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是一種智慧
看到井中的玉盤,猴兒一呼百應,上掛下連,想把那個罕有之物打撈上來……這就是婦孺(rú)皆知的猴子撈月亮的故事。
它之所以流傳久遠,不是猴子可愛,而是因猴子的愚蠢。
在我們眼里,“井中撈月”是非分之想的代名詞。
一日和外國朋友說起這個故事,他瞪著一雙疑惑的藍眼睛連聲說,猴子多有智慧,這個故事真是太美了!在他看來猴子撈什么、能不能撈上來并不重要,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想到借助集體的力量,合力同心,團結一致,才是最有意義的。
接著他講了在他們國家家喻戶曉的一個故事。
他說的是大象。
有一年,一群大象要通過一個酷旱的地區,走著走著,一頭小象忽然走不動了,象群竟然集體停下來,直到那頭小象又能走了,象群才復而向前。
后來又有一頭象不慎落入陷井,象群再度停下救助同伴,有的象用鼻子拉,有的用牙齒拱、推,費盡千辛萬苦終于把同伴救了出來。
外國朋友說,在動物王國里,有的動物輝煌一時,但后來滅絕了。
大象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衍,其團結智慧正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支柱。
中華民族也是一個熱愛團結的民族,“人心齊,泰山移”,“團結就是力量”,是我們人人耳熟能詳的格言,但在某種意義上,團結被我們視為一種品德、一種精神,而沒有作為一種智慧來看待。
團結智慧是人生的陽光和力量的源泉。
如何弘揚團結智慧,需要我們每個人去面對。
下面這件事或許是真實的,但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當做寓言來讀。
兩個人要去翻越一座雪山。
途中他們遇到一個躺在雪地上的人。
一個叫辛格的人停下來想伸出援手,但同伴認為那人是個累贅,辛格不能想像丟下那個人,讓他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當同伴跟他告別時,辛格把那個人放在自己背上,艱難地往前走。
漸漸地辛格的體溫使這個凍僵的身軀溫暖起來,那人又活過來了。
過了不久,兩個人并肩前進。
當他們趕上先前的同伴時,卻發現他死了——是凍死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團結就是力量的散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