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故都的是那巍峨的群山,我置身于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經過六代豪奢,至唐初廢棄,二百年來久已成為一座“空城”。
潮水拍打著城郭,仿佛也覺到它的荒涼,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帶著寒心的嘆息默默退去。
山城依然,石頭城的舊日繁華已空無所有。
對著這冷落荒涼的景象,我心中不禁在問:“為何一點痕跡不曾留下?”沒有人回答我的問題,只見那當年從秦淮河東邊升起的明月,如今仍舊多情地從城垛(“女墻”)后面升起,照見這久已殘破的古城。
月標舊時,“今月曾經照古人”,秦淮河曾經是六朝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游樂場,曾經是徹夜笙歌、春風吹送、歡樂無時或已的地方,“舊時月”是它的見證。
然而繁華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涼了。
月雖還來,然而有許多東西已經一去不返了。
重巒疊障、連綿不絕拍打著空城的是那長江的澎湃的潮水,拍打著我煢煢孑立的心情。
秦淮河上東邊升起的明月啊,依然還是那輪舊時的明月, 漫漫長夜,那清冷的月光卻透過凹凸嶙峋的女墻照進寂寞的孤城。
我循著,循著帶涼意的潮聲中,循著朦朧的月夜中,所有的一切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
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
我的眼前處處都是景,然而無一不融合著我那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
石頭城啊石頭城,昔日繁華早已無處尋覓的感慨,江城濤聲卻依舊還在,只是繁華世事不復再。
我如今在此懷古抒情,希望如今的君主能以前車之覆為鑒啊!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將劉禹錫的《石頭城》改編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