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讓人看上去像人。
夢想就是遠方的美麗,在向我們招手,若隱若現;她是我們行動的指南,前進的動力和心里的安慰;她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慢慢從物質向精神過渡;她讓我們的眼睛始終有向前的專注,而非左顧右盼,或垂頭喪氣。
她讓我們有人的力量。
但是,我們周圍,好像,缺了一點夢想;有一些夸夸其談,有一些抱怨牢騷,還有一些甚至是沒有自尊的言行。
我們可以不抱怨學生的學習不好,我們也不抱怨他們偶然的犯錯,但我們卻不應該對缺乏夢想袖手旁觀。
最好教的是課本;最難教的是夢想。
我們現在正干著最容易的事情,說著最容易的話;但同時,我們是否考慮過,我們能不能去干點最難的事情?我想,這是我們教師最有成就的事情——有什么比激發學生的夢想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無論多么難,只要開始,我們就能一步一步走下去;如何才能讓學生意識到夢想的力量?如何把學生的夢想和現實的學習結合起來?如何讓“夢想教育”系統、有效、長期和有生命力地開展下去?
不光是學生應該有夢想;不光是年輕人應該有夢想;50歲,70歲,只要身體健康,就應該有夢想——說反了,只要有夢想,身體就有健康——夢想是我們一生的太陽!
就讓我們升起自己的太陽;點亮更多的太陽。
讓黑暗,無處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