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要全部孔子曰經典句子

          到書店買一本論語和史記孔子世家

          以下是部分

          學而第一『⒈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⒈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⒈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⒈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⒈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⒈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

          行有余力,則以學文。”『⒈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⒈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勿憚改。”『⒈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⒈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⒈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⒈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⒈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⒈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⒈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⒈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lunyu.002為政第二『⒉1』子曰:“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⒉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⒉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⒉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⒉5』孟懿子問孝。

          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⒉6』孟武伯問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⒉7』子游問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⒉8』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⒉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⒉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叟哉?人焉叟哉?”『⒉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⒉12』子曰:“君子不器。”『⒉13』子貢問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⒉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⒉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⒉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⒉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⒉18』子張學干祿。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

          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⒉19』哀公聞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⒉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勤。”『⒉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

          ’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⒉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車兒),小車無(yue4),其何以行之哉?”『⒉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⒉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見義不為,無勇也。” *lunyu.003八佾第三『⒊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⒊2』三家者以雍徹。

          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⒊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⒊4』林放問禮之本。

          子曰:“大哉問!禮,與齊奢也,寧儉;喪,與齊易也,寧戚。”『⒊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⒊6』季氏旅於泰山。

          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⒊7』子曰:“君子無所爭。

          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

          其爭也君子。”『⒊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何為也?”子曰:“繪事后素。” 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⒊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獻不足故也。

          足,則吾能征之矣。”『⒊10』子曰:“(衣帝)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⒊11』或問(衣帝)之說。

          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⒊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⒊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龜,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吾所壽也。”『⒊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⒊15』子入太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⒊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⒊17』子貢欲去告之餼羊。

          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⒊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⒊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⒊20』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⒊21』哀公問社於宰我。

          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⒊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

          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⒊2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繳如也,繹如也,以成。”『⒊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⒊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⒊26』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lunyu.004里仁第四『⒋1』子曰:“里仁為美。

          擇不處仁,焉得知?”『⒋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⒋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⒋4』子曰:“茍志於仁矣,無惡也。”『⒋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者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⒋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

          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盡有之矣,我未見也。”『⒋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

          觀過,斯知仁矣。”『⒋8』子曰:“朝聞道,夕夕死可矣。”『⒋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⒋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⒋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⒋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⒋1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國,如禮何?”『⒋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⒋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⒋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⒋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⒋18』子曰:“事父母幾諫,諫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⒋19』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⒋20』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⒋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⒋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⒋23』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⒋2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⒋25』子曰:“德不孤,必有鄰。”『⒋26』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lunyu.005公冶長第五『⒌1』子謂公冶長,“可妻也。

          雖在縲(xie4)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⒌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⒌3』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⒌4』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⒌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⒌6』子使漆彤開仕。

          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⒌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⒌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⒌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⒌10』宰予晝寢。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木虧)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於予與改是。”『⒌11』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⒌12』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⒌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⒌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⒌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⒌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⒌17』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⒌18』子曰:“藏文仲居蔡,山節藻(木兌),何如其知也?”『⒌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殺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

          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崔子也。

          ’違之。

          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

          ’違之。

          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未之;——焉得仁?”『⒌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聞之,曰:“再,斯可矣。”『⒌21』子曰:“甬五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⒌22』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⒌23』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⒌24』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鄰而與之。”『⒌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⒌26』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

          ? 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愿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⒌27』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自訟者也。”『⒌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lunyu.006雍也第六『⒍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⒍2』仲弓問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簡。”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⒍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⒍4』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栗。

          子曰:“與之釜。” 請益。

          曰:“與之庾。” 冉子與之栗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⒍5』原思為之宰,與之栗九百,辭。

          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⒍6』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馬辛)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⒍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⒍8』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 曰:“賜也可使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⒍9』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

          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必在汶上矣。”『⒍10』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⒍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⒍12』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今女畫。”『⒍13』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⒍14』子游為武城宰。

          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⒍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也。

          ’”『⒍16』子曰:“不有祝沱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⒍17』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⒍18』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⒍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⒍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⒍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⒍22』樊遲問知。

          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問仁。

          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⒍2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

          知者樂,仁者壽。” 『⒍24』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⒍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⒍26』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⒍2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⒍28』子見南子,子路不說。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⒍29』子曰:“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民鮮久矣。”『⒍30』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誓,可謂仁之方也已。” *lunyu.007述而第七『⒎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盜比於我老彭。”『⒎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⒎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從,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⒎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⒎5』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⒎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⒎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⒎8』子曰:“不憤不咎,不悱不發。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⒎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⒎10』子於是哭,則不歌。

          『⒎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⒎12』子曰:“富而可求也,誰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如不可求,從吾所好。”『⒎13』子之所慎:齊,戰,疾。

          『⒎14』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⒎15』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為也。”『⒎16』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云。”『⒎17』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⒎18』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⒎1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⒎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⒎21』子不語怪,力,亂,神。

          『⒎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⒎23』子曰:“天生德於予,恒頹其如予何?”『⒎24』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

          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⒎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⒎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靜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⒎27』子釣而不綱,戈不射宿。

          『⒎28』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⒎29』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

          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⒎30』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⒎31』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 孔子退,揖巫馬期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

          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巫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⒎32』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⒎33』子曰:“文,莫吾猶人也。

          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⒎34』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⒎35』子疾病,子路請禱。

          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祁’”子曰:“丘之禱久矣。”『⒎36』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

          與其不孫也,寧固。”『⒎3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⒎38』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lunyu.008泰伯第八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

          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笑;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處,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子曰:「興於詩。

          立於禮。

          成於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馀不足觀也已。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曰:「師摯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子曰:「大哉堯之為軍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

          」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恤,禹吾無間然矣。

          」 *lunyu.009子罕第九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搏學而無所成名。

          」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子曰:「麻冕,禮也。

          今也,純儉,吾從眾。

          拜下,禮也。

          今拜乎上,泰也,雖遠眾,吾從下。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於匡。

          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天之章喪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

          天之未喪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

          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乎!」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搏我以文,約我以禮。

          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聞,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U+5335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吾未見其止也!」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曰:

          要全部孔子曰經典句子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要全部孔子曰經典句子

          短句

          論語中哪則說到了學習方法反復談到的方法是什么

          閱讀(311)

          一、分章說明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講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時”,這里是副詞,相當于“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

          短句

          求《海底兩萬里》摘抄并賞析一個段落要9段

          閱讀(531)

          總體感知:海底兩萬里》的作者儒勒.凡爾納,他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夸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盡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

          短句

          海底兩萬里的摘抄急用~~

          閱讀(382)

          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2.平常采到一個有珍珠的貝,他們才能得一分錢,何況他們采得的貝里面多數是沒有珍珠的.3.我的心還在這個國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氣,我的心也是在這個國家!”4.信不信,到底也沒有什么關系。5.固然他的命運是離奇古怪,但他也

          短句

          兒童詩歌及賞析

          閱讀(331)

          『國慶詩歌朗誦稿精選集』我驕傲,我是中國人!作者:王懷讓在無數藍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著一雙寶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在無數白色的皮膚和黑色的皮膚之中,我有著大地般黃色的皮膚,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黃土高原

          短句

          要一篇寫小人物的文章我們要摘抄800字左右

          閱讀(547)

          雪夜星新一雪花象無數白色的小精靈,悠悠然從夜空中飛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個大地很快鋪上了一條銀色的地毯。在遠離熱鬧街道的一幢舊房子里,冬夜的靜謐和淡淡的溫馨籠罩著這一片小小的空間。火盆中燃燒的木炭偶爾發出的響動,更增濃了這種氣

          短句

          描寫兒童的古詩句有哪些

          閱讀(295)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白居易《池上》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

          短句

          跟孩子有關的古詩詞

          閱讀(298)

          池上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觀游魚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牧豎朝代:唐代作者:崔道融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溪

          短句

          著急啊《史記孔子世家》里面幾句話的翻譯

          閱讀(396)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顏回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弘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夠容納。即使如此,老師推

          短句

          摘抄孔子和老子的生活100白字

          閱讀(307)

          孔子師老子,師徒倆互相贊譽,留下了千古佳話。孔子見老子之前,對老子已很崇拜,他說:“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既見老子之后,認為老子的知識和見解,高深莫測,不及企及,猶如“乘風云而上天”的“龍”。“吾今日見老子,其猶

          短句

          寫一篇作文《我的偶像》開頭是題記

          閱讀(583)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綿力來為真理和正義服務。科學研究能破除迷信,因為它鼓勵人們根據因果關系來思考和觀察事物。”——題記歷經歲月的洗禮,我們走過童稚,步入青春。對于青春的我們,也

          短句

          有關大自然啟示好詞好句

          閱讀(321)

          ①秋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卻也是淡泊的季節。它飽經了春之蓬勃與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贊美,被寵愛為榮。它把一切贊美與寵愛都隔離在澹澹的秋光外,而是愿做一個閑閑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②雨,該是春的使者。記憶里的春天

          短句

          關于大自然的啟示要有好詞段

          閱讀(295)

          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以木槳仿鰭。相傳早在大禹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觀察魚在水中用尾巴的搖擺而游動、轉彎,他們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槳。通過反復的觀察、模仿和實踐,逐漸改成櫓和舵,增加了船的動力,掌握了使船

          短句

          關于大自然的啟示詞語

          閱讀(358)

          傲霜斗雪傲雪凌霜傲雪欺霜兵不雪刃報仇雪恥報仇雪恨報讎雪恨冰魂雪魄飽經霜雪冰肌雪腸冰天雪地冰天雪窯冰天雪窖白雪皚皚冰雪聰明步雪履穿白雪難和冰消雪釋白雪陽春冰雪嚴寒抱怨雪恥蟬不知雪餐風嚙雪餐風茹雪程門立雪沉冤莫雪斗霜傲雪擔

          短句

          急需一篇五百字左右的美文來摘抄

          閱讀(346)

          不知為什么,總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是孤獨、是寂寞、還是傷感?都不是,難道我是在為自己找一個哭的借口嗎?眼淚象思念飄在六月的天空,憂傷主宰著我,我盡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可那滾燙的淚珠,還是不由自主的滾落下來。當我感知自己用心血搭建的小屋,已經

          短句

          回憶魯迅先生優美句子賞析

          閱讀(605)

          魯迅十大經典名言1、(中國歷史上只有)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而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燈下漫筆》千百年來,無數的的哲學家、思想家、史學家窮盡一生苦苦探索人類歷

          散文

          我想要幾句經典的新年祝福語

          閱讀(302)

          愿你明亮透澈的心清新美麗如滿月似秋水。予我恒久的清新與寧靜,恰若春風永拂面。一天不見想看你,兩眼發直沒力氣,三次拿起手機,四肢冰涼汗滴,五臟六腑在嘆氣,七嘴八舌怪自己,久而久之有主意,十點我等你。如果有一天,你走得太倦,只要一轉身,我的祝福

          短句

          關于初雪時思念愛人的句子

          閱讀(335)

          這是本店送給兩位的咖啡!因為,這城市里有一個傳說,初雪時分,與你在一起度過的,便是你今生注定的愛人!——湯姆約客咖啡館

          短句

          有什么關于初雪的句子

          閱讀(309)

          1.只有雪才是那么的美,那么的純潔。2.雪下得那么深,下的那么認真!3.一場雪下不盡冬天的冷漠。4.那年,我們一起看雪的時候,你對我說過愛。5.雪下得那么深...下得那么認真...倒印出我克在雪中的傷痕6.因為你,我懂得了成長,可你,依舊是我的傷。

          短句

          表達初雪的句子

          閱讀(304)

          1、只見天地之間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紛紛揚揚的從天上飄落下來,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帳篷,大地立刻變得銀裝素裹。我不禁想起一句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真美呀!2、雪是一種最純的美,寧愿和冬一起過著艱苦的歲月。3、雪是一種最純的

          短句

          描寫初雪的句子

          閱讀(302)

          1.窗外的雪,不停地落在我的紙上,我突然感到了生命的虛度。春花秋月,沒有使我止步,這場雪卻使我迷路了。我相信,天使的羽翼就隱在雪中,用科學的顯微鏡只能探到一片虛無。肉質的眼雪地跋涉過久,會導致雪盲,只有暫回紅泥火爐的小屋,溫上一壺酒。2.沒

          散文

          關于花的優美哲理句子有哪些

          閱讀(406)

          花開不是為了凋謝,而是為了結果,結果也不是為了終結,而是為了更生。3、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若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薔薇的花兒雖沒有玫瑰的艷麗,也沒有玫瑰的豐韻,更沒有玫瑰的高雅,但是一簇簇,一朵朵,一瓣瓣都是那樣的淡雅,幽靜,賞心悅目。薔薇花

          散文

          形容花與愛情的句子

          閱讀(326)

          1、貌似玫瑰,卻不如玫瑰艷麗,但,只要有充足的陽光空氣,月月都是它開花的季節。而不象玫瑰,只為夏天釋放熱情。2、薔薇的花兒雖沒有玫瑰的艷麗,也沒有玫瑰的豐韻,更沒有玫瑰的高雅,但是一簇簇,一朵朵,一瓣瓣都是那樣的淡雅,幽靜,賞心悅目。薔薇花兒散

          <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亚洲丰满少妇xxxxx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