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宋代: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淡妝濃抹 一作:濃妝淡抹)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代: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夏日雜詩
清代: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以下是部分作者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
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
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
因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縣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
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夏雨情意連綿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