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琦在《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寫到:南方的雨,下得纏綿、溫柔、纖細、持久;像南方少女的愛,羞羞答答,多情、含蓄;使人想起洞簫牧歌、春花秋月,想起酒香四溢的杏花村和青煙繚繞的山野、村舍……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暢、粗獷、干脆。
像北方小伙的情,熾烈如焰,熱情、奔放。
使人想起黃鐘大呂,金戈鐵馬,想起渾厚的高原,平坦的沃土以及犄角般的玉米和火一樣燃燒的紅高粱……這樣的描述不禁讓人聯想到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
的確,就如同這南北各具特色的雨,南北的文化也在文化的舞臺上盡情展示著自己獨具一格的魅力與風采。
中國南北文化大致是以長江為界。
長江以北屬于北方文化,長江以南屬于南方文化。
這兩種文化截然不同,藝術上南雅北俗;建筑南奇北雄;服飾上南秀北樸;飲食上南甜北咸,等等。
而這些在文人的筆下往往更為詩意化,南方是煙雨樓閣,春花秋月;北方是長河落日,塞外大漠,還有金戈鐵馬,南人纏綿、溫柔、纖細、優柔,北人豪爽、酣暢、粗獷、干脆……
巴克爾說:有四個主要自然因素決定著人類的生活和命運,這就是:氣候、食物、土壤、地形。
除此之外,長期性的文化基因傳承和沉淀也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
而這種南北文化的差異在南北人的性格上便有顯著體現:北方人身材高大,慣于簡單質樸的思維和艱苦的生活,性情豪邁,熱情且幽默,直爽且厚重,其大大咧咧,滿不在乎,闊步昂視的氣概與南方人大為不同,因而人們習慣稱北方男人為“漢子”,像山東漢子 、河北漢子之類。
但對南方的男子,恐怕眾多人心中都會想到青春故事小說中那些膚色白凈,面容秀美,背影頎長的略帶女性氣質的美男子了。
南方人多嬌小可愛(這不禁讓人想到美麗動人的江南女子),頭腦發達且心思縝密,聰慧敏捷且多愁善感。
國學大師王國維對南人和北人的評價便一語點明了南北人的性格差異:“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熱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實行。”
南北文化的差異使得中國文化更為豐富多彩,因而從古至今不乏有大批文人對此產生濃厚興趣,康白情的《論中國之民族氣質》,魯迅的《北人與南人》,趙無眠的《南人 北人》暢談著他們對南北文化差異的看法。
而與此有關的一直挺熱門的一個話題便是北京人與上海人的差異,易中天在其《北京人與上海人》中說:北京人便多半是生活在美夢和史詩之中。
這使他們雖然難免不切實際,但也確乎大氣磅礴;雖然難免自以為是,但也確乎圓潤渾成。
上海人的生活是世俗、實在的、精打細算和穩扎穩打的,裸露直白卻又謹小慎微的。
從這各代表南北的兩大城市的特點我們便可領略南北人的不同。
南北文化的差異讓對文化癡心的人們沉醉,然而我亦期盼著南北文化在綻放自己獨特的美麗時也能加強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讓中國的文化以更絢爛更多姿的形態出現在世界面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文章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