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的精神,他們對技藝執著,對瑕疵嚴苛,雖然也對錢財癡迷,卻能用一生為一件作品而堅守。
英國的一個木匠,為了經度委員會發布的兩萬英鎊,奮斗了29年,修改了四次自己的作品,而獲獎的時候,他已年逾八旬。
那還是牛頓極具影響力的時代,當時航海業發展的很不錯,也有了可以計時的鐘表,可是行船上的各種顛簸和地理氣候造成了計時準確性上很大的麻煩,要制作一種應對無限多變化狀況的航海鐘在牛頓看來,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可就有這么一位木匠,看上了這個任務豐厚的獎勵,如果換算一下購買力的話,這兩萬英鎊相當于今天1800萬美元,1億多人民幣,著實是很大的誘惑。
可他到底只是個木匠,沒有做鐘表的專業知識,這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挑戰。
不過,往往是這種非專業的人士,能解決這些特別專業的難題。
這位木匠非常喜歡機械制作,曾經幫鎮上的教堂制作過一個非主流的鐘,由于不專業所以和一般機械動力大相徑庭,但卻非常好用。
所以他便接下了這個任務。
花費了一兩年,終于是搞出了制作圖紙,當時委員會的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委員接見了他,看到圖紙的剎那,他震驚了,他無法想象這圖紙竟是出自一個木匠之手,接著他自掏腰包拿出兩百英鎊給了木匠,告訴他去把樣品做出來。
在這里,特別為當時這種開放的學術風氣所感動,創新往往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社會的力量。
拿到這筆錢,木匠就開始了制作。
由于存在問題,存在瑕疵,他反復修改了四次,在第三個樣品中,他竟花費了十幾年。
所以,這里就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么多年,他如何度日?
最初,他有那位委員的資助,后來他就用他的樣品到經度局去申請經費,盡管不完美,總是接近了,這么些年前后給了他500美金,就是靠著這些資助,堅持到了他八十歲的高齡。
為了這兩萬美金,辛苦了盡三十年,他的弟弟都被他熬死了,后來是依靠他兒子來幫助他的研究,拿到獎金的時候,真也就沒啥日子可以消費了。
這樣的匠人精神,矛盾中散發著無限光輝。
前兩天「探索發現」的手藝系列節目,播放了一期關于古越劍的節目。
古越國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紹興市,當地一位紹興古越文化的委員,通過「越絕書」這本千古奇書,復原了古越國失傳已久的鑄劍術。
當地有一個古越文化展覽館,展出了這位當代鑄劍師的作品。
負責展覽的人員稱贊說,觀其表如流水拂過靜靜的河灘,我在視頻中觀看的效果,是覺得如在劍身嵌了玉石一般的質感,它的紋路不同于越王勾踐劍,大多是不規則的,看起來就像是包裹了金屬的琥珀。
在這位鑄劍師小的時候,他的父親田間勞作偶然間挖到了一個青銅劍的殘片,帶回家后他就愛不釋手,當他拿去河灘洗去浮土后,發現了上面精致的花紋,這更增加了他對這把青銅劍的喜愛。
后來,由于家庭狀況,當時人們對這些東西也沒有了解,便化了銅片,賣錢去了。
小鑄劍師很是傷心,失去了心愛的玩具,從此立誓,要自己做一把這樣的青銅劍。
工作多年后的一天,他參觀了紹興舉辦的古越文化展,當他看到古越劍的時候,他的記憶一瞬間被拉回到了那年流水潺潺的河畔,他舉著那把經過自己洗禮的青銅劍,指向藍藍的天。
這時,他內心作出了一個決定,我要復原古越劍。
他辭去了工作,在家中一心鑄劍。
擺脫了家人的重重阻攔,脾氣倔強的他,終日泡在工作間。
最初的他,連一把完整的劍坯都燒不出。
由于這青銅劍是銅錫合金,銅的熔點在1000度以上,而錫的熔點只有230度左右,如果錫的配比超過18%則會將熔點拉下1000度,從而導致金屬溶液易生氧化物,流動性降低,阻礙在模具中成形。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各盡其責,就是匠人精神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