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
給我加100分, 女皇傳奇 4 24 眾多的石像,山峰的高大形體,烘托出它雄偉壯觀的氣勢。
精致的石棺,多彩的壁畫,再現了昔日的夢幻歲月。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長眠于此。
無窮的懸念就藏在它隱秘地宮的深處…… 瘞鶴銘 4 29 《瘞鶴銘》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坐標意義,被譽為“大字之祖”,其藝術影響力綿長悠久、遠及海外。素稱“書法之山”的鎮江焦山,歷代書法家的碑刻甚多,其中不少是珍品,最著者為寶墨軒碑林中被譽為“碑中之王”的《瘞鶴銘》,署名為“華陽真逸撰,上皇山樵正書。”
這是一篇哀悼家鶴的紀念文章,內容雖不足道,而其書法藝術誠然可貴。 神秘的石磨盤 6 05 這里是人類早期文明的幽秘禁地,濃綠色的麥苗,隨風起伏,偶爾破云而出的陽光灑照在麥田里,閃爍著一片綠色的光芒,映襯著我們腳下褐色的土壤,使人強烈地感受到一種莊嚴神秘的氛圍。
雖然這里經過數千年的風雨蕩滌,早期文明的遺跡已經淹沒地下,但是任何力量也無法改變永恒的歷史,改變裴李崗人的存在。它也不會永遠消失于茫茫的歷史黑洞中,它會不失時機地向人類昭示自己的存在。
北洋軍閥 6 08 1912年3月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至此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政權建立了起來。
西泠印社百年之謎 6 29 西泠印社現在是一處美麗的山水園林,而100年前那里還是一片荒疏的山地。在西泠印社社員個人資產捐助下,西泠印社逐步發展到現在的模樣。
西泠印社共有社藏文物1200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有700多件,而這些重要的文物、價值億元以上的文物居然來自于社員個人的捐獻。 說吳 6 30 三千多年前,西周的王子避世江南,兩千多年前,吳國君主們問鼎春秋,雖然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只是曇花一現,但從此一個嶄新的文化類型——吳文化開始發展壯大,惠澤至今。
遠古的聲音 7 06 1986年夏天,在賈湖遺址發掘出了一個神秘的骨管,骨管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有的音樂專家判斷它就是骨哨,但張居中卻不這么認為。隨著深入發掘,賈湖遺址的諸多秘密呈現在人們眼前。
那鶴立雞群的身高,神秘的原始精靈崇拜,豐富的飲食結構、奇特的葬俗等等讓人們逐漸了解到了賈湖人的生活形態。 誰與問天 7 13 上世紀五十年代,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百廢待興,為了反擊西方列強的核訛詐,鞏固新生的政權,中國決定發展自己的導彈事業。
《臨汾旅命名之謎》 8 01 為紀念“八?一”建軍節,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特別制作了兩集紀錄片《臨汾旅命名之謎》,將于8月1日、2日在科教頻道播出。該片攝制組以南京軍區步兵第179旅有關“臨汾旅”榮譽稱號的確認這段歷史為切入點,充分利用解放軍檔案館收藏的珍貴軍史資料,深入南京軍區179旅(臨汾旅)和戰事發生地臨汾,多方尋找當年那段鐵血歲月的見證者,挖掘出許多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和生動細節,精心制作了這樣一部軍史紀錄片。
該片對于宣傳軍事文化,弘揚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將起到積極的影響。 河套長煙 09 8 19 1979年早春時節,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巴音滿都呼,當地牧羊人發現一塊奇怪的石頭。
幾經輾轉,這塊石頭引起了中國科學院古生物及古人類研究所的恐龍專家董枝明的強烈關注 劍湖祭 09 8 26 2008年1月,一支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組成的考古隊來到劍川一個叫做“海門口”的地方。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下面,埋藏著一個非常巨大的、足以震驚世界的木樁迷宮。
2.簡述人類對核能的探索發現過程
核能(或稱原子能)是通過核反應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 ,其中E=能量,m=質量,c=光速。
人類對核能的探索發現過程:
19世紀末 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發現了電子。
1895年 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X射線。
1896年 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放射性。
1898年 居里夫人與居里先生發現新的放射性元素釙。
1902年 居里夫人經過4年的艱苦努力又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
1905年 愛因斯坦提出質能轉換公式。
1914年 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通過實驗,確定氫原子核是一個正電荷單元,稱為質子。
1935年 英國物理學家查得威克發現了中子。
1938年 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發現了核裂變現象。1942年12月2日 美國芝加哥大學成功啟動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應堆。
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國將兩顆原子彈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1954年 蘇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奧布靈斯克核電站。
3.探究發現的名詞解釋
探究 [ tàzhidaon jiū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tàn jiū ]
探索研究;探尋追究:~原因。
發現 [ fā xià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fā xiàn ]
1.經過研究、探索等,看到專或找到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律:~新的基本粒子。有所發明,有所~,有所創造。
2.發覺:這屬兩天,我~他好像有什么心事。
4.關于科學家探索發現的事例(我要寫作文啊)
上帝總是愛和人們開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當你克服重重困難、躊躇滿志地準備擁抱勝利的時候,卻猛然發現自己又回到了起點。
此刻倘能坦然面對,必定心懷一個信念——“下一個蘋果正等待著我!” 科學的探索之路充滿曲折與荊棘,探索的過程也就無比艱辛,唯有具備堅強的意志、超人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懷者,方能在一次次的失敗與挫折中不斷完善,最終走向成功。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一例。
他為了尋找做燈絲的最佳材料,曾經做了無數次實驗,他用過普通的金屬絲線,還用過其他許多材料,可結果都歸于失敗。有些人因此而嘲笑愛迪生,認為他做了這么多實驗,一點價值也沒有。
而他卻坦然地笑笑說:“這些實驗的價值就在于告訴后人,這些材料都不適合做燈絲,可以使后人避免重復失敗,這離成功不是更近一步了嗎?”的確,生活中任何一次探索,從本質上講,都是成功。 不僅科學的探索如此,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
還記得1993年一個叫蒙特卡洛的地方嗎?還記得薩馬蘭奇向世人宣布結果的情景嗎?還記得澳洲人喜極而泣,緊緊擁抱的情景嗎?還記得12億中國人當時的極度失望嗎?一個即將到手的蘋果就這樣突然墜落了。自從1993年北京申奧敗給悉尼后,國人便刻骨銘心地記住了上面的每一個細節,我們不得不承受這失敗的打擊。
但是,失敗沒能冷卻中國人的申奧熱情,挫折沒能阻止龍的子孫探索的步伐。正視失敗,勇于探索,不屈不撓,正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
中國人在知道2000年奧運會主辦權的“蘋果”不屬于自己后,便移動梯子,目標指向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這只“蘋果”。我們臥薪嘗膽,完善自己,扛起“新北京、新奧運”的大旗,終于在2001年圓了申奧夢。
回顧昨天,在1993年的“世紀申奧”活動中,悉尼、北京還有那屬于全人類的奧林匹克,其實都是贏家! 失敗后的不斷反省,不斷探索,使我們摒棄了浮躁和對形式的過于專注,走向了成熟。最終我們不僅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而且還使中華民族的自信心空前高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強。
綜上所述,在追求與奮斗的旅途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遭遇挫折、失敗,但挫折有挫折的價值,失敗有失敗的意義,成功最終屬于不懈探索的人。我探索,故我成功! 探索與勇敢 (2) 我們每個人對知識掌握得越多,對未知世界的接觸也越多,對知識的渴求就越強烈。
這就好像圓內是我們掌握了的知識,而圓外的部分則是我們的未知部分。我們的知識掌握得越多,圓就越大,與外界的未知部分接觸的圓內部分也就越多。
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掌握的知識是有限的,而知識的本身是無限的。我們只有不斷探索未知世界,我們的知識圓圈才能不斷擴大,才能認識到我們不知道的還有很多,必須繼續探索。
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居里夫人在首次發現放射性現象之后,對這些在當時的科學界還是個未知數的放射性物質不斷地探索研究,反復的試驗,終于發現了釙、鐳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推動了原子核科學的發展。但是,放射性元素對人體是否有害,如何加以利用等問題也隨之提了出來,這就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索。
哥白尼首次提出“日心說”之后,人們對“宇宙”這一個概念的認識擴大到了太陽系,隨之又帶來我們對太陽系的探索。于是我們發現了九大行星及其運行軌道,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太陽系外邊又是什么?”于是人們又發現了銀河系,接下來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像銀河系一樣的河外星系。
那么在其他星系是否有像我們一樣的智慧生物?我們正在探索。 人類對科學領域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
每當我們有了重大發現,隨之而來的是新的研究課題,是更高的挑戰。 人類探索真理的歷史告訴我們,滿足是進步的敵人,自大是無知的表現,科學上的探索永遠沒有止境。
而且,人類知識越發展,我們就發現自己的未知領域越廣闊。 我們是新世紀的青年學子,才剛剛涉入知識之海的淺灘,前面是無限的深海。
如果我們以為大海僅僅是腳下的淺灘,我們就永遠不能領略大海的風光;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大海之邊,我們永遠不會認識大海的奧秘。 人類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在不斷地探索未知世界,人類的歷史也在不斷地探索之中創造出來。
今天,人類對世界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而所有這些只是人類用幾百萬年畫出的一個知識圓圈中的一部分。圓外的未知世界遠遠不止這些。
那么,就讓我們不斷努力學習,去摸索無限的未知世界吧! 不滿足是探索[de]動力(愛迪生找燈絲) 為了解決照明問題,愛迪生決心造出一種白熱燈,這種燈既十分耐用,又不會造成危害。 造白熱燈,最重要[de]是找到一種理想[de]耐熱材料。
他先是用炭試驗,把炭絲安在一個玻璃泡里,通上電,可是炭絲一下就斷了。他悟出這是空氣中[de]氧在作怪,就把空氣抽出來,再一通電,炭絲果然亮起來了,雖然只有8分鐘,可說明燈泡是可能成功[de]。
后來,他又用白金、鋇、欽、鉬等稀有金屬做試驗,效果還是不理想。他索性把能想到[de]材料都寫出來,一共1600種,然后讓助手們分別試驗,同時改進真空和導熱[de]裝置。
不久,用炭絲點燃[de]燈泡能亮到40多個小時了。 助手們都慶賀試驗[de]成功,可愛。
5.怎樣寫探索的內容和發現的經過的作文
聯系自己的生活學習談感受,寫寫自己應該如何去做
以下是我給的范例,望采納,謝謝 (說明,后面有例文)
開頭首先寫什么叫探索,為什么要探索,探索為了得到什么?
第二段到第四段舉例論證為什么要探索,一定要分析,不然怎么叫“論”
結尾就是點題,回答第一段的問題.
主要是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
寫好議論文要注意多收集素材,什么報紙電視的都可以,注意一些小素材,不要總是寫那幾個最常用的素材,因為改卷老師得看多少篇相同的內容,所謂深惡痛疾了.
古代思想家的探索(孔子),古代的發明,建國初期的探索,我國科學家的探索,體育上取得進步的探索……很多這樣的例子可以寫啊,但是寫完一定要記住分析,最后在分析的時候著重強調“探索”免得說你的作文偏題,另外記住探索就是探索,不要換詞,不要寫成發明,發現之類的.
高
考作文就這么回事,我去年高考前老師講作文就這么講的.我是從講臺上走過來的人,我能夠體會到第一線教師,特別是經濟不發達地區的的老師們是在多么艱苦的
條件下從事著為祖國點燃朝霞、為人類哺育明天的工作.繁忙的日常事務、沉重的升學壓力以及諸多的矛盾、困擾已經把老師們搞得不堪重負,更不要說搞什么改革
和實驗、研究之類的事,那簡直幾乎是難以上青天的事!但我們面對的卻是“人”這樣一個人世間最復雜的對象,而且還是人類群體智力開發、素質提高、人才培養
這樣一個最難、最深奧的題目.這就決定了我們將走一條十分艱難、曲折而又十分漫長的探索之路.對此,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而探索似乎永遠要和獻身
相伴,這是在我們幾十年的教師生涯、人生經歷中所悟出的真諦.所以,我們常常這樣勉勵自己:世界上從來沒有不付出巨大代價而成功的先例,在中國這塊土地上
要成就任何一項事業都要準備去經受九九八十一難的磨練,真的,少一難也不行.且不說已經過去幾十年的坎坎坷坷,就以退休后之后的經歷吧!一方面,改革開放
的巨大力量和嶺南文化的寬容與博大接納了我們兩個已經“列編外”的退休人員,應該夠福氣了.但另一方面,畢竟花甲之年又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開始新的摸
爬滾打,兩個總共已達130歲的老人至今還在創業,其甜酸苦辣是可想而知的,多少有趣而又動人的故事留待以后有機會再講吧.但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這可是
我們的人生脊梁.生命之火為理想所點燃,盡管皺紋和白發可以爬上我們的額頭但只要不爬上我們的心頭,我們就永遠是年輕的.尊敬的老師們、年輕的網友們;教
育的未來屬于你們,一定要把坎坷當作一種財富,一定要把人世間的甜酸苦辣當作一味佳肴來營養自己而決不能苦惱自己、傷害自己.不管遇到什么樣的磨難,都不
要讓我們的心變冷.也許到哪個時候,我們也可以告慰自己,告慰我們的親人和朋友,告慰一切曾經關心、支持和幫助過我們的領導和同志們說:我們已經盡力了.
布魯諾(1548—1600)就是一個舍身成仁的天文學家.
布魯諾出生在意大利的一個貧苦家庭,15歲進修道院,在那里他讀了很多書.24歲
成為牧師,并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后,他逐漸對宗教產生懷疑.他大膽地批判《圣經》,因而冒犯了羅馬教廷,只好逃出意大利,到法國、英國等地宣傳哥白尼的
日心說,批判托勒密的地心說.他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在太陽以外,還有無數個類似的恒星系統.太陽不過是一個恒星系
6.探索發現有簡單的觀后感嗎
我觀看了《探索與發現》節目,節目介紹了中國古代的一些建筑奇跡。最讓我感到震撼和驚奇的是恒山上的懸空寺。
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山西恒山的懸空寺稱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懸空寺位于山西省渾源縣,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廟宇。懸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歷代都對其進行過修繕。懸空寺距地面約50米,發展了我國的建筑傳統和建筑風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前人介紹懸空寺,概括為:“面對恒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巖,下臨深谷; 鑿石為基,就巖起屋;結構驚險,造型奇特。”懸空寺是在懸崖上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則利用突出的巖石作為它的基礎。游人在遠處見不到這些木梁,卻見到不少細木斜頂住寺的底層。游人會想:這些顫顫悠悠的木柱能頂得住這樣一座寺廟嗎?當人們仔細觀察,發現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還有那些插入巖石的巨大木梁后,對古代匠師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發出感嘆和敬佩了。唐開元二十三年,李白游覽懸空寺后,在石崖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英國的一位建筑學家寫道:“中國的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融合為一體,做到盡善盡美,這樣奇特的藝術,在世界上是罕見的,通過這次參觀游覽,才真正看到這個古老民族的燦爛文化藝術和文明歷史。懸空寺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驕。”意大利威尼斯考古專家尼諾先生認為:懸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國人民智慧的杰出體現,僅僅是為了這座奇特的寺廟,就值得到中國來一趟。
懸空寺經歷千年依然幾近完好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向我們以及全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我想我們在感慨之余,多少也應該有所思考。思考為什么在1400多年前建筑的廟宇在風吹雨打、烈日驕陽,甚至山崩地裂中依舊能夠屹立不倒,而今天的很多建筑卻脆弱到經不起一絲考驗?不是今天的技術比不上魏朝,我想,或許是因為面對今天的喧囂,我們太多地關注背后的東西,卻獨獨忽略了眼前的責任。或許我們在研究古人的建筑方法,為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和偉大的文化驕傲之余,也應該繼承他們樸素、純凈、認真、踏實的心態。
懸空寺集自然美和人工美為一體,又將美學、力學和宗教融合為一處,不愧于東方瑰寶的美稱。誠若明代詩人王湛初游懸空寺發出的感慨萬分的詩句:“誰鑿高山石?凌虛構梵宮,蜃樓疑海上,鳥道設云中。”
艾瑪,純手寫的呢 累死我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10《走進科學》《探索發現》觀后感 每篇100字左右
《走近科學》觀后感 1。
某一集說某個村子每天半夜三更都有怪叫聲,把全村人吵醒,大家都不敢出去看,戰戰兢兢地失眠到天亮。采訪了一大堆上了歲數的村民,傳說這里出沒野獸,每天夜里到村子作怪,鬧得人心惶惶……音樂配的那叫一個KB!還T*MD分上下兩集渲染!到最后竟然說那是村里一個胖子睡覺打呼嚕!TN*D這胖子是金剛羅漢轉世,還是帕瓦羅蒂的私生子?!打個呼嚕能把一個村子的人嚇醒?!K!我想砸電視! 2、還有一集說是一戶人家老是發現自家客廳地上的瓷磚縫里會滲出像血一樣的鮮紅色液體,弄得到處都是,全村的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猜會不會原來這塊地是墳地啊什么的,然后又請了N多專家,研究他們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條件,得出的結論都是依科*學不可能發生地下礦物質倒滲這種情況發生……所以,最后的結論就是:液體是這家人家為了出名自己灑上去的!我“咣垱”!一下倒地 3、還有一期是說,掛了好幾年的牛皮鼓忽然自己長出了牛毛,這件事在當地是蠻有名的件事,節目采訪了那么多人,研究從廈大弄到了中央,都沒有人說出個所以然來,最后沒辦法了,硬栽贓人家做鼓的人不專業,毛沒有刮干凈,當初牛毛沒刮干凈?我暈……這不是懷疑做鼓人的專業水平嗎?呵呵!以這樣的結論打發我,到底是看不起我的智商還是編導智商讓人看不起! 4、還有一期說峨眉*山的一個古寺,地處森林深處,但屋頂上從來沒有一片樹葉。
就這么個事兒,經過漫長,深沉,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采訪了寺中實習的和尚,游客,保安,居士,文物管理局局長,以及他的姑媽的二姐的堂妹的鄰居家的一條狗,最后得出結論——是風吹走的。我TM當時就想跳樓!NN個熊,太傷我自尊了! 5、剛看了一期,一對老人家的電燈晚上莫名其妙老是自己亮,結果大家都說他們家鬧鬼,那對老人還居然病倒了。
這其中還請了很牛比的大學生來也無法解釋,最后村里檢修電路,說是開關的螺絲松了,緊緊就好了。~~~~~~我看完以為這是智障頻道的節目,關鍵是我他媽的居然還耐心看完了! 還要得話 記得給我加分。
8.簡述人類對核能的探索發現過程
核能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這離不開早期西方科學家的探索發現,他們為核能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19世紀末 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發現了電子。 1895年 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X射線。
1896年 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放射性。 1898年 居里夫人發現新的放射性元素釙。
1902年 居里夫人經過4年的艱苦努力又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 1905年 愛因斯坦提出質能轉換公式。
1914年 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通過實驗,確定氫原子核是一個正電荷單元,稱為質子。 1935年 英國物理學家查得威克發現了中子。
1946年 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發現了核裂變現象。 1942年12月2日 美國芝加哥大學成功啟動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應堆。
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國將兩顆原子彈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1957年 蘇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奧布靈斯克核電站。
9.央視《探索·發現》
《探索·發現》是中國電視史上一個大型人文歷史與自然地理類的紀錄片欄目,于2001年7月9日開播。
《探索·發現》欄目以紀錄片的手法,講述以中國為主的歷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尋自然界的神奇奧秘,挖掘歷史事件背后鮮為人知的細節和人物命運,展示中華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國的地理探索,中國的歷史發現,中國的文化大觀”。 《探索·發現》倡導“娛樂化”紀錄片的理念,采用講述精彩故事,設置引人入勝的懸念,運用生動的電視聲畫手段,向觀眾呈現出一部部既有較高文化品位、知識內涵,又有很強觀賞性和娛樂性的電視節目。
“在未知領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領域重新發現”,是《探索·發現》的欄目宗旨和始終如一的追求。 《探索·發現》自2001年開播,開播8年多以來,制作和播出了超過2000多集的節目,其中有一大批節目,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探索發現的簡短概述(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