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是一本抒發自己靈魂深處的矛盾、緊張、焦慮的書;一本浸透著生命力量的書;一本展現在逆境中的堅忍不拔的書。
表達了二十年代中期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實社會的抗爭。
《野草》是魯迅先生最獨特的一筆,它包括《秋夜》《影的告別》《風箏》及一首打油詩《我的失戀》、一出詩劇《過客》等23篇散文詩。
《野草》蘊含的主題是矛盾的、多元的。
有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希望與絕望的矛盾,光明與黑暗的矛盾,也有與絕望作戰的硬骨頭精神。
作品洋溢著魯迅先生不斷追求的人格力量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在《野草》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在矛盾分裂時代中孤獨但又勇往直前的戰士形象。
魯迅的《野草》是中國現代文學史是最早散文詩集之一,構思奇特、新穎,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
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過詩的形象來表現,寓意深遠,感情濃郁。
由于當時的環境,很多意思難于直說,是采取了隱晦的表現手法,讀起來比較難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魯迅的散文詩《野草》主要講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