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鄭振鐸的主要作品:
1、專著:
《文學大綱》、《俄國文學史略》、《中國文學論集》、《中國俗文學史》、《基本建設及古文物保護工作》、《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偉大的藝術傳統圖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版畫史圖錄》。
2、小說:
《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佝僂集》、《歐行日記》、《短劍集》、《困學集》、《海燕》、《民族文話》、《蟄居散記》。
3、譯著:
《沙寧》、《血痕》、《灰色馬》、《飛鳥集》、《新月集》、《印度寓言》。
二、人物簡介:
鄭振鐸是我國著名作家、文學史家、考古學家和藏書家。
1898年生于浙江溫州,祖籍福建長樂,筆名西諦。
抗戰期間,鄭振鐸在上海傾囊收購流散古籍,并聯合張元濟等知名學者在上海組織“文獻保存同志會”,搶購如張氏適園、劉氏嘉業堂、鄧氏群碧樓、沈氏海日樓、瞿氏鐵琴銅劍樓等私藏珍本,為中華文化保存保護作出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鄭振鐸出任文化部副部長、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凡有接收捐獻或收購到的重要善本,都優先轉給國家圖書館收藏。
先生去世后,家屬秉承遺志,將其生平藏書全部捐贈給國家圖書館,為國圖善本館藏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三、著作介紹:
1、《文學大綱》是2010年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振鐸。
全書分四大卷共四十五章,對于世界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均作生平簡介,而對于各種名著,既有故事梗概的簡述,也對之作出簡要的評論。
這使得全書不僅富有較濃的文學史色彩,還兼具世界文學辭書的性質,一冊在手,使得當時的中國讀者,可以對世界文學史概況有一個較為全面清晰的了解與認識。
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文學史,也是20世紀20年代最杰出的世界文學史和比較文學史巨著,是我國在世界文學史課題方面的開山之作,也是整個東半球較早出現的文學史類專著。
鄭振鐸首次把東西方文學史平等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明確地摒棄了一般西方學者所持的“西方中心論”,而對東方國家(地區、民族)的優秀文學遺產(尤其是中國的古代文學的偉大成績)表現了同樣的尊重和推崇。
《文學大綱》不僅涉及文學,還兼及史學、古籍、文字、繪畫等諸多領域;所述上起人類開化史之初葉,下迄20世紀前期中國新文學運動風起云涌之時,涉及古今中外諸多作家詩人和名篇名作。
2、《俄國文學史略》內容簡介:俄國的文學,和先進的英國、德國及法國及其他各國的文學比較起來,確是一個很年輕的后進;然而她的精神卻是非常老成,她的內容卻是非常豐實。
她的全部的繁盛的歷史至今僅有一世紀,而其光芒卻在天空炫耀著,幾欲掩蔽一切同時代的文學之星,而使之黯然無光。
鄭振鐸倡導對外國文學的學習與研究,又以自己的相應的研究成果,在方法論等方面為同時代的人們初步地成功地構建了某種學術范式。
且以那本《俄國文學史略》為例,從由鄭振鐸編纂的前十三章的內容看,可謂在中國首次完整系統地勾勒了俄國文學發展史的基本線索,或者說是對俄國文學發展史的基本風貌作了鳥瞰式的把握。
3、《中國俗文學史》是201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鄭振鐸。
本書是中國俗文學研究史上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專著。
《中國俗文學史》是中國俗文學研究史上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專著。
有學者認為該書可以與王國維《宋元戲曲考》、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互為補充,鼎足為三,珠聯璧合,均為研究中國文學史必讀的基本典籍。
作者認為,俗文學就是通俗的文學,就是民間的文學,也就是大眾的文學。
該書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對中國歷代歌謠、民歌、變文、雜劇詞、鼓子詞、諸宮調、散曲、寶卷、彈詞、子弟書等等民間文學作了系統的梳理,從大體說來,確是關于中國俗文學的非常完善的本子,尤其是許多參考書,是為平常所不易搜求的。
4、《中國版畫史圖錄》是2012年中國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振鐸。
本書收錄了上千幅圖敘述了中國版畫的發展歷史。
我國版畫之興起,遠在世界諸國之先。
歐洲之版畫,為德荷二國所創,始施于博戲之紙牌上,并以刻印圣經圖像,時約在公歷一千四百年左右(當我國永樂初)。
日本之浮世繪版晝則盛于江戶時代(當我國萬歷至同治間)。
獨我國則于晚唐已見流行。
迄萬歷、崇禎之際而光芒萬丈。
歙人黃、劉諸氏所刊,流麗工致,極見意匠。
十竹齋所刊晝譜、箋譜則纖妙精雅,曠古無倫,實臻彩色版畫最精至美之境。
其時歐西木刻晝固猶在萌芽也。
世人唯知有《芥子園畫譜》。
5、《插圖本中國文學史》是由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一本書籍,作者鄭振鐸。
全書分為古代、中世、近代三卷,自古代文學鳥瞰至近代阮大鋮與李玉,共六十四章,第章分若干小節。
所收材料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同時期其他書所未論及的,如變文、戲文、諸宮調、散曲、民歌以及寶卷、彈詞、鼓詞等。
另外,本書還首次附入插圖。
在書的論述中,著重于第一個文學運動或某一種文體以及能代表那一時代的重要作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鄭振鐸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中華文化遺產保護先驅鄭振鐸銅像在國圖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