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月亮
子敏
①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古老的關于月亮的神話。
但這些神話,已逐漸被冷峻的現代話語替代。
② 不過月亮的朋友當中,也不是全都冷冰冰的。
它運氣很好,交上了一個真正愛月的民族,那就是我們這些炎黃子孫。
我們這個民族,賦予月亮不朽的生命,主要的不是靠神話,而是從心靈的深處,從日常生活中,從感覺中,真摯地愛上了月亮。
我們賦予月亮一種永恒不朽的詩趣。
③ 我們這個民族,認為靠月亮,更能完成“文學上的不朽的圖畫”。
李白讓整個長安披上月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杜甫讓月色為江流著色,“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田園詩人王維的《桃源行》里有松樹,有房子,但不夠,再添一個月亮才全盤美起來,“月明松下房櫳靜”。
白居易有名的《琵琶行》里,也有三幅“月亮圖”。
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要少多少味道啊!
④ 中國人喜歡跟月亮交往。
李白下山,月亮送他,“山月隨人歸”。
他做人豪邁痛快,心情激動的時候,“欲上青天攬明月”。
有時還請月亮喝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亮、影子,多熱鬧,三個知心朋友,但也多寂寞。
于是主張,“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杜甫也是“月友”,說過“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王維彈琴的時候,月亮也陪著他:“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月亮是中國人永恒的朋友,真摯的朋友。
⑤ 中國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詩人張泌甚至說月亮會關懷人,是一個純情癡心的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因為這樣,中國人在面對明月的時候,好像躺上現代心理治療診所的大皮椅,童年、故鄉、親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頭。
⑥ 中國連兒童都會朗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下面那有名的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李白的。
杜甫的呢?“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王昌齡的是“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其他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
這些月的詩句,中國人念起來津津有味,因為它跟月有關,因為它是美的。
⑦ 八月十五是我們中國人的“月亮節”。
在這一天,我們應該為我們愛月的民族自傲,因為我們已經賦予那塊在太空流浪的大石頭不朽的生命,使月亮從古代到現代,一直活在人類的精神生活里。
只有中國人,對“月亮”這個詞才有那么豐富的“語感”。
95 .
我們這個民族是怎樣賦予月亮不朽的生命的?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 .
從意趣或內容上看,第③節中有一個詩句與材料一相似,第⑥節中有一個詩句與材料二相似,把它們找出來寫在橫線上。
材料一:“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材料二:“明月別枝驚鵲。
”(辛棄疾《西江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 .
你認為第⑤段中畫線的句子“中國人在面對明月的時候,好像躺上現代心理治療診所的大皮椅”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 .
面對明月,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感受,《月跡》(賈平凹)中有這樣一段話:“正像奶奶說的那樣:它是屬于我們的,每個人的。
我們就又仰起頭來看那天上的月亮。
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覺得,我們有了月亮。
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也是我們的了,那月亮不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嗎?”你一定也有過望月的經歷,請你寫出當時的獨特感受。
如果你以前望月時沒能進入境界,那就寫下你此刻思月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
答 案: 我們這個民族從心靈深處,從日常生活中,從感覺中,真摯地愛上了月亮,賦予月亮一種永恒不朽的詩趣。
解題思路:
96. 答 案: 月明松下房櫳靜;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解題思路:
97.
答 案: 因為在作者看來,月亮是通人性的,月亮能關懷人,孤獨的人、寂寞的人、憂傷的人,痛苦的人,因此,中國人面對月亮的時候,能獲得心理的慰藉。
(意思對即可)
解題思路:
98.
答 案: (答案不唯一)示例:月亮在幼兒眼里就是“猴子撈月”的風趣;在少年眼里就是一切美好而浪漫的象征;在游子眼里就是對親人思念的最好寄托。
人們總是賦予無生命的月亮以無限的情思。
月亮伴著一個人的成長,給人帶來無窮的快樂與慰藉。
(意思表達恰當即可)
解題思路: 寫自己的真實感受,語句通暢,有一定的感悟即可
參考資料:http://**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