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一下這個嗎,保證
**的外交幽默
**是一位博學多謀、辯才杰出、富有幽默感的人。
在長期對外交際中,**以幽默一次次地巧解人意,化險為夷,深受眾人的敬佩。
— 次,他接見美國記者,對方不懷好意地問: “ 總理閣下,你們中國人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馬路呢 ?” 他聽后沒有急于用刺人的話反駁,而是妙趣橫生地說: “ 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之路,簡稱叫馬路。
” 對方又問: “ 總理閣下,在美國,人們都是抬頭走路,而你們中國人為什么都低著頭走路呢 ?” 他又微笑道: “ 這個問題很簡單嘛,你們美國人走的是下坡路,當然要仰著頭走路的,而我們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當然要低著頭走路了。
” 寥寥數語,使對方啞口無言。
— 次**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我國建設成就。
一個西方記者說: “ 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 ?” **委婉地說: “ 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嗎 ? 有 18 元 8 角 8 分。
” 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 “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 10 元、 5 元、 2 元、 l 元、 5 角、 2 角、 l 角、 5 分、 2 分、 1 分的 10 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 18 元 8 角 8 分 ……” 在高級外交場合,他同樣顯示出機智過人的幽默風度。
1972 年 2 月,他陪美國總統尼克松參觀我國自行設計和施工的南京長江大橋。
當踏上引橋時,尼克松突然問: “ 總理閣下,請問南京長江大橋每天有多少人經過 ?”
“ 總統閣下,南京長江大橋每天有 5 個人經過。
” 看到對方發怔的樣子,他又自豪地解釋說: “ 每天經過南京長江大橋的人是工、農、兵、學、商,不是 5 個人嗎 ?” 尼克松聽后, “ 啊 ” 了一聲,隨即連連點頭贊嘆。
50 年代的一天,**設宴招待外賓,正當賓主圍著工藝品般的佳肴贊不絕口時,突然,用筍片刻成的一個中國民族圖案,在湯里一翻身變成了 “□” ,來賓大吃一驚,面面相覷。
這時,**神態自若,隨即解釋道: “ 這不是法西斯的標志,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的一種圖案叫 ‘ 萬 ' 字,象征 “ 福壽綿長 ' 的意思,是對客人的良好祝愿。
”
轉而,他又爽朗地說: “ 就算是法西斯標志也沒關系嘛,我們大家一起來消滅法西斯,把它吃掉。
” 頓時,賓主哈哈大笑,一會兒就把這道菜吃個精光。
**婉言護國寶
北京城里的雍和宮改成喇嘛廟時,石獅被移到南面的牌坊院內。
代替它們的是一對古銅鑄造的巨獅,各高 2 米 多,被安置于雍和門(天王殿)前東西兩側,以鎮守整個喇嘛廟。
這對銅獅子造型生動,神情活潑。
東面的雄獅,前爪戲弄著一只鄉球,形象嫵媚可愛。
兩面的雌獅,前爪撫按著一頭仰面朝天、四爪嬉鬧的小獅,流露著母愛之情,在這佛門善地里,連兇悍的獅子仿佛都有變得溫順可愛多了。
與眾不同的還有獅子的腿部雕石鱗片,脖子的彩帶上系有兩個銅鈴、三個纓絡。
別處的銅獅卻吸有一個銅鈴、兩個纓絡,腿部也沒有鱗片圖案。
正是這種設計上的別出心裁,使這對銅獅別具一格。
這對鑄造精美奇異的銅獅子,顯示了我國古代銅鑄藝術的光輝成就。
它們不僅為國內人士所珍視,也引起外國人的注意和興趣。
50 年代初,一位歐洲國家的外交官,對雍和宮這對乾隆年間鑄造的銅獅子發生了很濃的興趣。
他三番五次來游覽,在銅獅子面前一站就是很久,一會兒摸摸獅子的爪,一會兒拍拍獅子的背,真有點兒愛不釋手的意思,有一天,他終于沉不住氣了,找到了當時的主持喇嘛,提出用 50 萬元的高價,購買這對銅獅子,主持喇嘛聽了,笑著說: “ 獅子乃鎮寺、之寶,豈能失之 ……” 過了些日子,這位外交官又來了,他許諾說: “ 我巳和我的國家說好,買回去之后,照原樣再鑄造一對銅獅子送回來 ” 。
結果又被喇嘛們婉言拒絕。
但這位外交官并沒有打消頭念。
有一次他見到**時,又提出要購買銅獅的要求。
**非常幽默而風趣地說: “ 如果你喜歡,可以去多看幾遍嘛!你們國家的人民也喜歡的話,也可讓他們來中國,到雍和宮去欣常一下嘛,這樣還可以增強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嘛。
” 這位外交官聽了**的回答,只好打消了購買銅獅的念頭。
幽默風趣的賀詞
王榮芳
斯特朗是美國女記者和作家,她曾在抗日戰爭期間兩次來華,報道中國**領導的革命斗爭和英勇抗戰的事跡。
1965年11月,在斯特朗80歲生日宴會上,**幽默的祝壽辭,令許多人在多年之后仍記憶猶新。
他說: “ 今天我們為我們的好朋友,美國女作家安娜 · 路易斯 · 斯特朗女士慶賀40 ‘ 公歲 ' 誕辰。
” 在座的聽到總理用 “ 40公歲 ” 這個新名詞,都有點奇怪,**解釋說: “ 在中國, ‘ 公 ' 字是緊跟它的量詞的兩倍, 40公斤 等于80市斤。
因此,40公歲,就等于80歲。
” 聽完他的解釋,幾百名中外祝壽者開懷大笑。
斯特朗聽了也哈哈大笑起來。
總理又接著說: “ 40公歲,這不是老年,而是中年。
斯特朗女士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寫了大量的文章,她的精神還很年輕。
我們祝賀斯特朗女士繼續為人民寫出大量的文章,祝賀她永遠年輕。
”
**幽默風趣的賀詞,深深地感動了斯特朗女士。
她在答詞中,滿懷深情地說: “ **說我只有40公歲,還很年輕,我聽了很高興。
我保證要繼續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寫出大量的著作來。
” 斯特朗晚年,也好像真的回到了壯年,她勤奮筆耕,每半個月寫一篇《中國書簡》,宣傳中國,借以表達她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