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生死離別的詩詞有: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宋 晏殊《木蘭花·玉樓春》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王建《望夫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 宋·蘇軾《水調歌頭》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唐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有憔悴。
——柳永 《鳳棲梧》
一、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出處:宋 晏殊《木蘭花·玉樓春》
釋義:漫步東城感受到風光越來越好,船兒行駛在波紋驟起的水面上。
拂曉的輕寒籠罩著如煙的楊柳,惟見那紅艷艷的杏花簇綻枝頭。
人生總是怨恨苦惱太多歡娛少,誰惜千金卻輕視美人迷人一笑?為君手持酒盞勸說金色的斜陽,且為聚會向花間多留一抹晚霞。
二、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出處:王建《望夫石》
釋義:一位女子,站在江邊,望著悠悠流水,思念自己的丈夫,天天盼夫歸。
最后變成了一尊石頭,仍舊日夜守候,來往路過的行人,都聽到石頭的低語
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出處: 宋·蘇軾《水調歌頭》
譯文:明月什么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著清風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 我又恐怕來到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自己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
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仿佛乘云御風,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間!月兒轉過朱紅色的閣樓,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該對人有什么怨恨,卻為何偏偏要在親人離別之時又圓又亮?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也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長壽,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亮。
四、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出處:唐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釋義: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云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
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五、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有憔悴。
出處:柳永 《鳳棲梧》
釋義:春風輕輕地吹,那樣溫柔。
含著愁意,我向遠望,空曠的原野無邊際。
油然而生春怨千絲萬縷,夕陽斜照碧色的草地,朦朦朧朧,那景致更是傷感迷離。
我久久地無言站立,誰能理解我此時的心意?本打算狂飲大醉一場,消我心中愁悶。
可是對著美酒歌舞,雖然強裝尋歡求樂,卻感到索然無味。
因為相思,可我為了你,我寧可忍受一切,日日消瘦,一再憔悴。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人生死離別的詩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