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話題作文導寫設計 例 文 例文1 黑 白 韻 白,白得質樸,白得純潔,白得令人不忍玷污;白得高雅,白得讓人心弦顫動.黑,黑得寂靜,黑得深沉,黑得令人屏除雜念;黑得鎮定,黑得讓人自信堅定. 也許由于天性,我喜歡白色,最愛它給我帶來的寧靜的恬淡與質樸的高潔.它純潔,天然,無世俗污染,污點在它身上顯露無遺.的確,我欽佩它的正直,可有時它卻過于耀眼,不夠寬容. 我不愛黑色,卻欣賞它的包容.白色只能給人以明亮的視野,而黑色卻能籠罩整個世界.黑色默默地包容一切,寬容著他人的過失.它毫無怨言地襯托著白色的高潔,毫不艷羨人們對白色的贊美,為一切鋪墊著最合適的底色.可它也太沉默. 黑與白永遠是最合適的搭配,兩種極端的色彩融合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諧與自然.黑色吸收了白色多余的光芒,白色激發了黑色蘊藏著的無盡活力,兩者互相補充,和諧得無可挑剔. 世間萬物皆是如此.單一總有缺點,因為它勢單力孤,無法彌補自己的缺點.而只有從天地萬物間吸取精華,才會組成世上最完美的器物. 由此,我想到了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正如白色,縱然高潔,可是如不顧一切地反射陽光以炫耀自己,也會變得令人生厭.黑色默默無聞,總是作為陪襯,留在被人遺忘的角落,它內蘊的活力與激情何日才能得以釋放?人也如此,力爭上游是進取,可只顧自己,不給別人施展才能的空間,卻是自私;默默無聞本無可厚非,可一味沉默而不去發揮自己的價值,就是平庸與懦弱.做人,應該做到尺寸恰到好處. 不要總認為自己是最完美的,學學別人,擁有更多的優點又有何不好?如黑白一樣,相互搭配才具有最美的韻味. 做人的原則也正如這黑白之韻,只有集百家之長,才能成一家之美! 【點評】作者是要借寫“色彩”來表達自己對做人原則的深入探討.行文時,由色彩入筆,既寫黑白兩種色彩各自的優點,又寫其不足,以及兩種色彩搭配后的珠聯璧合,待鋪敘一番后,再水到渠成地說出了人“只有集百家之長,才能成一家之美”的道理.聯想貼切、自然,主題啟人心智,構思也很巧妙.黑與白在別人看來再平常不過,可作者慧心慧眼,對其進行了透辟而辯證的理解.因此,全文讀來深刻、雋永,具有較濃的哲理色彩和思辨味道. 例文2 為生活調色 有人說,生活是紅色的.它給予人似火的灼熱,使人感到生活是美好的;有人說,生活是藍色的,它給予人沉靜與理智,使人像大海那樣有寬廣的胸懷、宏遠的氣魄;有人說,生活是綠色的,它給予人青春的夢幻,使人期盼在有限的生命中尋覓綠色的美麗;有人說,生活是灰色的,它布滿了陷阱和失敗,讓你遍體鱗傷,愁容滿面;有人說,生活是黑色的,山窮水盡,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那么你的生活是什么顏色的呢?我想這是一個要用人的一生來回答的問題. 你只看到黑暗,你就永遠在黑暗里;你看到光明,光明就會在你的生命中. 坐在輪椅上的巨人———霍金,用痛苦去把生活畫上燦爛的色彩;又聾又盲的海倫·凱勒,在苦澀的黑暗中描繪五彩繽紛的光明世界.**用自己的忠誠爆出轟天巨響,濃黑的硝煙散去,蔚藍的天空飄揚著鮮艷的紅旗;楊利偉用中國人的志氣和智慧在太空中劃出一道道光輝的軌跡…… 生活并不是上帝用來檢測我們有多蠢而布下的陷阱,而是一個讓我們演繹精彩的舞臺,是一堂讓我們去感悟、去體驗人生的必修課,是一個巨大的調色盤. 所以,我們應該用自己的雙手去調出自己生活的色彩! 如果你面臨困境,請把“山窮水復疑無路”的灰暗,調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快.把“黑云壓城城欲摧”的絕望調成“甲光向日金鱗開”的希冀. 如果你嫌秋太蕭條,抹一筆春的綠色帶給它生氣;如果你嫌冬太肅殺,勾一筆夏的粉紅,帶給它熱情和歡快. 如果你不甘于生活中平淡的底色,那就放飛自己的理想.奮勇一搏.讓平淡消失在成功的金色之下. 如果你在金色的光環和銅臭的誘惑之下喪失理智,那就用金銅鑄成警示的大鐘. 用自己的雙手去調出生活的色彩,用青春的彩筆去描繪我們生命的華章. 用億萬雙手去創造和諧的社會,中華之樹必定根深葉茂,萬古長青. 【點評】作者將生活比做一個“調色盤”,將人在不同境況中的感受同相關顏色聯系起來,表現出“用自己的雙手去調出自己生活的色彩”的主題,屬于從多個角度寫多種色彩;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謹,在抒發生活“是一個巨大的調色盤”的感受之后,引出文章主旨,然后再一路“調”下去,“調”出“和諧的社會”,結尾深化和升華了主題.屬于放———收———放的“X”結構.語言運用方面,文章清晰明快、淋漓酣暢,多引詩句,巧用排比,清新中透著文雅,整散結合,正反對舉,穩健里不失明快. 例文3 藍色,我的愛 藍色,天的顏色,海的顏色,無盡蒼穹與滕王閣下那一泓秋水共同的顏色.是不離不棄地守望著漫天星漢與人世沉浮的顏色.藍色———執著、永恒、堅定、寬廣、深邃地包容著你、我,包容著這個世界的一切是非對錯、花開花落. 生命源于藍色,當陽光的火紅與大地的深褐在那一抹看不到邊的藍中相遇,在那翻溢的激流和起伏的潮水中煉化,生命便誕生了.我們便是傳承著那蔚藍蔚藍的血液站在這世上,我們本來就來自同一個母親,沒有國界,不分彼此.藍色不同于其他任何顏色,不屬于任何人,卻又屬于所有人.它那博大的雄勁容納萬物,給予每個人毫不偏私的開始. 生命歸于藍色,有人說人死了便會化為一顆星在遙遠的彼岸找到歸宿,成為那無邊的世界中的一個亮點.從生命的終點遙望,等待著親愛的親人、朋友、戀人;寄望他們的幸福,也期待著那終究會來的相見.天梵我心,無欲無念,那深邃的藍啊,寄存多少純潔的回憶與美夢. 藍是熾熱的顏色.人們常以為紅色是活力的顏色,但其實藍色也是.真正年輕的恒星會散發出耀眼的藍光,而當它垂垂老矣,行將就木時才會變為紅色.藍色的星一般不會有太長的壽命,因其表面的溫度一般都很高,它會熾熱地燃燒,放出驚人的光和熱,然后在生命的終點化身為一顆超新星,點亮這無盡的夜空.時間無法容納熾熱的藍,因為古老的它無法承受那浩然的生機. 藍是寧靜的顏色.無論跳躍的星河怎樣喧囂,世間萬物怎樣吵鬧,當深沉的夜降臨,深藍的夜幕籠罩萬物,一切都寧靜下來了.沒有了白日的功名利祿,爾虞我詐,奔波了一天的人們都可以在夜幕里摘下虛偽的面具,停下疲憊的軀殼,得到心靈的解脫,把自己完全地打開,袒露在星空下,走入藍的靜謐,在一片寂靜中追憶,尋求遙遠的安慰. 藍是希望的顏色.“我從東方來,從洶涌的波濤的海上來,踏著最后一顆東方的召引而來.我將給人們以安慰,又將給世界以希望,我是光明的使者,白日的先驅.”當依倫迪爾之星從海上升起,希望就在那無盡的東方召喚,把光明一同推出,當天空隱卻夜的沉靜化為澄澈的蔚藍,當波濤在風雨中揚帆,大海便孕育出新的希望,把新的一天裝點得無比燦爛. 藍色,我的愛,我愛你,藍色. 【點評】作文圍繞選定的“色彩”,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文化積淀,展開豐富的聯想,努力表達自己對人生的積極思考.作者從多個側面寫一種顏色,選擇具有同一色彩的不同事物,就其特征同某種人生體悟的關聯發表感言并進行闡釋,進而得出“藍色,我的愛,我愛你,藍色”的結論.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謹,以贊美藍色發端,然后平行闡釋,最后又用贊美收束全文,是典型的總—分—總結構.作者胸懷廣闊,俯仰天地,遨游宇宙,語言汪洋恣肆,熱烈奔放. 例文4 調出最美的色彩 三毛或許是錯的,用絲襪草草結束了自己未盡的一生,從此永遠遠離了她的撒哈拉沙漠,雨季也不會再來.抑或是對的,也許她看透了自己未來生活的無邊黑暗,才選擇死亡. 我們每個人都在守候著自己如泡沫般脆弱的夢境,快樂才剛剛開始,悲傷卻早已潛伏而來.生命就是如此,既然傷痛存在,我們又何必畏懼,何須畏懼,何不勇敢地支撐起生命,涂抹并調出屬于自己的色彩! 這是一間頹廢的畫室,之所以稱它為畫室,是因為它容納了幾支禿筆和幾盒彩膏.梵高,這位荷蘭最偉大的畫家,現代繪畫藝術先驅之一,就屈身在這樣一間房屋內.他頭發凌亂,生活相當拮據,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作畫的熱情.在精神受到強烈的刺激后,他仍然不倦怠地工作.《星夜》是他這一夜刻骨銘心的作品,他以火焰般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奇特而迷幻的星空,那一片陷入藍色和黃色旋渦中的天空.這個天空令人頭暈目眩,這是他躁動不安的情緒的非理性成分,但這些卻讓我們更多地看到他對生命的反抗.于是一株向陽的葵花植根在思想者的心中,摹刻在人們的心里,這是一種生命意義上的無言的抗爭,這抗爭堅韌、持久.大漠孤煙,風卷殘霜,皚皚白雪之下,我們看不到大自然的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卻看到一位苦守著邊關冷月,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生活的蘇武.匈奴三番五次勸降,絲毫未曾動搖他義無返顧的信念,為了那柄漢節,一千年在這里也縮短了.他忍受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一雙濁眼日夜遙望關中明月,企盼重歸故里的那一刻,一身浩然正氣令天地動容,讓生命煥發出無限光芒. 三毛用陰暗的黑色詮釋了她對生命、對世界的失望. 梵高用金黃詮釋了他對藝術的執著,對生命的熱愛. 蘇武用圣潔的白色詮釋了他對故國的眷戀,對生命的不屈. 在歷史的記憶里,蓄滿了先哲的人生理念,命運抉擇,我們追趕著,呼嘯著,對苦痛的生命,我們究竟會留下怎樣的一筆?是逃避,還是前行?是臨陣脫逃,還是誓死抗戰?既然我們無法選擇生命,那我們何不改變生命,讓生命現出自己涂抹的色彩,如雨后彩虹,春發青芽. 調出最美的色彩,為生命! 【點評】從人生角度來講,在遭遇挫折的時候,“意志”“毅力”等品質就是我們調出的最美的色彩;從社會關系上講,當我們與別人相處時,以微笑、寬容和愛心對待別人,這里的“微笑”“寬容”“愛心”又何嘗不是最美的色彩!本文以“調出最美的色彩”為基本思路,并串聯起一個個經過高度概括的人物及事件,思路相當清晰,結構十分嚴謹,內容也自然豐富起來.此外,本文的語言有文采,如“從此永遠遠離了她的撒哈拉沙漠,雨季也不會再來”“為了那柄漢節,一千年在這里也縮短了”等句子,都有不俗之處. 例文5 為生命著色 生命是自己的畫板,為什么要要依賴別人著色? ——題記 人一出生,便如白紙,生機盎然,傲對來世.隨著歲月流逝,光陰輪轉,白紙上會留下點點痕跡,是春的萬紫千紅,夏的濃蔭綠樹,還是秋的金黃世界,冬的潔白剔透? 人生,恰似一幅畫,畫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紅色燦爛明艷…… 白,如東坡.“把盞臨風,牽黃擎蒼嘆英雄,一蓑風雨平生任,踏雪飛鴻”.東坡的一生極為坎坷,仕途的偃蹇,愛情的曲折,輾轉的勞累與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棄仕途,怎能報效祖國?放棄文學,怎能躋身文壇?最終,他將功名利祿換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掛疏桐之夜感“人生到處之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之淡泊,他不為“蠅頭微利,蝸角虛名”所觸動,只愿“滄海寄余生”. 東坡從政治的窄門中走出,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筆潔白的白色,純美、高潔…… 灰,如中國歷代文人泥土般的樸素.他們以不羈的筆墨,內斂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間,似懷才不遇的陳子昂,似報國無門的陸放翁,似一貶再貶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澆愁的李太白.他們用那一抹濃重的灰色,讓歷史為之嘆息,讓文化在后人的眼里變得厚重起來,他們,在灰色的空間里成為風中飄搖的朵朵青蓮! 紅,如陸幼青,每當看到他強忍著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寫下的文字時,每當看到他那株笑魘為面的向日葵時,我都會有一種欲哭無淚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選擇了一種落葉的方式——用拼盡全力的翩舞來托起生命的輝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后一瞬間劃出一道貌岸然最亮麗的光弧!他的生命因此而燦爛! 人生的境界在于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生命的畫板,讓我們自己著色! 活著,總會有一個位置,讓你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也許我們并不卓越,但平凡并非沒有自豪的理由,喧囂之后,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目標,詮釋自己的精彩!是小草就裝飾大地,是參天大樹就成為棟梁之材! 不要問什么是低,什么是高,在生命的藍天中飛到你的極致,這便是最好! 蒙娜麗莎向你發出永恒的微笑,惠特曼的詩篇在召喚,施特勞斯的圓舞曲在為你的青春伴奏! 讓我們拿起畫筆,傾聽心聲,為自己的生命著色! 【點評】這篇文章令人過目不忘.作者的高明之處在于,一有材料,二懂材料,三懂用材.“白色——東坡,灰色——陳子昂、陸放翁、杜工部、李太白,紅色——陸幼青”,色之性、人之性在淡泊、沉郁、燦爛中交融,這絕非是“妙手偶得”,而是得益于長期的閱讀與冷靜的思考. 例文6 為個性著色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色彩,組成了山石草木,組成了花鳥蟲魚,組成了天地萬物,組成了世間萬象.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皆因色彩而變得充滿生機. 然而,在這多姿多彩的世界之中,你只是那不起眼的一點,也許是萬綠叢中的一點綠,也許是萬里黃沙中的一粒土.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整個星光燦爛;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更何況那一絲絲或明麗或暗淡的色彩?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縱使是一片綠葉,縱使是一顆石子,也要張揚出我的個性,揮灑出我的色彩! 當屈原徘徊在汨羅江邊,將生命吟成了千古流芳的傳奇;當“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商音在耳邊回蕩,眼前留下的是那一幕幕抹不去的背影;當虞姬將滿腔深情化作湛藍劍影中的鮮紅;當壯士掩面,烏騅哀鳴,我們所看到的已不是一張張泛黃的書頁,而是一幕幕鮮活的悲壯,一個個偉大的人生.也許屈原可以選擇歸隱,荊軻可以選擇逃避,項羽可以選擇渡江.但是他們沒有,他們選擇了用鮮血為生命著色,用個性讓人格閃光!目送飛鴻,眉凝長空,那是將生命送上祭壇的莊嚴,是凝固的火焰,靜謐的和弦,是強者沉默的哲學! 這就是用個性揮灑出的真我的色彩,那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當自我的色彩在外界的紛亂之中變得難辨,當自我的光芒在濃重的黑暗下被壓得扭曲變形,是隨波逐流還是堅持自我? 是金子總會發光.歷史會還你一個公正的評價.每一朵烏云都鑲有金邊,每一種色彩都會有綻放光芒的機會. 函谷關口,老聃騎著青牛,輕輕夾起自我的光芒,漸行漸遠.他哪里知道,一篇《道德經》做成了道家文化的精粹,牢牢刻在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經脈里,生生不朽.陳蔡之間,孔子往返游走,磨破了嘴皮,然無濟于事.他哪里知道,一部《論語》做成了儒家文化的根基,深深扎在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骨血里,代代相傳. 當歷史的迷霧被驅散,當濃重的黑夜被撥開,你那充滿個性的色彩就會成為浩瀚星河中燦爛的一點,歷史長卷中濃重的一筆. 為個性著色吧.做花,就做最燦爛的那一朵;做葉,就做最蒼翠的那一片.在生命的畫卷上揮灑潑墨,讓世界因你而精彩! 【點評】本文的最大優點在于作者選材的廣泛,并通過自己的思維和裁剪,用散文詩般的語言使之成為自己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較短的篇幅內包含較大的容量. 標題即緊扣話題要求,簡明地揭示出文章主旨.首段用宋祁《玉樓春》詞句起筆,描繪出一幅充滿生機的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圖卷后,馬上以“為個性著色”貫通全篇:主要選用人所熟知且又頗具典型意義的歷史掌故作為論據,圍繞主題,反復申論;然后總結出富有見地的內蘊 (“每一種色彩都會有綻放光芒的機會”),最后自然地回到題目上作結.緊貼題意,主旨鮮明,論證充分,結構完整. 例文7 人生需要一種色彩 當春柳在風雨中喚起重生,披滿綠枝,蒼翠欲滴,蓬勃的生機于是牽掛住了黃鸝的翅膀;當夏荷沖破淤泥的束縛,躍出水面,亭亭玉立,美麗和芳香給人帶來無限的遐想;當朝陽綻放了笑靨,打破黑暗的沉寂,旭日東升,明媚的陽光給萬物帶來了絢麗的色彩…… 色彩,是的,人的一生需要一種色彩.春柳選擇重生的色彩,夏荷選擇躍出水面的色彩,陽光選擇了明媚的色彩.曾幾何時,我也曾羨慕過陶潛,“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歸去來兮”的山園生活 是他的色彩;我也曾羨慕過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笑對人生是他的色彩;我也曾羨慕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腔熱忱是他的色彩……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色彩,而我究竟屬于哪一種呢? 我開始沉默,現實曾經給我帶來了絢麗的色彩,而如今的我,只剩下一片昏暗,我無數次的失落過,我變得懼怕現實,現在的我,只帶著一絲迷茫. 此刻,考場里很安靜,象幽谷里的一株草,聽得出它生長的聲音,聽著窗外零落的小雨,我找不到方向,我努力地在腦海里搜索給我方向的片段…… 我見到了蘇秦,他向我訴說著自己縱橫沙場,合并天下的抱負,但少不了“懸梁刺股”;我見到了祖逖,他向我訴說著自己雄才大展北伐報國的偉業,但少不了“聞雞起舞”;我見到了曹雪芹,他向我訴說著《紅樓夢》里的故事,但少不了了“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我見到了顧城,他向我訴說著“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瞬間,我似乎找到了方向,我提起筆,開始了我的寫作,我要找回屬于我自己的色彩.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他們都是在自己最失意的時候才找到了自己的色彩. 窗外,天空開始放晴,明媚的陽光在我心里燃起了一種色彩,它是充滿生機的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人生需要一種色彩,那是奮斗的色彩. 【點評】從眼前景色的自然色彩引起人生色彩話題,從羨慕文人墨客引起自我的思索,最后在想象中追問到了自己的答案. 例文8 為生命著色 生命薄如蟬翼,脆如蘆葦.讓生命存在,而且是多彩的存在,這是我們全人類的責任. ——題記 紡衣車間的女工用單針走線來衡量她們的生命,所以她們生活的色彩是單調的;田間辛苦勞作而仍入不敷出的農民用耕耘的田地塊數來衡量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們生活的色彩是黯淡而痛苦的;一個文藝工作者用還有多少期《泰晤士報》未讀來衡量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的生活的色彩是充滿憧憬的; …… 每個人的生活都涂著一種屬于自己的顏色,無人能取代與更改,就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棵平凡的草一樣,卻有著各自驕傲的理由. 是的,我們是幸福的,比起他們: 當肆虐的海嘯襲擊那片土地時,那些驚惶而不知所措的受災人民,他們的生命是什么顏色? 當那些饑民由于長期沒有進食,無力站立,匍匐在干涸的土地上.看到那雙似鷹爪的小手又能讓我們用何種顏色描述他們的生命? 當求知的眼神通過那純凈而充滿期待的眼神而展現我們面前時,我們是否讀懂了他們生命的顏色? 當井礦下塌,看到親人被活埋于井下,老母或妻兒哭的死去活來,我們一定領悟得到他們生命的色彩. 于是在痛定思痛中,我們明白:為生命著色,不僅為自己,如果有余力,也應想到那些無力為自己著色的人們. 德雷莎放棄了自己優越的生活條件,走出高墻,走入貧民窟,將愛帶到了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一顆平凡的心,會自由的給,自由的愛,直到它受到傷害……”比起她,我們大可不必這么傷感,只需付出力所能及的一份.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我們恐懼死亡,那是因為珍愛生命的緣故.是的,生命薄如蟬翼,脆如蘆葦.不僅讓生命存在,而且讓它存在的多彩,這是我們全人類共同的責任! 很喜歡泰戈爾的這樣一句詩: 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于是,我給自己的生命涂上了夏花和秋葉的顏色——而明白行動就是這支涂色筆才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點評】套用一位扶貧大學生的話: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副擔子,那就是讓生命多彩的存在,不僅為自己,更為全人類.從這里我們看到了小作者那顆堅強博愛的心,不禁被他感動,為他喝彩. 例文9 尋找自己的色彩. 山泉潺潺流動,奔向屬于自己的另一番土地;雄鷹展翅翱翔,奮飛于屬于自己的那一片藍天.放飛你的個性,尋找自己的色彩. 流星的色彩源于劃破星空的那一剎那,留住了生命的永恒;曇花的色彩源于綻然怒放的那一瞬間,留住了生命的色彩;飛蛾的色彩源于撲火的那一頃刻,留住了生命的追求.尋找自己的色彩,生命的永恒,生命的色彩,生命的追求,在自我的色彩中演繹著精彩. 海以洶涌澎湃,演繹著自己的色彩;山以深邃博懷,演繹著自己的色彩.個性的色彩,令人敬畏的色彩,一種不泯滅個性的色彩,一種寓含生命力的蓬勃色彩. 泉以涌居,留住個性,展示自我色彩;潮以漲居,發揮個性,展示自我色彩.詩仙李白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獨創其浪漫主義色彩;“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詩人屈原卻以一腔愛國主義色彩凜然于汨羅江中.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種不泯滅個性的色彩在詩人們中散發著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慨.一種內心的感慨,一種靈魂的感慨,一種寄予自己身心的色彩.正因為有了自我的色彩,他們的身軀才那樣高大,正因為有了自我的色彩,他們的靈魂才有那樣的震撼力. 沒有山的巍峨,我們可以做小草,播種一絲生命的綠;沒有海的遼闊,我們可以做水滴,奉獻一絲生命的甘泉,尋找自己的色彩,生命因此而美麗. 海倫·凱勒以《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尋找自我色彩,一個折疊過的人,因為心中的理想,一股對生命的韌勁,一腔生存的熱血,尋找著自我的色彩,折疊的人生,使他們愈加增添了生存的色彩,一種自我追求的色彩. 或許你沒有出眾的外表,沒有傲人的口舌,但請你不要沮喪,因為是種子總會破土而出,是金子總會發光.尋找自己的色彩,何不再努力一點. 生命的色彩源于對自我色彩的追求,源于內心的追求,源于一種毅力.尋找自己的色彩,完善自我個性,演繹人生一個美麗的夢. 【點評】這是一篇文筆優美的散文,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更使其顯得靈動.作者扣住“尋找自己的色彩”,由山泉、雄鷹,到流星、曇花、飛蛾等諸多充滿震撼美的生命色彩,一層一層深入,揭示了“任何事物都有獨特的色彩,演繹出各自一個美麗的夢”的道理,并以李白、海倫.凱勒為例更鮮明地點出作為萬物主宰的“人”更應“尋找自己的色彩”的深層見地.文章立意深刻,內容充實,文筆生動,感性的表述中洋溢著理性的深沉,顯示出作者的語文素養.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寫色彩的作文應該起個什么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