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一年的湖 席云舒
有一年我從南方的一座小城穿過時丟失了故鄉的炊煙。
那時候夏天已經過去,秋天尚未來臨,季節的縫隙間只剩下一只徘徊不去的候鳥。
我背著一只蒼老的吉它憂傷地穿過那天的暮色,兩片紅葉掉下來正好砸傷了我的心靈,我看見天邊的殘陽血已流盡,一棵懸鈴木在藍色的風中搖著幾只孤獨的鈴鐺。
我揮揮手送走了那只剛剛啟錨的船,眼眶中的湖便溢滿了一泓無依的水。
天涼了,據說那是落葉歸根的時節,該回家的人卻朝著天涯的方向越走越遠,他的背影就像一枚風信子的歌聲,一路唱到了月亮湖的夜。
那一年我懷抱著夢境在湖邊沉睡,流浪者的二分明月一個掛在天上,一個藏在水里,我蒼老的吉它在湖邊的石階上輕輕地撥弄著晚風,六根弦上的濤聲依舊蕩漾在九月的心頭,直醉倒三尾夜歸的魚。
生養我的蘇北平原還在那星移斗轉的地方,與我遠隔千山萬水,一個夜晚的思念花開花落,如同被雨打濕的芭蕉。
我聽見自己的影子在身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夜深了,早點回家吧。
”我睜開眼睛看見驚起的候鳥正扇動著翅膀朝天空飛去,它拍打月光的姿式就像一張飄在風中的紙,故鄉的炊煙就是那時從我的眼中飄散的。
逃離
生活在我們逃亡的背影里開懷大笑。
我們早已成為生活的一份子,無處可逃。
開始喜歡旅行,希望別處的風景時時宜人,以為陌生和距離會濾去塵沙,呈現哪怕不真實的美麗。
在千山萬水中驚鴻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過無痕,卻只是偶爾驚艷,少有驚心動魄,興趣盎然而去,帶著些許失落歸來。
風景地從來熱熱鬧鬧,只是沒有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
花開遍地,有人看到的依舊是滿眼寂寥落寞。
想起王維的詩《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羨煞了詩人有那樣的勇氣,逃出蕪雜的人世間,和明月為伴,和清風作友。
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遺世人獨立,靜美至極。
可在那幅想像的畫面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獨,在空曠的山谷里無處遁行,竟讓我有著些不寒而栗。
沒有推窗邀月的情懷,沒有把酒臨風的灑脫,縱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籠藩籬。
可以逃避現實的喧囂,終逃脫不了那漫無邊際的命運。
生活的網無處不在。
寫給城市里的你 文 / 權蓉
市和城市之間,已經沒有什么不同。
一樣的車來車往,一樣的縱橫交錯,一樣的擦肩而過,一樣的陌生漂泊;甚至一樣的城市廣場,連立交橋上霓虹燈的顏色,都一樣地耀眼又模糊。
夢中梧桐樹上小鳥的尖喙,不停地敲著心;城市大廈上的光,疏遠地站立在高空;我喝一杯冰冷的水,然后做一個凝霜的夢。
天上的星星為何像人群一般的擁擠?地上的人們為何又像星星一樣的疏遠?
請你,不要問我。
因為,我隨著時間蒼老,而城市,還正當年輕。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誰給我一些100字的摘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