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 (1506~1571年 )。
明代散文家。
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是“唐宋八大家”與清代“桐城派”之間的橋梁,被稱為“唐宋派”。
江蘇昆山人。
早年從師于同邑魏校。
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舉,后曾八次應進士試皆落第。
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縣)安亭,讀書講學,作《冠禮》、《宗法》二書。
從學的常數百人,人稱"震川先生"。
提倡唐宋古文,所作散文樸素簡潔,善于敘事。
著有《三吳水利錄》、《馬政志》、《易圖論》、《震川文集》、《震川尺牘》、《震川先生集》等。
歸有光散文繼承歐陽修、曾鞏的文風,有較大成就,且把家庭瑣事引到古文中來,使散文擴大了表現范圍。
其散文記敘家人之誼,朋友之情,感情真摯,神態生動,風韻悠遠。
《項脊軒志》是 歸有光的名篇。
借項脊軒的興廢,寫與之有關的家庭瑣事,表達人亡物在,三世變遷的感慨,也表達作者懷念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感情。
黃宗羲推宗氣為明文第一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偉大散文家歸有光的代表作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