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生死疲勞》讀后感《生死疲勞》講的是一個地主死后.投胎六道輪回,他變成了各種家畜,通過他的眼睛看人類的社會發展,主要是1950年到2000年的中國農村,體現人們的精神、社會的變革等。
小說《生死疲勞》的題目經查出自《佛說八大人覺經》,“生死疲勞,從貪欲起。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只是不明白后面三句的意思.聽說莫言的書一向羅嗦,這本倒是要好很多,也許是寫書時間短的緣故。
讀完后,感覺還算一本上乘之作!說說讀完后的感受! 西門鬧,本書的主人公之一.其實他不是人,他一出場就被小鬼架著見了閻王.這是莫言的高明之處,沒有按照紀事或者其他角度進行故事敘述,而是整出這么個鬼來,呵呵,是鬼就要投胎,不過他投的是不同的牲畜.西門鬧通過幾次的輪回,從一個局外人(姑且認為他是人)的眼光注視我們的祖國從建國開始到如今這個漫長社會的發展歷程.故事本身沒有對社會進行任何的評價,但是通過其中的人物演繹的故事,給我留下的是對這個社會的思考,另一位主人公是堅決不入公社,單干了一輩子的藍臉.看書得知那時候的政策是:入社自由,于是很多人勸那些不入的人。
不入社的人就像驢一樣倔.好在那時講民主,你不如就不入.由此可以看出,那個時期的氛圍是比較開放,有什么問題你可以罵娘,但你不可以強迫誰做什么.就沖這點,我們后人給**磕頭,我雖然不會,但是能理解.**,純爺們當然我出生在新社會沒有目睹一下**創造的那個舊社會,也不能理解當時人們生活與環境.表達沒有那么好.我想寫個小長篇點的,以示對于那個社會的文字上的補充. 但是書中寫的西門鬧做狗時的一章叫“狗精神”.和90年代很相仿,人們在看到經濟日漸發展的同時,社會風氣的變味出現了.學生出現比吃比穿結幫結伙,年輕人也浮浮夸夸,年紀大的有權的開始貪污有錢的包養情人.社會的貧富有了差距.這點應該能感受的到 西門狗最后走的很安詳,和曾經的主人單干戶分別躺在那片土地中走了.這個時候,土地里已經有了他東家夫婦倆、妻子、倆個兒媳、老朋友夫妻倆、養子、養子情人、驢、牛、豬的墳墓.“一切來自土地的都將回歸土地”他的墓碑后來這樣寫道.很感動看到這.給自己最深印象的是那種輪回,那種精神狀態的輪回。
從一開始的無知,到慢慢擁有,然后人心的貪欲逐漸膨脹,直到最后的回歸為零。
真的,閻王就是閻王,看我們人類不爽是有原因的,你不是貪么?那讓你多幾個輪回,多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
不貪不欲我們應該慢慢學會。
活著就是疲勞,有錢的疲勞,沒錢的也疲勞,當官的疲勞,不當官的也疲勞,天啊,人為什么總是疲勞呢,想想自己現在,雖然不像小說說的那樣的疲勞,但是偶爾也會身心疲勞一下,不滿于現在的生活,感情不滿于現在社會,實在不該!如果真的不滿的話只能也六道輪回看看!對于書中的很多地方也不盡理解.對其中所賦予的內涵還不能領會。
我是八零后一代出生的人,沒有經歷過苦難的年代,不能感同身受,也許上目前不能理解此書全部內容的原因吧。
但是看完了書,寫完了讀后感之后我只能記住兩個字了那就是"疲勞"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莫言小說3000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