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廣東
——謹以此詩獻給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的青年
作者:蘇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作者胡福明曾這樣說過:廣東青年有四個“敢”,敢闖敢試敢拼敢為天下先。
——題記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廣東青年,
我深深熱愛著我的家鄉……
我是一個熱情奔放的時代青年,
我深深熱愛著我的家鄉。
我曾漫步在云山珠水——閱讀、欣賞,
我讀到了一篇篇飛揚的筆墨,青春的華章……
我曾暢游在東江西江——品味、打量,
我看到了一片片激情的土地,閃亮的春光。
我也曾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
更感到我們廣東是那么時尚、漂亮……
我也曾到過古老的歐美各地,
更發覺我們廣東是那么青春、陽光。
啊,我多想把這一些感觸揮筆寫一寫,
時間的跨度不需要太久太長……
啊,我多想把青春的廣東大聲唱一唱,
只需要稍稍回顧這三十年時光。
可即使只有短短三十年時間,
要寫的話也有千句有萬句,一時不知從哪里開章?
可即使只有短短三十年光景,
要唱的歌也有千支有萬支,一時不知從哪里開唱?
我寫:昔日貧困的農家——
幾時變得這么富有、這么寬敞、這么明亮?
我唱:昔日落后的村鎮——
幾時變成一個花園、一座新城,一條畫廊!
我寫:經濟大省——
何時掘開了“文化沙漠”的文化寶藏?
我唱:廣東GDP——
何時從零點幾個億變成一萬多億的總量?
我寫:土地告急、資源短缺、人口超負、環境透支的廣東,
何時鋪開了開發能源,降低消耗的新景象?
我唱:依樣制造、來料加工、汗水掙錢、投資拉動的廣東,
何時掀開了智慧經濟,廣東創造的新篇章?
我寫啊我唱,三十年時間雖然滄海不能變成桑田,
但廣東經濟卻轉入了全面發展的快車道;
我寫啊我唱,三十年時間雖然不能創造曠世奇跡,
但廣東卻點燃了科學、發展、和諧的啟航。
要唱的歌,真是太多太多……
最動情的一篇:該是固本強基平地生輝的世紀舉措;
要寫的話,真是太長太長……
最壯烈的一段:該是眾志成城抗擊非典的那場勝仗。
要唱的歌要寫的話啊,真是太多太多,
最氣勢磅礴的一段:該是泛珠江三角洲那個空前的構想;
要寫的話要唱的歌啊,真是太長太長,
最鼓舞人心的一篇:該是繼續當好排頭兵,再寫新華章!
你聽啊,村里的阿公也在說——
他們家告別了行路太難、看病太難、讀書太難的困境;
你聽啊,鄉里的阿細也在說——
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改變了他的生活現狀。
你聽啊,年輕的大學生也在說——
大學城是他們做夢也沒想到過的求學殿堂。
你聽啊,復員的老戰士也在說——
退伍后上技校、學本領創業之路安排得當!
你聽啊,韶關特大洪水的災民們也在說——
這么快就能為重災區建好新家園的只有**;
你聽啊,湛江特呈島坡尾村漁民也在說——
我們不再是飲水難行路難賣魚難避風難的村莊。
你聽啊你快聽,所有的廣東人都在說——
追兵就是標兵,對手就是老師,這句話永遠難忘;
你聽啊你快聽,全天下所有人都在說——
廣東引領中國,廣東領跑世界,看南粵木棉飄香。
我是一名普通的廣東青年,但大家總夸我是一個:
敢為人先、務實進取、開放兼容、敬業奉獻的時代闖將;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國公民,但大家總夸我是一個:
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青年榜樣。
其實啊他們哪里知道,廣東的年青人個個都是這樣:
像大學城的學子,像沖刺在各條戰線的青年。
其實啊他們哪里看見,廣東的年青人個個都比我強:
像志愿者服務隊,像義工聯那些年輕的臉龐;
于是,他們終于明白,
千百年來——廣東為什么總能創造奇跡;
于是,他們終于懂得,
三十年中——廣東為什么屢屢創造輝煌。
因為廣東正年輕——
它擁有青春的肢體,青春的血液,青春的翅膀;
因為廣東正青春——
它擁有青春的胸懷,青春的信念,青春的力量。
所以,我相信會有一天,浩蕩的春風——
必將吹遍天下的大江、大河、大洋;
所以,我相信會有一天,盛放的木棉——
必將開滿所有的草原、盆地、山崗。
那一天,我和你將看見和諧的廣東——
站在世界的舞臺上盡情歌唱。
那一天,你和我將看見青春的廣東——
站在未來的舞臺上無比閃亮!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誰有關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短篇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