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學校是一棵參天大樹,校園環境是樹根,人際關系是樹枝,課堂活動是樹葉,學生是一顆顆可愛的果實。
果實要成熟,必須由樹根、樹枝、樹葉三者在一定的環境中協同完成。
那么“一定的環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環境呢?我認為在和諧社會中,和諧的環境是“果實成熟”的重要條件。
首先,和諧的校園環境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
我們知道:優美的自然環境,能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精神愉悅。
踏進校園的第一步,看到一棵棵拔地而起的大樹,一排排青蔥翠綠的冬青,一朵朵鮮艷奪目的花,一片片綠油油的小草,心情是多么的愉悅,如同走進一個欲界之仙都一樣,那么地美好。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愛借自然風光抒發內心的喜、恕、哀、樂,由此可知,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多么的大。
回首我國古代書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為了“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
除此之處,良好的教育教學設施也是和諧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先進實驗室,使學生能親自動手、動腦探索科學奧秘;高科技電腦的配置,使學生廣闊地了解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音樂、美術活動室的建立,使學生有了展示自我的舞臺;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的使用,使學生直觀形象地學習更多地科學文化知識。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在和諧的校園環境中“果實”正慢慢成熟。
其次、和諧的良好人際關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
和諧生存才能和諧發展。
和諧的學校要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與生之間的談話不再是你尊我賤,你貴我卑了,而是平等交流、平等相處。
你說我聽,我說你聽,相互之間彼此傾聽。
“校長助理制”的出現,充分顯示著領導與學生之間良好的關系。
以前學生見到校長,畏懼畏縮、恭恭敬敬,不敢言辭。
而如今在校長面前,校長長,校長短,敢從容自如地談對學校、對老師或某一現象的看法,暢所欲言,傾吐觀點,真像對自己的父親說話一樣,毫無拘束感。
校長對他們的看法也不駁斥,而是面帶微笑地親近他們,耐心、細心地聽取他們的合理化建議。
即使有不妥之處,也不是一下否定,而是一起商討,選擇一個最佳方案,為學校的和諧發展共同出謀劃策。
在“你健康,我快樂”活動的開展中,教師與學生結成了幫扶對子,老師們對自己所幫扶的對象真心地關懷著,讓他們從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感到幸福、感到快樂。
每一個學生也真心傾吐自己的心里話,有言則吐,彼此之間沒有隔閡,就像和兄姐說話一樣交流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想。
當然,生與生之間的關系也不遜色。
為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學校開展了各種活動,如籃球賽、拔河賽、歌詠賽、讀書賽、演講賽等等,即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又享受到快樂的情趣,還使學生從中鍛煉了意志,培養了團結拼博的精神。
“學生會”的成立,讓學生之間學會交往,學會協作,學會管理,學會展示自我、發揮自我的能力。
“團結就是力量。”他們為了同一個信念、同一個理想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建設美好的家園。
再次、和諧的課堂活動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
課堂是學生學知識、掌本領、展風采的課堂。
在新課改的大前提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和諧的課堂。
老師們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學生們多種學習方法的靈活運用,共同構成了一節節有目的、有組織的和諧課堂。
這里有心靈的交匯、思維的碰撞、有情感的交融。
語文課上,質疑情境的創設、交流情境的創設、想象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打開了廣闊的空間。
自主質疑,大膽發問,精辟交流,使學生在有限的空間中發揮自我、實現自主權,闡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讓智慧的火花點燃心中的明燈,驅使自己正確、和諧地健康成長。
數學課上,親手操作,驗證理論,打開了學生思維的空間。
自行找問題,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使學生養成了探索奧秘的精神。
美術課上,學生揮筆毫墨,描繪著祖國壯麗的山河,提高了學生鑒賞美、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
音樂課上,說、唱、演、跳,演奏了一段段、一曲曲美妙的樂曲,提高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增進了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之情等等。
所有學科所有課堂,無不創設最佳氛圍,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一樣,滋潤每個學生的心靈,為學生的和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的。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正沐浴著陽光的溫情,享受著和諧的氛圍,在和諧的校園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著。
相信,今天我們攜手譜寫下了美麗、和諧的樂章,明天我們將收獲豐碩的果實。
“給點陽光我就燦爛”。
我資助的一個家鄉貧困山區的女孩在日記中如是說。
大二那年暑假,我與同學去游本省的一個自然保護區,認識了霞,是她引我們走出了那迷宮一樣的大山把我們帶到了她家。
那是一個不通電不通公路的小山村,她的家中一貧如洗,那時她十一歲,因為交不起學費,三年級綴學在家,看了她貼在墻上的幾張獎狀,我盟發了完成她的學習夢的想法。
經與她父母商量,她成了我的資助對象。
那時對于學習資助還不是那么普遍,但每學期二十幾元的學費對我來說也不是什么大數目。
兩年后,我因工作來到了北京,也就再也沒去過她家。
她的成績一直很好,每學期我都會定期收到一張成績優良的成績單。
雖然后來她的學費在不斷增長,但我有了工作,也就不以為意。
在中考將近時,她給我來信說她對考高中還是考中專拿不定主意,想征求我的意見。
她說她想改變自已的命運,想走出大山。
可大學的路太漫長,不是她的家所能支撐。
讀中專,早點工作可以緩解家中的現況,但又不甘心。
我給她回了信,對她說如果對自已的學習有信心就選擇高中,我會一直支持她,學費的問題不用擔心,我會有辦法。
幾個月后她來信說她以縣內第三的高分考上了高中,重高學費太貴。
所以選擇了縣城普通高中。
我們都一直保持著書信的往來,臨近高考的那個學期,我再也沒收到她的信因考慮到課業煩重,我也就沒作太多思想。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她的一封厚厚的信,看著陌生的筆跡,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在我的心頭,急切地拆開信,是她父親托人寫的,說霞在去年患上了肺病,但她一直沒告訴家里,直到寒假時家人發現她在吐血,她才說出來。
可變賣了家中所有的東西也沒能把她救回來,她又不讓給你寫信,說我們欠你已經夠多了,不能再拖累你。
她去之前囑咐把她的這個本子寄給你。
那是一本札記似的日記,記載了她在生命最后半年歷程,沒有華麗的言詞,也沒有記載她如何與病魔斗爭。
在日記的首頁上寫著:給點陽光我就燦爛。
最后一篇也只有了了數語,看得出寫得非常吃力:我知道,屬于我的時間已不多,我已感覺到我走向黑暗的腳步都在日漸疲倦,我肯定不能穿過黑暗,我是一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女孩,我得到了那么多陽光,可我的燦爛為什么這樣地短暫,為什么不讓我堅持到高考,我只想給關心我的人一份答卷,為什么。
我愣愣地坐著任憑風一個勁地翻過她還未來得及寫的日記。
似乎看見 “給點陽光我就燦爛”正在滴血。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誰給我幾篇小學生快樂成長作文要長篇平凡作文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