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
書中提及的勞動者、生產資料、剩余價值、利潤、地租等概念,于我而言,已非常熟悉,都是學習政治經濟學中經常碰到的“老朋友”,但比較系統地閱讀《資本論》還是頭一回。
《資本論》全書分為四卷。
第一卷共七篇,闡述了資本的生產全過程,主要分析了剩余價值的生產問題,“生產剩余價值或賺錢,是這個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生產盡可能多的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決定性目的和動機。
第二卷共三篇,主要闡述了資本的流通過程,主要分析了剩余價值的實現問題,在這卷中,我們可以找到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各個單個資本的流通是互相聯系、互相交錯的,并且在聯系和交錯中形成社會總資本的渠道,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流通中的矛盾逐漸激化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
第三卷共七篇,主要闡述了作為資本的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統一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
通過《資本論》想做到幾件事情:
1、了解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社會時采用的思路方法與引用素材
2、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行基本原理,并借此獲得對世界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3、借由《資本論》的論述與體系,在個人成長中,找到結合落地點
4、通過更有難度的知識學習,考驗我們構造的行動系統與學習系統
5、搞定一個有難度的事情,進一步提升整體認知水準
更多妙讀秒懂,期待您的推薦!保衛《資本論》,我們保衛什么?
《保衛資本論 》是2014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專著,全稱《保衛〈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許光偉著。
作品正式提出“學術保衛”概念,對應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之民族取向和實踐化的工作理念。
本著作以“保衛《資本論》”為名,卻實寫“經濟形態社會的理論”,且多從方法論建設處落筆,這就對“廣義的政治經濟學”形成真正之思想奠基。
蓋因對于人類新秩序的建構而言,資本主義文明一直扮演著極不光彩的角色——“破壞的幽靈”,使總寫歷史文化顯得格外重要。
【按語】此文實際有特別的意味。
有人說:《資本論》根本不用保衛,要做的事是發展和完善,這真是不打自招了,因為:要做的事恰好是“發展和完善=保衛”。
什么叫批判,在保衛中前進,順流潮流前進!對于《資本論》的“衢地”保衛而言,無險可守,才要守,無險之地,才是要地;戰略要地不可失,《資本論》乃經濟學之憲法,制訂共同綱領,要地也,不可失!身處衢地,就要繼承發展,就要不斷鞏固,所謂的“捍衛”;就要創新求未來的“自保”,所謂的發展完善。
這些就是中國人說的“保衛”。
亦有人說:有了危險才需要保衛,沒有危險只要發展和完善就好,沒有必要風聲鶴唳。
殊不知國歌咋唱的:歌聲嘹亮,是告訴我們必須時刻保衛祖國!!在發展時候,國歌同樣更要歌聲嘹亮,而且會更加嘹亮!!保衛不斷獲得時代形式。
今日的《資本論》保衛,就是貴在用!不能停留在口頭上。
確切些說,保衛=批判+建設=繼承+堅持+發展=鞏固+創新,這是個總體的文化概念和方法論范疇。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求一篇資本論第一卷讀書筆記2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