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花
幽香而恬淡,無玫瑰的濃艷,缺百合的高貴,更少薰衣草的嬌嫃,但細小玲瓏,一簇一簇,聚滿枝頭,平凡的樹落滿星星白濢,草香系蘭幽,葉翠襯芳華,清風微拂,徐之牧也。
舊屋堂后載有數棵,枝丫毫無顧忌地向外伸展,然婷婷玉立,觀左瞻右,已有一日之歡愉。
近踱于道,見兩三人圍聚一攤前,原來是一而立之漢賣蘭花,香氣彌漫街道,顧識花之人皆不請自來。
不知其是否可入藥,但銜于髻上或耳際間,雖有鄉間民女之風韻,仍不失其端莊秀麗。
湊而聞之,是世間繁瑣軼事一掃而空,以寧靜之心境享受周圍的安謐。
每每見之,無不憶起小時采摘的興奮,激動,家人說笑之情景。
此間世上難有真愛花賞花之人,惜之憐之,已無撼……
(2)
白蘭花
今天作業多得簡直讓人窒息,我靠在站牌上,無精打采地等著公車的到來。
忽地一股白蘭花的香味撲鼻而來,我轉過身定睛一看,只見一位約莫80來歲的老太太提著籃子走向車站。
籃中裝滿了白蘭花,嫩嫩的,鮮鮮的,像一位小姑娘羞澀地躺在綠葉中。
我轉過身,繼續等車。
“您這么大年紀,還出來做生意?”“唉!……沒關系的!”我這
人愛管閑事兒,聽見有人與老太太說話,便不由自主地湊過去聽。
“您沒有兒子或女兒?”那年輕人真是“百分百年輕”,問這種問題,太冒昧了。
可老太太卻十分輕松地說:“有個兒子。
”“那您為什么……這么大年紀,萬一……”這時老太太的雙眸濕潤了,噙著淚說:“我……兒媳……把我趕出來了。
”我一怔,天底下竟有如此之人。
只見她佝僂著直不起來的背,一面掏出一塊分不清顏色的手巾揉了揉干癟的眼睛,一面數著手中的硬幣。
數了一會兒,她大概又想起了什么,顫巍巍地向車站旁的超市走去。
我守著那筐純潔的白蘭花,那花無瑕得讓人憐愛,但我分明覺得沁人心脾的花香中似乎夾雜著一絲苦澀。
“啊!小伙子,你有沒有看到我的小凳子?”不知什么時候,老太太又回到了車站,手里拎著兩只粽子。
哦,對了,今天是端午節,中午學校也給我們吃粽子了,外婆早上還囑咐我早點回家,晚上給我做好吃的。
這兩只粽子大概就是老太太的晚餐了。
“沒看見啊,您來時,就沒拿著凳子。
”她的眼眶再一次濕潤了,一面環顧著四周,一面自言自語道:“人老了,記性太差,不知又落在哪兒了。
唉!5毛錢,又要花5毛錢,怎……怎么辦?”
5毛錢?我真不忍心看下去,想立馬給她5毛錢,僅5毛錢就讓她如此傷心,可我若直接給她錢,她肯定不會收,每個人都有自尊,都不希望得到別人的施舍。
對了,我連忙掏出錢問:“這花怎么賣?”“5毛錢一對。
”我心中竊喜,“買一對!”我爽快地說道。
她笑了,我看見了最樸素的美麗。
車來了,她上了車。
她住在哪?端午節的晚上和誰一起過?我好想問這些問題,可……對了,我還有白蘭花,“以后我只要再見到她,我一定會再買她的白蘭花,讓她再賣一次希望,再露一次微笑。”
文
對花的愧疚
養花者眾。
家家好像都有少則一兩盆多則七八盆的花,要么橡皮樹,要么春芋,要么吊蘭,要么月季花;要么擺在客廳,要么放在陽臺,要么置于臥室之一隅。
來了客人,還要比劃一番,一副對花珍之愛之的樣子。
但我發現,在他們的眼里,花,只是一種擺設。
像擺在客廳里類似于地燈之類的飾物。
他們雖然為其澆水、松土、施肥,但和拿上抹布擦去家具上的塵土沒有什么兩樣,因為在他們的心里,花和家具一起,只是裝飾著家罷了,而沒有從養一盆花的具體細節里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
面對一盆花,他們裝在心里的是放在這兒好還是放那兒好,考慮著的是會讓家里富貴,還是典雅。
他們只看重了花的裝飾性,而忽視了花的生命性。
這種忽視,讓養在家里的花如同囚在鳥籠里的鳥,如現在的大款們包起來的“二奶”,失去了自我!這樣的養花人,不配叫養花!
花,有著更深的本質。
先說一則與花有關的事吧。
一次,我去鄉下,主人家里有一個小花園,土坯子壘成的,簡單的很,但里面的花兒卻開得很盛,樣數也多。
當時,我覺著一朵開著的月季花極好看,就想伸手摸一下,并沒有摘的意思,沒想到女主人并不顧及我是客人,趕快阻止了我,“別碰它,會弄疼的。
”她隨口說出的這句富有深意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
我好長時間內一直不太明白的一些有關花的道理,似乎一下子懂了。
后來,我憑著這句話明白了,一朵花也有它的感覺、氣質、性格以及情感。
甚至說和我們人一模一樣,有著只屬于它自己的隱私。
為什么當我們面對一個漂亮的陌生女人就不敢伸手,而面對一朵花就會有這種想法和欲望呢?我想,就在于我們把它只看成一種植物,一種只是用來裝點我們居室的飾物罷了。
這也就是我們的淺薄。
我們養花,其實是尊重和愛惜生命,和我們養育自己的兒女一樣。
所以,真正愛花的人,是不會把自己悉心照料的花輕易送給別人——這與送自己的兒女給別人有何區別呢?
愛一朵花,就是愛生命;愛生命,難道不是愛我們自己嗎?
唐代詩人孟浩然“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詩句之所以流傳千古,打動人心,依我看,就在于詩人對花兒命運的關注。
多愁善感的孟浩然整整一夜擔心的就是昨夜風雨里落下的花朵。
這些行走在春天大地上的小小精靈,帶走了一個詩人整夜的睡眠。
我想,孟浩然肯定知道花必有凋零,它的老去是非人愿非自然的;他也知道,在這樣的風雨之夜,自己的擔心根本就無法改變這些花朵的命運,但他還是一夜沒有睡好覺。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花,美得化身是哪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