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簫人語》、《A.K.C》、《尋月集》、《紅豆》、《宗璞散文小說選》、《丁香結》、《南渡記》、《我是誰》、《蝸居》、《泥沼中的頭顱》《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后門》、《知音》等。
正在創作的有《野葫蘆引》。
春風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鐵簫人語》,《紫藤蘿瀑布》選自此書,《紫藤蘿瀑布》一文被選到初中課本。
參考資料:百科。
《鐵簫人語》、《A.K.C》、《尋月集》、《紅豆》、《宗璞散文小說選》、《丁香結》、《南渡記》、《我是誰》、《蝸居》、《泥沼中的頭顱》《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后門》、《知音》等。
正在創作的有《野葫蘆引》。
春風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鐵簫人語》,《紫藤蘿瀑布》選自此書,《紫藤蘿瀑布》一文被選到初中課本。
參考資料:百科。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中篇《三生石》(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童話《總鰭魚的故事》(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蝸居》、《我是誰》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南渡記
宗璞(1928—)女,原名馮鐘璞,筆名有任小哲、豐非等。,畢業于清華大學外文系,退休于中國社會科學業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中國非著名作家,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歲時隨家庭南遷到昆明。上過南菁小學和西南聯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
青藏高原游記我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去旅游。這個愿望我幾年都沒有實現,而今年暑假,媽媽剛好要休假十天去一趟青海,我自然也就跟著沾了點光。汽車在青藏公路上行駛。窗外,一片寂靜。我在輕輕的搖晃中,做起了美麗的高原夢,身子猛
一、文學作品的渲染可是說,許多人對西藏最初的影響就是被各種文學作品影響的,這是最天然的宣傳。從各種散文游記,到曾經風靡一時的倉央嘉措,所有人都對青藏高原,對圣潔的雪山與轉動經輪時的呢喃都充滿了好感。與之相比,描寫新疆的文學作品就少
各教材版本不一,不同年份也有不同,大致有《荷葉母親》,《紙船——寄母親》、《談生命》、《觀舞記》等文章。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
不是,《火燒云》選自蕭紅小說《呼蘭河傳》,小說風格跟散文有些相似,仍然屬于小說。雖然《火燒云》這段單看起來像篇散文。
有的全國各省陸續啟動“高中課改”,采用的新課標語文教材在結構和思路上變化較大,課文也作出相應調整。記者翻閱目前全國各地采用的6個版本高中語文教材目錄發現,絕大多數網上傳言被“刪除”的經典名篇依然在教材中。文/本報記者黃茜、徐靜
1、個人簡介宗璞,原名馮鐘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筆名宗璞,筆名另有豐華、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縣,生于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
第一篇兒時,我們因為無知而不懂得回報父母的愛;長大了,我們因為面子而羞于表達。――題記;;;曾經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青年埋怨父親古板不體諒自己,經常和他發生爭吵,兩人之間,產生了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直至一天,青年因為工作要到墨西哥待
品味親情面對親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獨道的理解,在我看來,親情是一頓美味的家常飯,父親是火,旺盛熱烈;母親是油,細膩柔和;我則是那將被烹煮的菜肴,在父親與母親的呵護下,逐漸走向成熟。親情像一碗白米飯,米飯的白色顯示了親情的凡而不俗,米飯的馨香則表
歲月之船悄悄劃遠,記憶的間隙留下一抹淡淡的回憶。年少的我,隨著歲月的流逝,真正感受到家庭對我那濃濃的親情。記得小時候有天晚上,我拿玻璃瓶玩,不小心把眼皮給劃破了。爸爸、媽媽、姐姐很著急,媽媽趕忙找了一輛車把我送到市醫院急診室,醫生給
塵埃里的芬芳三月的太陽早早爬上了村頭的楊樹林,明亮的陽光追逐著暖風,軟綿綿的白云在空中輕輕地飄蕩,給淡藍透明的天空綴上了幾片潔白。父親早早地吃過了早飯,蹲在大門口,嘴里叼著煙,靜靜地等我。溫柔的陽光傾瀉在他身上,把他的幾根白發染成金
宇宙塵埃散文集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內容預覽:這是怎么樣的一雙雙目光啊飽含著深沉的愛意他們看著我沒有說出一句話但我明白我應該怎么樣去拼搏或功成名就,或小有成績面對的是同樣的目光只不過,目光中多增添了幾分
北京四合院在元朝的時候已經出現了,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主要分布在北京的小巷里,還有一小部分在北京城外。而隨著之后的朝代變化,四合院逐漸越來越少。所謂“四合”,就是一個院子四面都有房屋。這些房屋一般是高四米,寬八米。而這四間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中篇《三生石》(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童話《總鰭魚的故事》(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蝸居》、《我是誰》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南渡記
宗璞(1928—)女,原名馮鐘璞,筆名有任小哲、豐非等。,畢業于清華大學外文系,退休于中國社會科學業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中國非著名作家,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歲時隨家庭南遷到昆明。上過南菁小學和西南聯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
1、朱光潛代表作有《朱光潛選集》,《悲劇心理學》,《無言之美》,《談美》,《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2、人物簡介朱光潛(1897年-1986年),筆名孟實、盟石。安徽省桐城人(今樅陽縣麒麟鎮岱鰲村人)。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北京大
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
40年代鄉土小說的代表作家是沙汀和艾蕪。沙汀的作品主要有《淘金記》、《在其香居茶館里》。這一時期沙汀小說的風格特點是:以小見大,通過描寫宗法制度最為根深蒂固的四川鄉場,深刻揭露了國統區昏聵的現狀。筆法冷峻,樸實,文風極為嚴謹,嚴格遵
歸有光(1506~1571年)。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是“唐宋八大家”與清代“桐城派”之間的橋梁,被稱為“唐宋派”。江蘇昆山人。早年從師于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舉,后曾八次應進士試皆落第。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嘉
宗璞,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1928年生于北平,畢業于清華大學外文系,退體于中國社會科學業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既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學厚淵源,又得外國文化長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蘊含東方傳統哲學文化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相結合的精
父親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人,國學大師、哲學家。叔叔馮景蘭:(1898.3.9——1976.9.29)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礦床學的重要奠基者。姑姑馮沅君:文學史家,新中國成立后第一位女一級教授。女兒馮玨:TOM在線執行董事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