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然而得
——靈遁者
有些事情必須記得,有些事必須忘記,擁有記憶的人才更能體會生活。
所以我只能對那些失去記憶的表示同情。
我在回憶自己童年的時候,發現我真的特別成熟吧。
如此說來,年紀輕輕,看起來卻比實際年齡大,就不奇怪了。
“讓一切自然的來,讓一切自然的去。
”就像許巍歌聲里所唱的,我們漫步在“人生里”。
我的母校有兩所,初始在農村一個叫米家溝的小學就讀。
學校大概有10孔窯洞吧。
然后依次從右向左,是一到六年級。
我學習一塌糊涂,從來都倒數的。
幾乎都天都是挨打的,所以我不喜歡學習。
我喜歡上音樂課,體育課。
音樂課幾個班的同學都聚在一個教室里,由一個上了年紀的王老師代課,唱的非常好。
巧合的是這個王老師也是教過我父親,教過我五姑的老師。
而我父親和五姑都是當年學習非常好,因為家境不好,而都輟學。
王老師非常惋惜,還跟我說:“你爸他們學習好,到你這也要好好學,看你成績差成什么樣了?”
我現在都能想起下午的陽光,透過門縫和窗戶,照亮微塵,照在王老師的臉上,她正在忘我的唱歌。
一邊唱,一邊打著拍子,好像我們幾個班的同學,都能一直唱到老,確實那時候不希望聽到下課的鈴聲。
二年級的時候,在一個中午,我不知道又什么作業沒有完成。
被老師打,打了之后把我罰站在外面,站了一節課。
我那時候自尊心是有的,那么多同學來來往往看著我,有的還問我怎么了。
總之我是保持低頭的,不語的。
然后在沒有人的時候,左看看,右看看。
最后一節課的時候,老師看我還站在那。
又過來罵我,大意是:“你這么差,降到二年級算了。”
然后直接把我領著,帶到了二年級。
就這樣,我竟然沒有經過任何手續,父母不知道的情況下,降到了二年級。
我做在最后一排,看著一個班不熟悉的伙伴,除了不語,就是不語。
我其實并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這對我來說,是好,還是不好。
我最害怕上數學課,男老師總會打我們最后幾排學生,不知道為什么。
明知道我們不會,還每次上課必然叫我們上去。
有點課前“甜點”的意思,活躍一下班級氣氛。
老師是怎么罵的,我就不學了,大家自己想吧。
你的想象力有多豐富,他罵的就有多豐富。
當然還有高興的事情,似乎都是與上面提到的那位王老師有關。
我是左翩子,寫字也是。
被她發現后,她給我糾正過來了。
每次悄悄的會出現在我身后,用戒尺打我正用左手寫字的手。
后來甚至有了條件反射了,見了她就感覺戒尺要打到手上了。
還有我得的第一支鉛筆,就是從王老師手里接過的。
默寫10個字,寫對就給得獎。
全班大部分學生都得了獎,雖然是這樣,我依然高興得不得了。
還有一次冬天的早上,肚子疼。
王老師把我領到辦公室,好多老師都在。
她讓我趴在火炕上。
在我的記憶中,那火炕燙的很,可是那么多老師在,我就堅持著。
不過很管用,一節課后,我肚子不痛了。
肚皮卻燙紅了,這是王老師不知道的。
后來轉校到縣城里的一所學校就讀,本該上五年級的我,繼續讀四年級,這次是父母決定的,也是我妥協的。
他們說:“農村都那么差,城里上五年級跟不上,四年級能聽懂,就好了。”
就這樣在我求學的生涯中,竟然降了兩級,所以這也是比班里同學大的原因吧。
轉校到城里讀書,并不是因為我家有錢,相反我家是貧困的。
但我父母對供孩子讀書這件情有超乎想象的熱情。
我爸總是說:“我要是有你們現在的條件,肯定能學好。”
我們姊妹仨是父母貸款供學,所以從吃穿住行上,一直是普通的。
我到城里才知道,大部分人不穿布鞋,穿膠鞋。
我穿的衣服總是親戚,尤其是我二姑家送的。
可我二姑家都是女孩兒。
所以我有時候是穿著女孩衣服上學的。
但我也理解父母,所以從很多方面能省就省,從不攀比。
舉一個尷尬的例子吧。
縣城里的學校有微機課,也就是電腦課。
一年可能100多元。
每個星期上一次。
頭一年的時候,為了省錢,我就沒有上。
但是上微機課的時候,教室的門是鎖的,不讓在里面呆。
所以我只能在校園里溜達,但是又不敢溜達,因為校長看見會問,會罵。
所以我找到一個讓我不尷尬的地方,那就是廁所。
我會在上微機課時候去上廁所,就算不急,我要上。
蹲上十幾分鐘,實在蹲不下去了,就出去了。
再者現在回想起來,廁所味道實在太難聞。
但是再難聞的廁所,好像也能包裹住一個小男人的自尊。
窮自尊,是一個雙面詞,我到現在依然對這個詞不甚解。
有人也問:“為什么一個人那么窮,還整天敏感的?”
我在看到別人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其實自己試著去回答了。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自卑。
我潛意識中在捍衛這種自卑,可表現出來的就是被人眼中的滑稽。
蹲廁所尷尬嗎?不尷尬。
但蹲完廁所,出去的時候,有一次竟然碰到了班主任張老師,其實之前還碰到過數學老師,音樂老師。
和張老師的那次碰面,我至今記憶猶新。
我本來想躲,可是躲不開。
張老師問:“怎么在這?”我實話實說了:“我沒上微機課。”
張老師一下子就明白了,然后她說了一句至今很暖心的話:“想上不?想上就去,這個錢老師給你出了。”
我連忙說:“不上。
反正也不懂,白瞎錢呢。
”我說的也是實話。
老師沒有說什么了,然后說那你別在這了,讓主任看見不好。
你到教室去。
我點點頭 ,但沒有告訴她,教師是關著的。
尷尬是人生的必經課,誰也不樂意將自己的尷尬說給別人當樂趣,尤其是一個自卑或自尊心強的人。
現在回憶起來,這是我人生中多么寶貴的一刻啊。
一切得到的,和我現在感悟的,都可以用“舒然而得”來形容。
這是本來屬于我的,這是人生本來的樣子。
當時我是尷尬的,現在是舒服的。
事情過去了就是回憶,不再是事情。
這就是為什么擁有記憶的人更能體會生活。
擁有記憶人也是幸福的。
相對比現在社會拜金,我不知道自己算什么類型的人。
之前我在初中有一個要好的同學。
我們兩個家境都比較貧困,所以兩個人也更能走到一塊。
初中畢業就斷了聯系,去年他通過同學,找到我的微信。
聯系起來了,就是那年過年回去,我們一起去吃的火鍋。
他已經結婚了,長的胖了。
我們一起聊以前有多窮,5毛錢一碗刀刀碗托【陜北小吃】,我們兩輪流,誰有錢,就會請對方去吃一次,那味道,真的美的很。
他老婆笑著說:“別人都是炫富呢,你兩這是炫窮呢。
”我們都笑了說:“不說了,快下雨了,我要出去洗頭了,不然雨又停了。”
也是時間,也是周圍的朋友,老師,老板讓我慢慢懂得,社會這張網,試圖網住每一個人。
社會就是這樣的,但你要想活的真些,就要直面自己的尷尬,自己的自卑,自己的所有不足,才能突破自我。
和我一樣的人,你在哪里? 不管你在哪里,我都希望你活得比我真。
活的真一定不輕松,不輕松就對了。
活著就沒有輕松的事,只有輕松的人。
所以要以慎重和不煩的心態去樂觀的生活。
舒然而得,這是多么好的一個詞。
我遠離那些整天抱怨的人,我遠離那些尺高氣揚的人,我遠離那些頑固不化的人,我找和自己氣味相投的人玩。
世界這么大,世界上人這么多,你什么也不必擔心。
我在讀別人文章的時候,有和作者面談的想象。
文章千古事,道理不多變,前人總結的活法,在當下依然有意義。
我希望很多事你來得及去思考,我希望很多事你來得及修正,其實我沒有提出修正的方法,但方法你都會。
記憶是一杯水,不僅會越來越混濁,還會被不斷蒸發,越來越少。
忙到你無法聽見你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你就是機器了。
去想想你的童年,你的尷尬,你的這些年,我希望你和我一樣,得到了“舒然而得”的感悟。
2017年5月24日。
摘自獨立學者,詩人,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散文集《從今往后》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名文600字或有名的散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