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和《皆大歡喜》。
作者:威廉·莎士比亞。
四大悲劇
1、《哈姆雷特》
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國威登堡大學就讀時突然接到父親的死訊,回國奔喪時接連遇到了叔父克勞狄斯即位和叔父與母親喬特魯德在父親葬禮后一個月匆忙結婚的一連串事變,這使哈姆雷特充滿了疑惑和不滿。
緊接著,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崗時出現了父親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說明自己是被克勞狄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為自己復仇。
隨后,哈姆雷特利用裝瘋掩護自己并通過"戲中戲"證實了自己的叔父的確是殺父仇人。
由于錯誤地殺死了心愛的奧菲莉亞的父親波羅涅斯,克勞狄斯試圖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機逃回丹麥,卻得知奧菲莉亞自殺并不得不接受了與其兄雷歐提斯的決斗。
決斗中哈姆雷特的母親喬特魯德因誤喝克勞狄斯為哈姆雷特準備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歐提斯也雙雙中了毒劍,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臨死前殺死了克勞狄斯并囑托朋友霍拉旭將自己的故事告訴后來人。
2、《奧賽羅》
黑臉的摩爾人奧賽羅是威尼斯城邦雇傭的一個將軍,受種族限制而顯得地位卑微的他愛上了貴族元老院元老勃羅班修聰明、美麗、大方的女兒苔絲狄蒙娜,明知婚事將不被允許,他們瞞著父母秘密結婚。
作為統帥的奧賽羅有一個看起來很忠勇的旗官伊阿古,他嫉妒奧賽羅提拔了卡西奧任副將而未關注自己,同時他也覬覦苔絲狄蒙娜的美貌,從而嫉妒奧賽羅娶妻成功。
這個外表忠厚、內心奸猾的小人伊阿古,想方設法制造令奧賽羅誤以為卡西奧與其妻子苔絲狄蒙娜私通的假象和證據,讓已經被伊阿古讒陷之言所引起的妒恨迷惑了心智的奧賽羅看到。
破壞奧賽羅和苔絲狄蒙娜幸福婚姻,成為伊阿古最大的滿足。
于是他想盡辦法利用暗戀苔絲狄蒙娜的小貴族羅德里戈的急迫以及自己的妻子艾米利亞不明就里,苔絲狄蒙娜不貞的“證據”被奧賽羅信以為真。
他任“懷疑”這種毒藥在心間像硫黃一樣燃燒,把伊阿古所提供的“間接證據”鏈條之間的斷裂帶用自己的聯想填補并發酵、放大,最后妒恨令他幾近發瘋。
在新婚的床上,親手掐死了忠貞而單純的妻子苔絲狄蒙娜。
但當伊阿古的妻子揭穿這一謊言與騙局的時候,奧賽羅如夢初醒,拔劍自刎。
3、《李爾王》
全劇有兩條平行的故事線索。
主線索講述的是古代不列顛國王李爾年老昏聵,要根據愛他的程度把國土分給自己三個女兒。
長女高納李爾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語哄騙老人,唯獨小女兒考狄利婭講了老實話,說“我愛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李爾一怒斥逐了小女兒,將她遠嫁法國,把國土平分給了兩個虛偽的女兒,結果自己卻受到兩個女兒無情的怠慢,一怒而跑到了暴風雨中的荒野,與喬裝瘋丐的愛德加為伍。
后來小女兒從法國興師來討伐,終于父女相見,但是英法兩軍交戰,法軍戰敗,考狄利亞被俘,不久被愛德蒙密令緣死,李爾抱著她的尸體在悲憤中瘋狂而死。
另一條次線索是葛羅斯特伯爵聽信庶子愛德蒙的讒言,放逐了長子愛德加。
后來由于他同情李爾,被挖去雙目,在野外流浪時遇到淪為乞丐的兒子愛德加,由他攙扶前行,卻不知攙扶他的就是被自己趕出門的兒子。
庶子愛德蒙繼承爵位后,同時與李爾的長女、次女勾搭,害得她們爭風吃醋,相互殘殺,最后次女被毒死,長女謀殺親夫的陰謀敗露后自殺。
愛德蒙受到愛德加的挑戰,在決斗中被殺。
4、《麥克白》
蘇格蘭國王鄧肯的表弟麥克白將軍,為國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歸來,路上遇到三個女巫。
女巫對他說了一些預言和隱語,說他將進爵為王,但他并無子嗣能繼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將軍的后代要做王。
麥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慫恿下謀殺鄧肯,做了國王。
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奪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鄧肯的侍衛,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貴族麥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
恐懼和猜疑使麥克白心里越來越有鬼,也越來越冷酷。
麥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而死,麥克白無一絲難過。
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麥克白面對鄧肯之子和他請來的英格蘭援軍的圍攻,落得削首的下場。
麥克白一出場即心懷異志,弒王篡位,為了鞏固王位,又殘暴屠殺人民,使全國血流成河,置社會于混亂,陷人民于水火,可謂與理查三世是同樣的暴君。
這樣的暴君,其痛苦與覆亡乃罪有應得。
四大喜劇
1、《仲夏夜之夢》
《仲夏夜之夢》講述了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故事發生在古希臘的雅典,年輕的赫米婭與拉山德相愛,可是赫米婭的父親卻希望她嫁給狄米特律斯,為此赫米婭與拉山德逃到城外的一片森林里。
此時,為了給雅典公爵提修斯和美麗的希波呂妲的盛大婚禮助興,一群演員也在森林里排練一出喜劇。
赫米婭的好友海倫娜愛著狄米特律斯,所以她把消息透露給了狄米特律斯,于是她們兩個人也先后來到森林里。
森林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小精靈,仙王奧布朗和仙后蒂泰妮霞正在鬧別扭。
為了捉弄仙后,仙王命令一個叫浦克的小淘氣去采一種花汁,拿來滴在仙后的眼睛里,那么她醒來就會狂熱地愛上第一眼看到的人或動物。
正巧仙王還無意中得知海倫娜愛著狄米特律斯,所以他讓浦克將一些花汁滴在狄米特律斯的眼里,可是浦克把拉山德誤認為狄米特律斯。
結果,拉山德醒來看到的是海倫娜,便不停地向她求愛,而把赫米婭忘掉了。
仙王發現后。
趕忙把花汁滴入正在熟睡的狄米特律斯的眼中。
狄米特律斯醒來,看到正被拉山德追趕的海倫娜,于是兩人爭先恐后地向海倫娜求愛。
看到這樣的情景,海倫娜和赫米婭都很生氣。
與此同時,仙后也中了計,愛上了一個排戲的演員波頓。
最后,仙王給所有人解除了魔法,大家如愿以償都得到了屬于自己的一份愛情。
2、《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是個寬厚為懷的富商,與另外一位猶太人夏洛克的高利貸政策恰恰相反。
安東尼奧的一位好朋友巴薩尼奧因要向貝爾蒙脫的一位繼承了萬貫家財的美麗女郎鮑西婭求婚,而向他告貸三千塊金幣,而安東尼奧身邊已無余錢,只有向夏洛克以他那尚未回港的商船為抵押品,借三千塊金幣。
夏洛克因為安東尼奧借錢給人不要利息,影響高利貸行業,又侮辱過自己,所以仇恨安東尼奧,乘簽訂借款契約之機設下圈套,伺機報復。
夏洛克對安東尼奧往日與自己作對耿耿于懷,于是利用此一機會要求他身上的一磅肉代替商船。
在一番口舌之后,安東尼奧答應了,與他定了合約。
巴薩尼奧歡天喜地到貝爾蒙脫去求親了,在貝爾蒙脫,他的侍從葛萊西安諾喜歡上了鮑西婭的侍女尼莉莎,兩對新人在一個意外事件來臨時,匆匆同時結了婚。
原來,安東尼奧寫了一封信來,信中說明了他的商船行蹤不明,他立刻就要遭到夏洛克索取一磅肉的噩運,因這一磅肉可能會導致他的性命不保,所以,他希望見到巴薩尼奧的最后一面……聽到這個消息,巴薩尼奧與葛萊西安諾趕緊奔回威尼斯,鮑西婭與尼莉莎也偷偷地化裝成律師及書記,跟著去救安東尼奧。
在法庭上,鮑西婭聰明地答應夏洛克可以剝取安東尼奧的任何一磅肉,只是,如果流下一滴血的話(合約上只寫了一磅肉,卻沒有答應給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及財產來補贖。
因此,安東尼奧獲救,并且,庭上宣布以謀害威尼斯市民的罪名,沒收其財產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則給安東尼奧,而后者卻把這筆意外的財產讓給了夏洛克的女婿、自己的朋友——羅倫佐。
夏洛克見陰謀失敗,也只好答應了,并遵依判決,改信基督教。
就這樣,鮑西婭巧妙地挽救了安東尼奧的生命。
同時,鮑西婭及尼麗莎戲弄了他們的丈夫。
她們要求用戒指作為替安東尼奧辯護的報酬,然后回到了家中。
等她們的丈夫回來時,她們責備他們忽視了結婚戒指的意義,并咬定了一定是他們把它們送給了別的女人。
一連發窘的解釋后,終于真相大白。
每個人都有一個滿意的結局,除了那個想害人反害己的夏洛克。
3、《第十二夜》
塞巴斯蒂安和薇奧拉是相貌相同的孿生兄妹。
在一次航海事故中,兩人在伊利里亞岸邊失散。
薇奧拉以為哥哥身遭不幸,便女扮男裝,化名西薩里奧,投到當地奧西諾公爵的門下當侍童。
奧西諾公爵派薇奧拉替他向年輕貌美而富有的伯爵小姐奧麗維婭求婚。
可是,這時薇奧拉已經暗暗地愛上了主人奧西諾。
而奧麗維婭卻對代主求婚的薇奧拉一見鐘情。
事情變得微妙復雜了。
與此同時,一個密謀正在奧麗維婭家中進行。
她的叔父托比等人由于受到傲慢的大管家馬伏里奧的斥責,便對他進行報復。
他們模仿奧麗維婭的筆跡寫了一封情書給馬伏里奧,信中鼓勵馬大膽求愛,并要他經常穿著令人厭惡的黃色長襪。
馬伏里奧鬼迷心竅,上了他們的當,丑態百出;而奧麗維婭則以為管家在發瘋。
為贏得奧麗維婭的芳心,奧西諾再次派薇奧拉到奧麗維婭的家中游說。
奧麗維婭愈加愛慕薇奧拉了。
而奧麗維婭的叔父卻執意要將她嫁給蠢笨的富戶安德魯,于是便與奧麗維婭的女仆瑪莉婭一起極力鼓動安德魯和薇奧拉決斗。
原來薇奧拉的哥哥塞巴斯蒂安遇難時被海盜船長安東尼奧所救,倆人結成莫逆之交。
來到伊利里亞后,由于安東尼奧船長懼怕伊利里亞當局的追捕,不能陪西巴斯辛逛城,便把錢袋交給他使用。
安東尼奧船長意外地碰到正在和安德魯決斗的薇奧拉,他錯把她當成她的哥哥塞巴斯蒂安,遂上前拔刀相助。
然而,路過此地的警察認出了他并把他逮捕。
安東尼奧看到薇奧拉對自己被捕既無動于衷,也不肯還他錢袋,大為吃驚,遂指責她忘恩負義。
安德魯等人還想找薇奧拉決斗,但是他們遇到了塞巴斯蒂安,錯把他當成薇奧拉,便拔劍相向,幸被及時趕來的奧麗維婭所制止。
奧麗維婭也錯把塞巴斯蒂安當成薇奧拉,并把他請到家里表示愛情,倆人遂私下結百年之好。
馬伏里奧被宣布患有精神錯亂而關進了暗室,并被裝扮成牧師的小丑百般戲弄。
后來馬伏里奧得機寫信向奧麗維婭小姐申辯,才使得真相大白。
最后,塞巴斯蒂安和薇奧拉兄妹重逢,塞巴斯蒂安和奧麗維婭相愛,奧西諾公爵被薇奧拉的品貌所感動,宣布娶她為妻,安東尼奧船長亦獲自由。
除馬伏里奧外,眾人皆大歡喜。
4、《皆大歡喜》
弗萊德里克不顧兄弟情誼,篡奪了自己胞兄(即羅瑟琳的父親)的公爵之位,把公爵趕走,使他被迫流亡在森林里。
被放逐的公爵的女兒羅瑟琳與受到長兄奧列佛虐待的奧蘭多相愛。
但不久羅瑟琳也被叔父、篡位者弗萊德里克的放逐,不得已女扮男裝逃亡到亞登森林,后來與奧蘭多不期而遇。
受到長兄虐待的奧蘭多以德報怨,拯救了兄長,使奧列佛天良發現,并與羅瑟琳的堂姊妹、弗萊德里克之女西莉婭產生了愛情。
他們一直和羅瑟琳一起生活在森林里,幫她尋找父親最終羅瑟琳在森林里找到了父親。
弗萊德里克受隱士點撥,翻然悔悟,將權位歸還給了胞兄,奧蘭多與羅瑟琳、奧列佛與西莉婭、牧人西爾維斯與牧女菲必、小丑試金石與村姑奧德雷四對戀人喜結良緣,以善勝惡,皆大歡喜。
擴展資料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莎士比亞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長大,18歲時與安妮·海瑟薇結婚,兩人共生育了三個孩子:蘇珊娜、雙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
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伙人之一,后來改名為國王劇團。
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
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
接下來1601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
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莎士比亞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9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
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所有戲劇家的作品。
莎士比亞最早的劇作是以當時常見的風格寫成的。
他采用標準的語言書寫,常常不能根據角色和劇情的需要而自然釋放。
詩文由擴展而定,有時含有精心的隱喻和巧妙構思,語言通常是華麗的,適合演員高聲朗讀而不是說話。
莎士比亞從傳統風格轉向他自己的特點。
《理查三世》開幕時的獨白開創了中世紀戲劇中的邪惡角色。
同時,理查生動的充滿自我意識的獨白延續到莎士比亞成熟期劇作中的自言自語。
沒有單獨一個劇本標志著從傳統風格到自由風格的轉換,莎士比亞的整個寫作生涯中綜合了這兩種風格,《羅密歐與朱麗葉》可能是這種混合風格最好的詮釋。
到1590年代中期創作《羅密歐和朱麗葉》、《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夢》時期,莎士比亞開始用更自然的文字寫作。
他漸漸將他的隱喻和象征轉為劇情發展的需要。
莎士比亞慣用的詩的形式是無韻詩,同時結合抑揚格五音步。
實際上,這意味著他的詩通常是不押韻的,每行有10個音節,在朗讀時每第二個音節為重音。
他早期作品的無韻詩和后期作品有很大區別。
詩句經常很優美,但是句子傾向于開始、停頓、并結束在行尾,這樣有可能導致枯燥。
當莎士比亞精通傳統的無韻詩后,他開始打斷和改變規律。
這項技巧在《朱利葉斯·凱撒》和《哈姆雷特》等劇本的詩文中,釋放出新的力量和靈活性。
《哈姆雷特》之后,莎士比亞的文風變化更多,尤其是后期悲劇中更富有感情的段落。
英國文學評論家安德魯·塞西爾·布拉德利將這種風格描述為“更緊湊、明快、富有變化,并且在結構上比較不規則,往往錯綜復雜或者省略”。
在創作生涯后期,莎士比亞采用了很多技巧來達到這些效果,其中包括跨行連續、不規則停頓和結束,以及句子結構和長度的極度變化。
完整地理解意思對聽眾是挑戰。
后期的傳奇劇,情節及時而出人意料地變換,創造了一種末期的詩風,其特點是長短句互相綜合、分句排列在一起,主語和賓語倒轉、詞語省略,產生了自然的效果。
莎士比亞詩文的特征和劇院實際效果有關。
像那個時代所有的劇作家一樣,莎士比亞將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和拉斐爾·霍林斯赫德等創作的故事戲劇化。
他改編了每一個情節來創造出幾個觀眾注意的中心,同時向觀眾展示盡可能多的故事片段。
設計的特點保證了莎士比亞的劇作能夠被翻譯成其他語言,剪裁寬松地詮釋,而不會丟失核心劇情。
當莎士比亞的技巧提高后,他賦予角色更清晰和更富有變化的動機以及說話時獨一無二的風格。
然而,后期的作品中他保留了前期風格的特點。
在后期的傳奇劇中,他故意轉回到更虛假的風格,這種風格著重了劇院的效果。
參考資料:威廉·莎士比亞-百度百科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及四大喜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