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影何以為家劇情解析
電影《何以為家》黎巴嫩一個小城鎮里的法庭,12歲的男孩扎因因為持刀傷人被判入獄,不過在律師的支持下,扎因起訴自己的父母,是因為父母不能為他提供保護和安全感。
扎因的父母很窮,負擔不起撫養孩子們的費用,這意味著扎因不能獲得身份證,所以扎因是一個沒有資格獲得護照的黑戶,無法去學校上學,甚至在緊急情況下也無法在醫院獲得救助。《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制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
該片于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經歷,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
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是什么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故事中,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作為家中的長子贊恩,弱小的肩膀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
當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時,贊恩憤怒離家,之后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然而生活并沒有眷顧贊恩,重重磨難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驚的舉動……。
2.《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要怎么解讀,才是正確的
我覺得整部電影的解讀重點是“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整部電影通過贊恩的角度看到了兩個“家庭”。而生而不養何以為家講的是贊恩的家庭,這個家庭的“父母”沒有身份證明,甚至被遣返,種種困難下他們選擇了生孩子,用生孩子解決自己最原始的需求——溫飽問題。
讓年僅12歲的贊恩打工,讓年僅11歲的女兒結婚。就連讓贊恩上學為的也是學校會照顧贊恩,會派發生活用品。
電影還描述了那對母子,同樣作為沒有身份證明的母親,她努力工作,為了讓孩子留在身邊,每天把孩子藏起來照顧。這是另一個“何以為家”。
3.電影《何以為家》引發哪些深思
電影《何以為家》講述了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經歷,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從而引發了許多有關于生命的深思,具體如下:
1、僅僅是給孩子生命這件事情,并不偉大:
在劇中,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對節目主持人說:關于童年,我日后能記住的只有暴力、辱罵、毆打——鏈子、水管、皮帶打在身上的感覺。在家庭中,父母常常會將負面情緒強加給孩子,而孩子照單全收。劇中的父母認為生下了孩子,孩子就應該感謝父母,但比起生下孩子之外,給孩子營造的環境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要。
2、生存不易,也能給孩子最大的愛:
《何以為家》中,收留贊恩的單親媽媽沒有合法身份,還是拼盡全力帶著孩子爭取生存的機會,上班時候把他藏在廁所,趁著休息的功夫偷偷去喂奶,沒錢買,就撿來別人剩下的大塊生日蛋糕給孩子慶生,也歡迎贊恩加入他們的生活,最走投無路的時候,孩子也是她的底線。
3、唯一能做的是,讓悲劇從這里終止:
贊恩是悲劇家庭的受害者,可贊恩的父母,又何嘗不是,他們飽受中東戰亂,流離失所。他們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而是在戰火紛飛的時局里,不懂如何去愛。
在贊恩的視角里,父母是惡人,房東也是惡人。但其實他們都沒想作惡,他們只是按照社會教給他們的方式生活。如果說,這個故事里全是受害者,那悲劇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誰,追究這些已經毫無意義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悲劇在贊恩這里終止。
擴展資料:
劇情簡介
黎巴嫩一個小城鎮里的法庭,12歲的男孩扎因因為持刀傷人被判入獄,不過在律師的支持下,扎因起訴自己的父母,是因為父母不能為他提供保護和安全感。
扎因的父母很窮,負擔不起撫養孩子們的費用,這意味著扎因不能獲得身份證,所以扎因是一個沒有資格獲得護照的黑戶,無法去學校上學,甚至在緊急情況下也無法在醫院獲得救助。
扎因是家里的長子,為了養活自己和兄弟姐妹,被迫工作為當地的雜貨商送貨,雜貨商老板對扎因的妹妹有一種邪惡的興趣。當扎因的父母把妹妹賣給雜貨商時,扎因無比傷心跑到了一個海濱小鎮,在那里,扎因遇到了埃塞俄比亞移民的拉希爾;
是一個善良的人,她的生活比扎因稍稍好一點點,拉希爾隱瞞了她有個一歲的兒子約拿斯,為了逃避雇主和政府部門的監視,她在工作時一直把孩子放在購物車上,她住在一間用塑料和碎石搭成的小棚子里,正努力攢錢試圖買一張偽造的身份證。
4.何以為家電影簡介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小男孩因為父母生了他卻沒有養他,最終把父母告上法庭的一個故事。
影片的男主角是一位12歲的小男孩,他所在的家庭特別貧困,父母沒有辦法很好地照顧她和妹妹,所以妹妹要靠她自己照顧才可以。最后因為父母沒有辦法好好撫養他們兩個,所以把妹妹賣給了雜貨鋪,這個雜貨鋪的老板不是一個好人。
萬般無奈下,這位小男孩兒只能一個人獨自流浪。這部影片講述的就是黎巴嫩社會最底層的真實情況,看到這部影片的時候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不是這個樣子的。
最后這個小男孩在流浪時候遇到了一位善良的人,她能好好地照顧小男孩,但最后也因為貧困的生活現狀離開了。我看這部影片最令我心酸的一個情節就是:當小男孩兒遇到了一位能保護他的人,沒想到最后又讓他陷入了生活的困苦當中。
他不僅要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后來遇到這個女人的孩子。最后這個小男孩把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法庭上,小男孩兒的父母說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力撫養孩子,但小男孩兒說,為什么沒有能力撫養我去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讓我受苦。
看到這兒我真的覺得特別心酸,很難想象這個小男孩承受了怎樣的痛苦,才會把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我相信那一刻他的心里也是很難過的。這部影片真的很好,因為講述的就是真實的事情,這部影片從編劇到剪輯,歷時五年的時間,最后才以電影的形式展現在眾人面前。
看到這部影片,我最真實的感受就是,如果將來我有孩子,一定要好好對她,一定要盡自己所能,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生活,好好保護他。
5.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制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該片于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內容簡介: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是什么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故事中,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作為家中的長子贊恩,弱小的肩膀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
當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時,贊恩憤怒離家,之后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然而生活并沒有眷顧贊恩,重重磨難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驚的舉動……
擴展資料:
何以為家獲獎情況:
91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9):最佳外語片(提名) 娜丁·拉巴基。
第71屆戛納電影節 (2018):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娜丁·拉巴基、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第76屆金球獎 (2019):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2019):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提名) 娜丁·拉巴基 / 哈立德·穆扎納。
第44屆法國凱撒電影獎 (2019):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48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2019):觀眾獎娜丁·拉巴基。
第66屆美國音效剪輯協會獎 (2019):金卷軸獎最佳外語片音效剪輯(提名) 。
第24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2019):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21屆英國獨立電影獎 (2018):最佳外國獨立電影(提名) 娜丁·拉巴基。
第17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8):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31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8):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30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7):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6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 (2019):評分最高的外語電影、最受關注的院線電影(提名) 。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何以為家
6.在《何以為家》中,你對贊恩起訴親身父親有什么看法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做法,就應該起訴他的親生父親,為什么沒有能力撫養孩子,卻在不停的生,既然把他們生出來就要對他們的人生負責,但他卻沒有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生出來了,不養讓它們四處流浪,沒有一個溫暖的家庭,沒有一個良好的教育。這不僅僅是對孩子,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都很大。
這樣知道自己教不好,養不好,也沒有這一個經濟能力,那就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更多的無辜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別以為你把他們送出來,他們就要感謝你生出來只是一個孩子的開始,接下來對他們的教育和撫養才是最重要的。既然知道自己做不到這一點,那為什么要生出來,這樣子既增加了自己的負擔,也對孩子非常的不負責任,這樣的父親難道不應該起訴嗎?
這部電影也深刻的反映了舊社會的生育現象就是越窮越生,越上越窮,這樣子反復的循環。我媽媽就和我說過,在以前他們那個年代,每家每戶都是,五六個孩子以上,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但是卻要不停的生,他們覺得生得越多,勞動力就越多,只會想到勞動力的增加,并沒有考慮到養孩子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和精力,所以他知道他們那個年代的孩子們都無法上學,沒有文化。
但到了我們這個年代就要認清這一點了,生出來的孩子就一定要負責,無論如何不管你是富有還是貧窮,你已經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那就是你的一份責任,不要讓你的孩子四處為家,到處流浪。
7.在拍攝期間演員被捕
電影《何以為家》上映就引起了廣泛的共鳴,以及對小男孩在劇中的經歷表示同情,也讓我們反思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教育。通過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底層人民,在難以生存的世界里,成為身不由己的惡人。這部廣受好評的電影,也在國際上獲得了許多大獎。在獲得成功的背后,也有許多的心酸。在拍攝《何以為家》時,有演員被捕入獄,完成這部電影,劇組的工作人員們也經歷了許多的困難。
首先《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從籌劃到拍攝完成,一共花了5年。電影中的許多的演員是敘利亞的難民,是素人,從某種情況來說是本色出演。當時出演這部電影的小男孩贊恩連字都不會寫,所有的場景都是導演用語言告訴小男孩,然后小男孩用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但是從電影中可以看到小男孩所有的悲傷,痛苦都很真實,因為這些都來于生活。
另外,這部電影在拍攝的過程中,由于許多演員都是敘利亞的非法移民,也出現了被當地警方拘留的情況,也使得拍攝被暫停。最后由于劇組的出面,而把他們救出來。而在被捕的過程中,其小女孩沒人照顧,所以在劇組中被照顧了三周。從拍攝過程就可以看出,這部電影是反映現實而現實就是這么讓人心酸和痛苦。
在這部劇中,一歲小女孩的父母是由于是非法移民,在演完這部電影之后,就被黎巴嫩政府驅逐出境。而在這部拍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的燈光道具,全部以當地實地進行拍攝,反映的更為真實的社會。由于當地的狀況,拍攝也是相當艱難。但好在導演,用她的努力和堅持為我們呈現了一部佳作。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何以為家電影簡短影評(電影何以為家劇情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