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潮澎湃
有涯滄海,無涯胸懷。
《詩詞三百首》自誕生以來,一直在高起點、大手筆、全方位地開辟著詩詞領域的新天地,她繼承和發揚了前人詩詞的許多精華,突破了時空的界限,極大的豐富了民族文化的內涵,使得古體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詩詞三百首》在平仄方面變得更加容易令人接受,使得人們“以詩會友”、交流感情更加方便,更加自然。
雖說所用的仍為舊詞牌,卻帶給人們一種全新的感覺,除“新浪淘沙”外,這些詞牌幾乎都未另加“新”字,以尊重詞牌本身獨特的美感和歷史底蘊。
(汪照敏)
詩情脈脈
詩中乾坤,四季如春。
以順天意,以慰民心。
《詩詞三百首》讓我們在充分享受燦爛陽光的同時,眷顧到夜晚的寧靜與溫馨;在盡情沐浴溫暖春風的同時,感慨到寒冬中蘊育的無限生機。
她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太陽公公有四個美麗的女兒,她們雖然從未團聚,彼此間卻一直在傳遞著春天的消息。
這四個美麗的女兒就是春、夏、秋、冬,這個春天的消息就是《詩詞三百首》。
(李正剛)
詩光明媚
日月久照,四時久成。
觀其所恒,萬物之情。
《詩詞三百首》有四大特點:恰到好處的平仄合一,恰到好處的詩畫合一,恰到好處的古今合一,恰到好處的天人合一。
她切合民眾的心態,理解民眾的感情,傾聽民眾的呼聲,尊重民眾的選擇。
反對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因循守舊、抱殘守缺,從來沒有把《欽定詞譜》作為尚方寶劍供奉在民眾之上。
詩無前例
字字精彩,句句豪邁。
天上情懷,人間至愛。
《詩詞三百首》把世界上最神秘、最奇妙、最完美的文字,進行了一次最神秘、最奇妙、最完美的組合,進而把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結晶――詩詞歌賦的境界推向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
(高峰)
與詩俱進
庸言之信,庸言之謹。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詩詞三百首》在一個最為合適的時間和空間里,采取了最為合適的方式和方法,喚醒了千百萬人沉睡了千百年的心靈。
盡管她在當今詩壇上以全新的姿態獨樹一幟,但她的骨子里依舊保留著唐詩宋詞的基因,血液里依舊流淌著唐詩宋詞的神韻,這也正是她擁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詩不可擋
天行地行,何去何從?
與天同在,與時偕行。
“詩歌合為時而作”,〈詩詞三百首〉以“百萬雄詩過大江”的強大陣容,實現了古體詩詞由舊世紀向新世紀的跨越,真正做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用筆如魔,令人拍案叫絕。
”她讓我們在感慨經典的同時,會以同樣的心情感慨到:“詩詞三百首,心血二十年。
書海從此起波瀾:勢不可擋,一洗舊文壇。
”(德忠)
詩懷坦蕩
無邊無際,無聲無息。
靜靜白玉,謙謙君子。
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符號,都有一個產生、發展、鼎盛、衰落、滅亡的過程。
漢字,作為大自然綜合信息的一個縮影,已經毫無質疑地成為人類歷史上生存能力最為強大的語言符號,它對人類文明歷史記錄的真實性、生動性,已經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符號,但它總有一天也會走向衰落,走向滅亡,這是自然規律,不可違背。
它的最初使命是為了讓人們便于交流、便于溝通,便于更好地生存。
今天,人們渴望能夠利用它來記錄和詮釋那些最尖端、最科學的知識和技術,這也是它本身圖生存、圖發展必須肩負的歷史使命。
所以,一味地復古、一味地懷舊,是不能夠與時偕行的。
清代成熟起來的詩律詞譜帶有典型的復古傾向,這種詩律詞譜能夠長壽一千多年,就已經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跡了。
語言文字需要簡化、需要更新,詩律詞譜也同樣需要簡化、需要更新,《詩詞三百首》就是以這樣的胸襟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周清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急需10篇散文作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