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周年朗誦稿,短一些
《民族魂》
你
猶如天邊的云彩
慢慢走來
你好像黎明的太陽
徐徐升起
你恰似燎原的星火
綿延千里
你
——中國
曾記否
1937年的那天
盧溝橋的你備受摧殘
戰火從你的胸膛彌漫
我看見
淚水從你的臉龐滑落
你哭了
還記得
12月的那天
南京的你趴在路邊
似河的鮮血從你的臂膀流出
如山的尸骸在你的眼中出現
我看見
血淚從你的眼眶溢出
我狂怒了
終于
“不在沉默中爆發
就在沉默中滅亡”
我看見
你
手握拳頭慢慢站起
擦干淚水挺直脊梁
你
發出了雄獅般的怒吼
一切讓你堅強
我看見
炎黃子孫在浴血奮戰
八路軍在保衛家園
我望見
人民群眾在攜手并進
團結的力量在不斷蔓延
你
必將不可阻擋
我目睹
百團大戰你將仇恨寫在臉上
入緬救援你將熱血刻在心間
我感受到
你的力量如滔滔江水
奔騰向前
你的壯志如巍峨高山
屹立巔峰
“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這一吶喊
響徹寰宇
從此
華夏大地留下了你的身影
五湖四海畫下了你的容顏
我知道
你的生命從此絢爛
你
就是那云彩奪目耀眼
你
就是那太陽光芒璀璨
你
就是那星火可以燎原延綿不斷
你
就是一個靈魂
從此
屹立在東方之巔!
勝利歡呼
母親,
在血泊中躺了八年,
她歷經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那天,
她站了起來,遍體鱗傷,
卻笑得很美。
她欣慰,高興,激動……
母親說,
是兒女們用不屈的意志將她扶起。
“抗日戰爭勝利了!”,
聽,
是母親摟著孩子們在歡呼啊!
母親總是很自豪,
因為她那堅強的兒女們。
聽她講述著那些往事:
我的孩子們,
浴血奮戰,不屈不撓,
固守城垣,永不放棄,
一息尚存,奮斗到底。
我的孩子們,
用結實的胸膛,
筑就一堵城墻,
將喪心病狂的日寇,
狠狠的壓倒在地!
今天,
快看啊!
母親早已脫掉那血紅的戰袍,
孩子們為她披上了華麗的衣裝。
她笑得更美了,
微笑著說,
她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親。
“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萬歲!”
聽,
這不正是孩子們圍著母親在歡呼嗎?
2.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演講稿
2015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70年前,中華民族用熱淚與熱血的奔流,結束苦難而悲壯的歷史;70年前,八年的抗戰,中華民族用鋼鐵與烈火的交迸,鑄就堅強不屈的脊梁。
對于現在處于和平時期的我們,對于正在紀念抗戰勝利的我們,千萬不要忘記70年前的那段恥辱!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在中國**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導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70年前,一名中國記者登陸剛剛投降的日本進行采訪,把他在日本的見聞和感受都記錄了下來,告誡中國人:所謂的投降在日本人看來只不過是臨時休戰而已。警鐘長鳴,70年后的今天重讀舊文,相信讀者心有戚焉……
從1937年到1945年,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中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終于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
70周年,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通過紀念,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敵欺辱,我們做得到!
今天,我們緬懷歷史,聽抗戰老兵講述抗戰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痛定思痛,奮勇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3.簡短的發言稿 關于國慶的
又是一個收獲的季節,祖國母親即將迎來她六十周年華誕。六十年,中華兒女孜孜不倦;六十年,華夏大地翻天覆地;六十年,社會主義蒸蒸日上。一路走來,祖國母親始終以一種勇敢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始終以頑強的毅力、不甘落后的努力來告訴世人,中華民族是可以繁榮富強的。
經濟的蓬勃發展
還記得1949年建國時,政府接手的那種各項事業百廢待興的爛攤子嗎?面對這樣民生凋敝、經濟落后的現狀,政府和人民沒有灰心、沒有放棄,信心百倍,勇往直前,投入到經濟的恢復工作中,正是由于這股熱情、這份沖勁,僅僅三年時間,國民經濟就得到了極大恢復。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行,使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像一陣春風,喚醒了中華大地,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使中華民族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使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改革開放的三十余年,是我國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三十年,也是我們積累寶貴改革經驗的三十年。
而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則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表明我國對外開放的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對外貿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我國的經濟也成為世界經濟舞臺上的一枝獨秀。
從建國初期的滿目瘡痍到擁有躋身世界500強的三十五家企業,我國經濟乘風破浪,勇往直前,駛向彼岸。建國的六十年是工業突飛猛進的六十年,是農業結構調整成績卓然的六十年,是國防力量不斷增強的六十年,是科技日新月異的六十年,也是人民生活日趨小康的六十年。
文化的發揚光大
建國的六十年是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現代文化不斷創新發展的六十年,是優秀傳統與西方經典相互融合六十年,更是社會主義新文化緊跟時代步伐的六十年。建國六十年,是新中國,新氣象,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精髓發揚光大的六十年。
中華文化漫漫五千年,遠古神話的奇異,諸子散文的深刻,楚辭漢賦的華麗,唐詩宋詞的靈韻,戲曲小說的精彩,無一不是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的真實寫照,至今仍被世人所崇尚,所景仰。
建國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孔子文化的不斷被推崇,一屆屆孔子文化節的成功舉辦,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到了中國歷史的源遠流長,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漢語熱”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國外漢語班的興起,掀起一股又一股學習漢語的熱潮,這正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在現代世界中的復興、延續與弘揚的生動寫照。中國文化得到了世界的關注,我國的文化建設也取得了矚目的成就。
4.關于慶國慶的短篇文章.
國慶節詩歌 祖國啊,我為你自豪 當巍峨的華表, 讓挺拔的身軀披上曙光, 當雄偉的天安門, 讓風云迎來東升的太陽. 歷史的耳畔, 傳來了禮炮的隆隆回響,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響, 是中國滄桑巨變的回響. 一位巨人俯瞰著世界, 洪亮的聲音, 全世界都聽到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那勝利的旗幟, 在朗朗的空中迎風飄揚, 人民揚起了頭顱,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這歷史凝聚了宏偉, 盡情地涂染十月的陽光, 這氣勢慷慨激昂, 筑起了一座豐碑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輝煌的紀元, 用蒼勁的大手, 抒寫了新中國燦爛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點江山. 苦難的母親, 擦去滿眼的淚花, 露出內心的喜悅由衷地歡暢, 祖國豪邁地走向了繁榮富強.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 迸發出生命的光芒.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四大發明的榮耀, 播撒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老子孔子的圣明, 幾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們照亮. 謳歌我們的歷 回答者: 哈哈小仙子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9-30 21:00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窩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龍騰馬嘯,與時俱進。
月白風清,共酒開懷。 雞鳴鳳舞,同樂共歡。
對酒當歌歌盛世 無情沉醉醉當今 面壁圖騰騰英華 視網為家家溫馨 迎風起舞舞今生 執手相嘆嘆當今 吟詩作樂樂太平 撫琴獨唱唱太平 仰天長嘆嘆鄉愁 舉杯邀月月如鉤 華夏河山遍紅旗, 中原內外皆兄弟。 南輾北轉實不易, 念往昔, 歲月崢嶸應有憶。
洪魔肆虐似無敵, 眾志成城經有計, 軍民共筑衛國堤。 慶國慶 看世界滄海桑田, 慶中華成立四九年. 中華美德源流長 英雄輩出煥榮光. 國慶 萬里晴空,壯麗山河,赤旗飄揚. 看九州方圓,普天同慶;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改革開放譜新章. 新中國,如世界巨龍,屹立東方. 今朝如此輝煌,賴黨政國策指方向. 憶崢嶸歲月,生靈涂炭;黎民多難,長夜茫茫. 槍林彈雨,出生入死,換得新生紅太陽. 當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長. 舉國同慶數十載, 千家萬戶習開顏. 慶祝國慶55周年 禮炮聲聲震天下, 五星紅旗似彩霞. 光輝歷程世矚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開放揚起帆, 祖國躍上千里馬. 今日再展戰洪圖, 燦爛前景世人夸. 視如今, 風雨過后更神氣. 國慶 舉國上下慶國慶, 遙想當年戰鼓驚. 全國人民齊祝興, 皆出兒女愛國心. 喜迎國慶 金秋十月好心境, 舉國歡騰迎國慶. 四十九年風雨徑, 共祝未來更光明. 國慶兼頌抗洪勝利 華夏河山遍紅旗, 中原內外皆兄弟. 南輾北轉實不易, 念往昔, 歲月崢嶸應有憶.。
5.慶祝國慶的演講稿
歌頌祖國演講稿-騰飛吧,祖 國 敲響那一排銅質的編鐘,渾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韻由遠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歲月和五十三年繽紛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陽,海之濱,泛起層層漣漪,響起陣陣回聲,在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中凝結一個主題:祖國母親! 我們以《詩經》關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頌》的音韻;以古風與樂府、律詩與散曲;以京劇與秦腔、梆子與鼓詞唱您歷史恢宏歲月的輝煌,唱響您壯麗的山河亮麗的風景。
我們以岳飛的一闋《滿江紅》,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氣歌》,以魯迅的一聲《吶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響您不屈的脊梁與骨氣,唱響您不屈的尊嚴與神圣。 我們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貧;以楊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劉志丹胸前的那塊補丁;以焦裕祿窗前的那盞油燈;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腳印,唱響您的堅韌與頑強,唱響您的靈魂與精神。
親愛的祖國,讓我們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編織彩燈云錦;讓我們以喊江喊海的喉嚨,在金黃季節里黃金般的早晨,唱響國歌和飄揚的五星紅旗,唱響千百年來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黃河猛、長江壯、泰山雄、昆侖莽,萬里山河浩浩蕩蕩從天安門前走過,走過一隊隊雷鋒,走過一隊隊徐洪剛,走過一隊隊李向群,走過一隊隊方紅霄——走出中國人民最風流最風光最風情的步伐;走出中華民族最壯觀最壯美的方陣!仰望藍天,“神州飛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峽工程,曠世神奇。
親愛的祖國,五千年的蘊涵和積淀,五十三年的揚棄和繼承,一個東方巨人到了可以說“不!”可以發言的時候。您聚集當今世界上最多最廣最大的人氣和景氣,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和平與發展是您熱切表達的心聲!您不卑不亢不躁不驚,以坦蕩豁達和深邃、閑靜,闊步在新世紀的黎明!在“十六大”的東風勁吹中,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正繼往開來帶領著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
6.慶祝70周年演講稿300字
2015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70年前,中華民族用熱淚與熱血的奔流,結束苦難而悲壯的歷史;70年前,八年的抗戰,中華民族用鋼鐵與烈火的交迸,鑄就堅強不屈的脊梁。
對于現在處于和平時期的我們,對于正在紀念抗戰勝利的我們,千萬不要忘記70年前的那段恥辱!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在中國**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導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70年前,一名中國記者登陸剛剛投降的日本進行采訪,把他在日本的見聞和感受都記錄了下來,告誡中國人:所謂的投降在日本人看來只不過是臨時休戰而已。
警鐘長鳴,70年后的今天重讀舊文,相信讀者心有戚焉…… 從1937年到1945年,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中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終于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 70周年,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
通過紀念,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敵欺辱,我們做得到! 今天,我們緬懷歷史,聽抗戰老兵講述抗戰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痛定思痛,奮勇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7.慶國慶的演講稿
金秋送爽,又添喜慶,新中國迎來了55周歲的生日,神州一片歡騰。
在這幸福歡樂的土地,面對載歌載舞的江河,
請與我一起抒發愛國情,歌唱親愛的祖國!
四書五經、春秋史記,航行著爭流的百舸,
天工開物、農政全書,映現著祖先的追求與探索,
讓舉世矚目的四大發明,以自然的法則告訴你我,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航標,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掌握生命之舵,
讓楊利偉實現,中國人千年飛天的夢想,告訴你我,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讓生命為祖國而閃爍。
長江長城,長白雪山,流傳著漢唐神韻,
黃山黃河,黃土高原,呈現著中華氣魄,
讓巍巍昆侖,以拔天的氣勢,告訴你我,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在天地間站著,
讓滾滾黃河,以獨特的顏色,告訴你我,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聲音,向著大海高歌。
龍的故事雖已滄桑久遠,
方塊字的方正,正在留下新的傳說,
我們用夸父追日,盤古開天的大無畏精神,
粉碎障礙,沖破封鎖,
在馬拉松的談判桌上,
終于以,勝利者的姿態,邁進了WTO。
我們用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的堅強毅力,
內強國力,外揚國威,
在對手如林的戰場上,
終于接過奧運圣火!
中國精神,影響著每一個耀華人,
奧運賽場上,
追風少年劉翔,令人嘆服的速度,
激勵耀華園,以快速度、高效率的姿態,向世人呈現新的校舍,
永不言敗、團結一致的女排精神,
激勵著耀華園的教師,培養以身示范,敬業樂群的風格,
中國軍團,謙遜、質樸的獲獎感言,
讓耀華學子,再次體會到“勤樸忠誠”校訓的深刻。
同學們,讓我們在中國55周年大慶之際,立下誓言:
以優異的成績為耀華爭光,
謹遵“勤樸忠誠”的校訓,成才報國!
8.國慶演講稿
國慶節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變化。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游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游行。1984年,國慶35周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游行。
在此后的十幾年間,均采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游行。1999年10月1日,國慶50周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游行。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3次閱兵。
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的兩次。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征,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并且變得尤為重要。
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
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慶祝70周年國慶演講稿短簡短(70周年朗誦稿,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