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完了他76年的生命歷程,與世長辭。
他被安葬在南山腳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縣和星子縣交界處的面陽山腳下。
如今陶淵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塊碑石組成,正中楷書“晉征土陶公靖節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歸去來兮辭》,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孫所立。
陶淵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顏延之,為他寫下《陶征土誄》,給了他一個“靖節”的謚號。
顏延之在誄文中褒揚了陶淵明一生的品格和氣節,但對他的文學成就,卻沒有充分肯定,陶淵明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幾十年里,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認。
梁朝的昭明太子肖統,對陶淵明的詩文相當重視,愛不釋手。
肖統親自為陶淵明編集、作序、作傳。
《陶淵明集》是中國文學史上文人專集的第一部,意義十分重大。
肖統在《陶淵明集序》中,稱贊“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如之京”。
南朝時期,陶淵明的文學地位,雖得不到應有的肯定,但他的詩文作品,流傳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
到了隋唐時期,有越來越多的詩人喜歡陶淵明的詩文,對陶淵明的評價越來越高。
初唐王績是位田園詩人,他像陶淵明一樣,多次退隱田園,以琴酒自娛。
其《醉后》詩道:
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
唐朝的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對陶淵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歸漢南寄京邑舊游》中寫道:
賞讀《高土傳》,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
李白更是仰慕陶淵明的人品和詩作。
在《戲贈鄭溧陽》中寫道: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
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
何時到栗里,一見平生親。
李白那種“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的思想,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杜甫在安史之亂之后,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把陶淵明引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韋尹丈人》中寫道:
寬心應是酒,譴興莫過詩。
此意陶潛解,吾生后汝期。
中唐詩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淵明的為人。
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離陶淵明的家鄉潯陽很近。
曾去拜訪陶淵明的故居,寫下了《訪陶公舊宅》這首詩。
詩中先用“塵垢不污玉,靈鳳不啄腥”,頌揚陶淵明高尚的人格,最后寫到:
柴桑古村落,栗里舊山川。
不見籬下菊,空余墟里煙。
子孫雖無聞,族氏猶未遷。
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
白居易在《效陶潛體十六首》。
其中寫到:
先生去我久,紙墨有遺文。
篇篇勸我飲,此外無所云。
我從老大來,竊慕其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中國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這與陶淵明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白居易的這首詩就說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到了北宋,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確定。
歐陽修盛贊《歸去來兮辭》說:“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歐陽修還說:“吾愛陶淵明,愛酒又愛閑”。
北宋王安石曾說過,陶淵明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有詩人以來無此句者。
然則淵明趨向不群,詞彩精拔,晉宋之間,一個而矣”。
蘇東坡在《與蘇轍書》中說“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過也”。
蘇東坡把陶詩放在李白、杜甫之上,有失公允。
但他用“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八個字,概括陶詩的藝術風格,還是很準確的。
蘇東坡一生把陶淵明當成良師益友,不但愛好其詩,更仰慕他的為人。
晚年在《與蘇轍書》中說:“深愧淵明,欲以晚節師范其萬一”。
“居高聲自遠”,由于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在北宋文壇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極力推崇陶淵明,對進一步確定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無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在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苦悶中,把陶淵明引為知己。
在《水龍吟》詞中說:“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
辛棄疾留下的詞作626首,其中吟詠、提及、明引、暗引陶詩陶文的有60首,幾乎每10首詞中就有一首與陶淵明有關。
辛棄疾在《念奴嬌》中稱:“須信采菊東籬,高情千載,只有陶彭澤”。
給予了陶淵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評價。
元朝、明朝和清朝,直至現代,沿襲了兩宋對陶淵明的崇高評價。
陶淵明的不朽詩篇,陶淵明的偉大人品,影響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辛棄疾等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
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陶淵明的詩文,重在抒情和言志。
他的語言,看似質樸,實則奇麗。
在平淡醇美的詩句中,蘊含著熾熱的感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五首》,是田園詩的精品或極品。
其中《少五適俗韻》,曾編在中學生的語文課本中。
詩的抒情沁人心脾;詩的寫景,豁人耳目。
讀過后叫人終生難忘。
什么時候讀,都是一種美的享受。
少五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偉大的陶淵明,他的詩文,將與日月同輝,照耀著中國文學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