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的孩子們 哪本大學書上的
《給我的孩子們》是的代序。文中記敘的內容正是畫集的內容。 主要題旨有三: ①是贊美孩子,主要贊美孩子們天真純潔的本性和他們活潑的創造力。這是文章最主要的思想。 ②是對病態的現實社會不滿,這是和上述思想緊密相聯系的。 ③孩子天真純潔的本性在現實中將會失掉,使作者感到悲哀。
豐子愷 一生涉獵哪幾個領域
豐子愷,浙江崇德人,豐子愷的一生涉獵佛法、文學、繪畫、音樂、翻譯、書法等領域,均有很高的造詣。尤其是他的漫畫和散文,平易自然,妙趣橫生,真叫人百看百讀不厭。他最有名的散文集是《緣緣堂隨筆》。《給我的孩子們》是《子愷畫集》的代序,是現代散文的一篇杰作。
給我的孩子們 哪本大學書上的
《給我的孩子們》是<子愷畫集>的代序。文中記敘的內容正是畫集的內容。
主要題旨有三:
①是贊前明數美孩子,主要贊美孩子們天真純潔的本性和他們活潑的創造力。這是文章最主要的思想。
②是對病態的現實社會不滿,這是和上述思想緊密相聯系的。
③孩子槐饑天真純潔的本性在現慧首實中將會失掉,使作者感到悲哀。
《給我的孩子們》用了哪些表達方式?
我的孩子們!我憧憬于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說出來,使你們自己曉
得。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意思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
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開的真人。你甚么事體都象拚命地用全副精力去
對付。小小的失意,象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頭了,小貓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
唇翻白,昏去一兩分鐘。外婆普陀去燒香買回來給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盡瘁地抱他,喂
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號哭的悲哀,比大人們的破產、失戀、broke
nheart②,喪考妣、全軍覆沒的悲哀都要真切。兩把芭蕉扇做的腳踏車,麻雀牌堆成
的火車、汽車,你何等認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來代替汽
油。寶姊姊講故事給你聽,說到“月亮姊姊掛下一只籃來,寶姊姊坐在籃里吊了上去,瞻瞻
在下面看”的時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爭,說“瞻瞻要上去,寶姊姊在下面看!”甚至哭到
漫姑面前去求審判。我每次剃了頭,你真心地疑我變了和尚,好幾時不要我抱。最是今年夏
天,你坐在我膝上發見了我腋下的長毛,當作黃鼠狼的時候,你何等傷心,你立刻從我身上
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對我端相,繼而大失所望地號哭,看看,哭哭,如同對被判定了死罪
的親友一樣。你要我抱你到車站里去,多多益善地要買香蕉,滿滿地擒了兩手回來,回到門
口時你已經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在哪里去了。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
與熱情!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
病的、偽的!
你們每天做火車、做汽車、辦酒、請菩薩、堆六面畫,唱歌、全是自動的,創造創作的
生活。大人們的呼號“歸自然!”“生活的藝術化!”“勞動的藝術化!”在你們面前真是
出丑得很了!依樣畫幾筆畫,寫幾篇文的人稱為藝術家、創作家,對你們更要愧死!
你們的創作力,比大人真是強盛得多哩:瞻瞻!你的身體不及椅子的一半,卻常常要搬
動它,與它一同翻倒在地上;你又要把一杯茶橫轉來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
火車的尾巴,要月亮出來,要天停止下雨。在這等小小的事件中,明明表示著你們的弱小的
體力與智力不足以應付強盛的創作欲、表現欲的驅使,因而遭逢失敗。然而你們是不受大自
然的支配,不受人類社會的束縛的創造者,所以你的遭逢失敗,例如火車尾巴拉不住,月亮
呼不出來的時候,你們決不承認是事實的不可能,總以為是爹爹媽媽不肯幫你跡棗老們辦到,同不
許你們弄自鳴鐘同例,所以憤憤地哭了,你們的世界何等廣大!
你們一定想:終天無聊地伏在案上弄筆的爸爸,終天悶悶地坐在窗下弄引線的媽媽,是
何等無氣性的奇怪的動物!你們所視為奇怪動物的我與你們的姿升母親,有時確實難為了你們,
摧殘了你們,回想起來,真是不安心得很!
阿寶!有一晚你拿軟軟的新鞋子,和自己腳上脫下來的鞋子,給凳子的腳穿了,刬襪立
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寶兩只腳,凳子四只腳”的時候,你母親喊著“齷齪了襪子!”立刻
擒你到藤榻上,動手毀壞你的創作。當你蹲在榻上注視你母親動手毀壞的時候,你的小心里
一定感到“母親這種人,何等殺風景而野蠻”罷!
瞻瞻!有一天開明書店送了幾冊新出版的毛邊的《音樂入門》來。我用小刀把書頁一張
一張地裁開來,你側著頭,站在桌邊默默地看。后來我從巖悔學校回來,你已經在我的書架上拿
了一本連史紙印的中國裝的《楚辭》,把它裁破了十幾頁,得意地對我說:“爸爸!瞻瞻也
會裁了!”瞻瞻!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歡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卻被我一個驚駭的
“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時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罷!
軟軟!你常常要弄我的長鋒羊毫,我看見了總是無情地奪脫你。現在你一定輕視我,想
道:“你終于要我畫你的畫集的封面!”
最不安心的,是有時我還要拉一個你們所最怕的陸露沙醫生來,教他用他的大手來摸你
們的肚子,甚至用刀來在你們臂上割幾下,還要教媽媽和漫姑擒住了你們的手腳,捏住了你
們的鼻子,把很苦的水灌到你們的嘴里去。這在你們一定認為是太無人道的野蠻舉動罷!
孩子們!你們果真抱怨我,我倒歡喜;到你們的抱怨變為感激的時候,我的悲哀來了!
我在世間,永沒有逢到象你們這樣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間的人群結合,永沒有象你們樣
的徹底地真實而純潔。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無聊的所謂“事”回來,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們
做了叫做“上課”的一種把戲回來,你們在門口或車站旁等我的時候,我心中何等慚愧又歡
喜!慚愧我為甚么去做這等無聊的事,歡喜我又得暫時放懷一切地加入你們的真生活的團體。
但是,你們的黃金時代有限,現實終于要暴露的。這是我經驗過來的情形,也是大人們
誰也經驗過的情形。我眼看見兒時的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順從、妥協、屈服起來,到象綿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你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
我的孩子們!憧憬于你們的生活的我,癡心要為你們永遠挽留這黃金時代在這冊子里。
然這真不過象“蜘蛛網落花”,略微保留一點春的痕跡而已。且到你們懂得我這片心情的時候,你們早已不是這樣的人,我的畫在世間已無可印證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童真世界的贊歌
----《給我的孩子們》賞析
《給我的孩子們》寫于1926年圣誕節,它是《子愷畫集》的代序,散文以畫集上的題材為內容,歌頌了純潔的童心,可以說它是一首童真世界的贊歌。
作品一開頭就以深沉而真摯的感情寫道:“我的孩子們!我憧憬于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這句肺腑之言,就是這首贊歌的主旋
38
律。他向往兒童生活,他要歌頌美好的童真世界:首先,他贊美了孩子們的直率、自然與熱情的美德,佩服他們身心是全部公開的,說他們對待什么事情都像拼命似的用出全副精力,絲毫沒有虛偽和做作。就以他的瞻瞻來說吧,小小的失意,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兩分鐘,其悲哀是那么真切;用芭蕉做的腳踏車,麻雀牌堆成的火車、汽
車,又玩得那么認真;在跟姐姐爭辯誰該到月亮上去,誰在下面看時,顯得何等激昂;當發現父親腋下的長毛,以為是黃鼠狼時,他又何等傷心……雖然這些事情都發生在瞻瞻身上,但作者何止是對瞻瞻一個人的贊美呢,推而廣之,一切天真無邪、純凈坦誠的孩子都具備這種美德。其次,作者贊美了孩子們的創造力,說他們是不受大自然支配,不受社會的束縛的創造者。文章也敘述了件件小事,表明孩子們具有強盛的創造力,他們天真的舉動,顯然都出自幼稚的幻想。可是幻想往往是創造力的源泉與動力,他們沒有任何顧慮,沒有任何束縛,因此,其創造力比大人要強盛得多。盡管小弱的體力與智力不足以應付強盛的創作欲,因而遭逢失敗,但孩子們決不承認是事實的不可能,總以為是爹爹媽媽不肯幫助他們辦到。在屢遭大人的呵斥和阻攔后,他們的創造精神并沒有因此而削弱,仍然時時表現出旺盛的創造力。
在盡情贊美兒童天性的同時,作者又以大人們的虛偽、惡濁來與孩子們的坦城、純真作對比。作者認為,“大人之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孩子們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大人們的呼號‘歸自然!’‘生活的藝術化!’‘勞動的藝術化!’”與孩子們的創造精神相比,就顯得那么貧乏與丑陋。這種對比有力地襯托了童心的高尚,因此,作者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寫道:“我在世間,永沒有逢到像你們這樣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間的人群結合,永沒有像你們樣的徹底地真實而純潔”。至此,作者已盡情地贊美了孩子們純潔而真誠的心靈,一個美好而溫馨的孩真世界躍然紙上,作者為何如此向往,憧憬孩子們的生活,也已得到圓滿的回答。
如果對這篇散文的認識僅僅停留于此,那還是不夠的。作者對童真世界歌頌,實際上是他對美好的理想社會追求。他在1925年寫的隨筆《東京某晚的事》中,有這樣一段話:“假如真能……有這樣一
39
個世界:天下如一家,人們如家庭,互相親愛,互相幫助,共樂其生活,那時陌路人就變成家庭……這是多么可憧憬的世界!”這表達了他對人類社會的美好期望。只是對這樣的理想世界,他感到十分渺茫,只好把一切寄托于對童真世界的贊美上!
作者一方面竭力贊美童真世界,一方面不時地譴責大人們的虛偽
無聊,這也不能不說明他對病態社會的厭惡和世俗的鞭撻。在他看來,大人們的一切言行都不能與兒童相比,即使兒時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旦長大成人,就會失去兒童的天性,一個個變得像綿羊似的,喪失了率真、自然、熱情的美德,失去了可貴的創造力,一味地只會退縮、順從,妥協與屈服,這是因為,長大后步入這病態社會,就被世俗的塵埃所蒙蔽,就被社會的桎梏所禁錮。所以,作者對童真世界的歌頌,實際上也是對病態社會的討厭與憎惡。
雖然,這是一首童真世界的贊歌,但這首贊歌帶著苦澀味。作者知道,這個黃金的兒童時代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兒童的長大成人而消逝。為了挽留這黃金時代,他把孩子們的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生活作為他作畫的題材,結集成冊,企求略微保留一點“春的痕跡”。但是,到孩子們懂得他的“這片心意”時,都已推動了童心。因此他一方面對童真世界加以贊美,一方面又為童真世界的終究要逝去感到悲哀。文章結尾時,作者無可奈何地嘆道:“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所以,這又是一首悲愴的贊歌。
豐子愷的散文與他的繪畫一樣,追求一種深沉樸素、單純明快的風格。他不追求詞藻的繁華絢麗,而是“寄至味于淡泊”,通過素淡雋永的文字表達深婉的情致。在這篇散文中,他描述孩子們的言行,如數家珍,娓娓而談,質樸而明朗,“其詞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顯得極其樸素自然,讀著它就如在聽作者敘說家常,感到十分親切。同時,作者的語言又是十分精煉簡潔,尤其在講述孩子們的天性時,一兩句話就畫出了孩子們的一個舉動。由于作者是個畫家,其繪畫的藝術素養也不能不影響他的散文風格,因此,在文中,其語言
40
的形象性也十分明顯,他在描繪孩子們的舉動時,每一句話都可以想象出一幅圖畫。所以讀了這篇代序,如果不看畫冊,《子愷畫集》的內容也可以從文章中略知一二,這正是語言形象化的結果。
散文的語言質樸無華,簡潔形象,但作者的感情卻是真摯深沉的。
散文中直呼孩子們的名字,用第二人稱代詞“你、你們”這種敘述方式,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使讀者感到作者似乎在與一群孩子訴說自己的真情實感。在自譴自責壓抑孩子們的創造力的過錯時,作者分別呼喊著阿寶、瞻瞻、軟軟的名字,一面訴說自己的過錯,一面又揣摩孩子們的心理,這是一種你父子(女)之間的情感交流,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散文給我的孩子們畫集,給我的孩子們 哪本大學書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