這個問題只能由他的好朋友來解答。
讀完整個故事,我發現,不管是在打獵中想到打獵方法,獲得意外收獲,還是在一次次的危險經歷中變得有驚無險,或在一次次的戰爭中屢建戰功,這些離奇的故事其實也在告訴我們,人的一生中要面對許多困難和挫折,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學會勇敢、機智、冷靜地來面對,那么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2.吹牛大王歷險記主要內容和感悟20字
主要內容:《吹牛大王歷險記》描寫一個名叫敏希豪生的男爵,自稱是世界上頂誠實的人,他以機智和侃大山聞名于世。
他曾在俄國軍隊服役,參加過1735—1739年間的俄土戰爭。回到德國后,便從自己的經歷生發開來,運用夸張和幻想,創造出一個個怪異的冒險故事。
他很有口才,講起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童話所記述的,就是他講述的“冒險經歷”。
感悟:《吹牛大王歷險記》的吹牛說謊是某種輕松的藝術。它把聽眾或者談者帶入牛皮的大氣層,那里漂浮著人類的渴望,希望超越一切時間和空間。
《吹牛大王歷險記》在歐洲各國,特別是在德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人們對他的故事津津樂道,喜愛有加,甚至達到癡迷的地步。1943年,有人根據這些故事,把其改變成電影劇本,并搬上了銀幕,還有作家將其改寫成戲劇和長篇小說。
擴展資料《吹牛大王歷險記》是德國拉斯培和戈·比爾格根據18世紀德國男爵敏希豪生講的故事來編寫,經再創作而成的童話。該童話首次出版于1786或1787年。
作品通過描寫敏希豪生男爵的游歷故事,刻畫了一個既愛說大話又機智勇敢、正直熱情的神秘騎士形象。 這部童話故事新穎生動,夸張至極。
童話充滿別出心裁、引人入勝的想像,大膽、出人意料而又合乎人們的心理邏輯,而且構思新穎,情節生動,語言雋永風趣。 創作背景 敏希豪生確有其人。
他生活于1720年到1797年間。他是18世紀漢諾威地區的一個莊園主,出身名門望族,是個男爵。
此人確也兩度參加過俄土戰爭,喜好打獵,生性幽默,擅長講故事。他不是“吹牛大王”。
吹牛大王的故事是搜集和編撰者拉斯培教授附會在敏希豪生身上的。拉斯培學識淵博,才智過人,生性活潑。
他因向英國人介紹德國浪漫主義詩篇,而于1788年獲得過大不列顛“享有極高榮譽的卓越的語文學家”的光榮稱號。 他于1786年底或1787年初匿名在英國出版《吹牛大王歷險記》(其副標題為“敏希豪生男爵在俄國的旅行、戰斗奇遇紀實”。
為了適應英倫人的口味,又曾用過《格列佛還魂記》的書名),后來在英國再版了7次,其間,拉斯培不斷增加、擴充新的故事。再后來,德國的敘事詩人畢爾格(1747—1794)將其譯成德語,并做了增添、潤色工作,使敏希豪生的故事成為一個優雅、精美、漂亮、歡快、明朗、簡潔、詼諧、充滿幽默感也比較有規模的文本。
這個文本容納了由畢爾格重新編寫過的幾乎所有歐洲滑稽笑話和童話。 除了拉斯培和畢爾格的版本以外,后人出了許多改寫本,其中流傳較廣者,一是德國的埃·戴·蒙德的改寫本,二是俄羅斯作家楚科夫斯基的改寫本。
參考資料:吹牛大王歷險記-百度百科。
3.吹牛大王歷險記的閱讀心得
《吹牛大王歷險記》讀后感400字
最近,我迷上了《吹牛大王歷險記》,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告訴了我許多深刻的道理。
拉雪橇的狼的故事,寫了明希豪森在一座陰森森的林子里行走著,碰到了一頭可怕的惡狼。由于天氣寒冷,它餓的發慌,所以發現我之后,它風馳電掣般追蹤而來。明希豪森急忙將身子向雪橇上平躺下去,就這樣惡狼鉆到了馬肚子里,…..為了給馬報仇,他的鞭子不停的抽打,盡然以流星般的速度直抵圣彼得堡。
這則故事驚險刺激,狼盡然代替了馬拉雪橇到達了目的地。
力擒巨熊中講了明希豪森在干燥的土地上行走時,迎面而來了一頭身體高大的熊。他用雙手握住了熊的前爪,直到熊活活的餓死了……
這些故事雖然吹牛夸張甚至謊繆,但使我懂得了遇到困難不要氣餒,要冷靜、機智、勇敢的處理事情,一切艱險和困難也就變得容易了許多。
故事豐富的想象力,能夠鼓舞我們不斷的前進和努力創造。從明希豪森身上,我想,我學到他勇敢,善良,聰明、熱愛生活的精神。
《吹牛大王歷險記》讀后感500字
本學期,我讀過各種各樣的書,有感人的、有讓人捧腹大笑的、也有讓人身臨其境、舍不得手離書本的。但最讓我忍俊不禁的是《吹牛大王歷險記》。
本書主角是吹牛大王,還有許多雜七拉八的角色。《吹牛大王歷險記》以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幽默的語言描述了吹牛大王一次次把牛皮吹上天的故事,也講述了吹牛大王刺激、令人夢寐以求的經歷。
吹牛大王是一個心地善良、幽默、聰慧的人。有一次他把斧子扔到月亮上了,但最后靠他能把人嚇倒的智慧、一帆風順地把斧子拿了下來。還有一次,吹牛大王被巨鯨吞到了腹中,但他為了讓鯨難受得把他吐出來,于是不知不覺地在鯨腹中跳起了蘇格蘭舞步,最后靠自己的機智勇敢成功逃脫了危險。他把這件事告訴了朋友,他還估計自己只在鯨腹中呆了兩個半小時,把朋友驚得目瞪口呆、都快暈倒了,最后引起了一片哄堂大笑。
這本書是我一口氣看完的,讀的時候,我仿佛時時刻刻跟著吹牛大王,并跟他一起來到了月亮上等等。這本書不僅讓人身臨其境,還讓人笑得合不攏嘴。當然,我也十分敬佩吹牛大王,他曾經把很多錢捐給了窮人,雖然他聰慧的事跡都是吹出來的,但從他的語言中可以看出他的聰慧,他能吹出這么多牛皮,他當然非常的幽默、聰明!
《吹牛大王歷險記》讀后感300字
我和媽媽一起讀了《吹牛大王歷險記》,這本書有許多神秘有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我覺得里面的故事雖然都很夸張,但每個故事都讓人覺的風趣幽默,回味無窮。
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明希豪森的打獵、探險、游歷和戰爭故事。故事雖然夸張,卻感觸很深。其中一個故事講述了明希豪森為了救蜜蜂打狗熊時,不小心把斧子扔到了月亮上,而想辦法用瘋長的豌豆藤攀上月亮,好不容易找到斧子,豌豆藤又曬焦了,無法回到地面,只好急中生智用干草搓繩,一步一步的引體下降,還是摔得不省人事砸進深坑,過了好久才醒過來,又用指甲挖出梯子才來到陽光下。這足以看出明希豪森的聰明、勇敢和不畏艱難、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以后的學習中,我一定要遇到困難積極克服,堅持到底。
4.吹牛大王歷險記的讀后感
吹牛大王歷險記讀后感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很多書籍,其中有一本叫吹牛大王歷險記很好看。
吹牛大王的名字叫明希豪森男爵,他機智,勇敢,到過世界許多地方,喜歡驚險刺激的旅行。在旅行的過程中,他曾經捕獲過鱷魚和獅子,也曾經從酒量極大的老將軍口中套出隱藏的秘密。然后是吹牛大王捕獵的故事,他每次遇到各種動物的時候都能用它獨特的聰明才智躲避危險,獲得意外收獲。吹牛大王還順著豆莖爬上過月亮,最后他通過火山口進入地下世界,穿過地球中心后,在大海中間的一個小島著陸,開始了在那個小島上的探險,擊敗了海上的怪物后他結束了旅行,回家去了。
從書中我了解了明希豪森男爵是一個喜歡吹牛的人物。他把他經歷的事情進行夸大,吹牛和說謊是是不一樣的,吹牛不會給別人造成傷害,但是說謊卻會傷害別人,善意的謊言和吹牛都不會對別人造成危害,反而能給別人帶來歡樂,想像力也得到了盡情發揮。
篇二:《吹牛大王歷險記》讀后感
以前聽老師講過《吹牛大王歷險記》 ,但真正閱讀確是在暑假里,書中大多數故事的離奇和荒誕,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所有的故事中,吹牛大王正是憑借他的聰明才智、勇敢和冷靜,一次次化險為夷。比如在一次打獵過程中,他巧妙地讓野豬釘在了樹上,他在出游途中,連人帶馬陷進了一片沼澤地,而吹牛大王急中生智,竟抓住自己辮子向上拉,把自己和馬救出了泥潭;還有一次,當他被困在獅子和鱷魚中間時,他也憑借機智逃脫了;他還為了取回自己的斧頭,他順著豌豆藤爬上了月亮……
這些故事看上去有些,夸張甚至荒誕,但卻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
吹牛大王騎士通過講述自己這些離奇夸張的故事,似乎在告訴我們,人的一生中免不了會遇到各種艱險和困難,但這些都不可怕。只要我們善于動用我們的大腦,發揮我們人類特有的智慧、勇敢、機智和冷靜來處理事情,一切艱險和困難也就變得容易了許多。
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幻想也是一件好事。從吹牛大王身上,我想,我們也可以學到他勇敢、善良、聰明、熱愛生活和熱愛大自然的精神。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吹牛大王歷險記的感受簡短(吹牛大王歷險記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