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霞
海霞生于河南鄭州,長于河南鄭州。
在鄭州的一個回族知識分子家庭,海霞從小就是個多才多藝的女孩。
海霞的母親是一名教師,普通話和朗誦口才非常好,受母親的影響,她從小普通話標準。
從小在清真寺玩耍,長期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使她增添了幾分清雅穆民的姿色。
海霞在校期間一直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1989年考上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后,就與電視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3年大學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直接進入中央電視臺新聞部播音組工作。
去無錫電視臺鍛煉回來后,就參加了《午間新聞》和《晚間新聞》的直播。
1994 年4月1日,CCTV《晚間新聞》里首次有了直播新聞的主持人。
擔任首播的是全臺年齡最小,臺齡最短的播音員海霞。
改版后的《晚間新聞》收視率從以前的3%上升至20%左右。
后來央視在《現在播報》中首次實行新聞主播制,海霞以其形象親切、吐字清晰、節奏明快而"中標",有幸成為第一人。
《現在播報》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收視率直逼《新聞聯播》,在中央電視臺的所有欄目中,位列第二。
海霞的成功令人羨慕,而她的付出更令人感慨。
在北京廣播學院學習期間,她幾乎都是最早起床練聲的,她對播音藝術的迷戀可謂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
到央視工作了以后,她仍然堅持早期,為了不耽誤時間,枕邊放了5個鬧鐘,每個鬧鐘預設的響鈴時間是5分鐘海霞深知電視是一門學無止境的藝術,她利用有限的業余時間,讀完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的研究生,又去攻讀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而為觀眾,無論臺下有多疲憊,一旦坐在鏡頭前,海霞永遠是神采飛揚,光彩照人。
學歷背景:高中:鄭州回民中學,1993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現播音與主持藝術學院),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碩士。
2007年12月,海霞獲得了“金話筒電視播音作品獎”。
2008年1月25日當選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9年8月起主持《新聞20分》。
2011年6月,海霞當選為河南省青聯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2011年6月,海霞當選為河南省青聯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二、丈夫羅永章
羅永章,山東省煙臺棲霞人,目前是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的教授。
1962年6月出生,1985 年畢業于蘭州大學化學系, 1987年赴美國留學,先后在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利克分校、美國哈佛大學學習并獲得了美國生物化學博士學位。
獲得了美國生物化學博士學位。
1999年11月,羅永章謝絕華盛頓一家科研公司的高薪聘請,決定回國創業。
羅永章回國后,在家鄉山東組建了生物工程股份公司,并擔任首席科學家。
他是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教授。
曾是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百人計劃學者,獲得美國國立衛生院頒發的國家自然科學研究獎。
三、海霞與羅永章的故事
他們相識于1999年10月。
那是一個星期天上午,海霞去同事敬一丹家串門,當海霞走進客廳時,她看到沙發上坐著一位陌生男子。
敬一丹熱情地為海霞介紹:“他叫羅永章,是我丈夫的朋友,剛從美國回來,現在山東一家生物制藥公司擔任首席科學家。
”出于禮貌,海霞沖他微微一笑。
羅永章落落大方地說:“我早就知道你,你叫海霞,央視的名嘴。
”……
2000年2月,羅永章得知海霞去煙臺出差,在電話里詭秘地告訴她:“你來后,我要送你一件神秘的禮物。
”這吊起了海霞的胃口,會是什么呢?那天,當海霞到達煙臺時,羅永章興致勃勃地將她領到他的住處,指著桌子上一堆紅色多米諾骨牌對海霞說:“這就是我送給你的禮物。
”海霞一下子蒙了。
在羅永章的指點下,海霞推倒了第一塊,上千枚骨牌相繼倒下,骨牌疊成了“海霞,羅永章愛你一百年!”幾個鮮紅奪目的大字。
羅永章認真地告訴海霞:“這是我花兩個多月時間研究堆成的。
”幸福激動的淚水一下子涌滿海霞的眼眶,羅永章的真誠和執著徹底將她征服。
2000年10月,海霞與羅永章的愛情像秋天金黃的稻穗一樣成熟了,兩人在北京舉行了婚禮。
婚后不久,羅永章放棄山東的事業來到北京,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當了一名教授。
2001年夏天,海霞發現自己莫名地心悸、嘔吐、厭食,去醫院一檢查,醫生說她懷上了寶寶。
海霞把這一喜訊告訴了羅永章,沒想到他淡然地說:“我們的事業都正處在沖刺階段,是不是暫時不要孩子?”海霞一聽就急了,她撫摸著自己的腹部,一臉柔情地對丈夫說:“這是上天送給我們的天使,是我們愛情的結晶,我們要尊重生命尊重愛,把孩子順利地生下來。
”見海霞態度如此堅決,羅永章沒有再說什么。
2001年5月,海霞在醫院生下了一個健康漂亮的男孩。
自從孩子出生后,羅永章突然發現自己的心態改變了很多。
他心甘情愿地為孩子洗尿片、喂牛奶,還常常在三更半夜醒來,揉著惺忪的睡眼哄哭鬧的孩子睡覺。
撫育孩子和瑣碎平凡的生活,終于讓他悟道:婚姻不是風花雪月,而是具體真實的柴米油鹽;家庭、孩子是一個男人奮斗的動力,只有在家庭、孩子和事業之間找到平衡點,才是幸福成功的男人。
2005年秋天,羅永章和他的團隊研制抗癌藥物到了沖刺階段,他每天都要在實驗室加班到深夜。
因為研究沒有達到他預想的效果,他變得焦躁不安,經常發脾氣。
海霞沒有與丈夫計較,而是耐心地安慰他:“科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適得其反。
”為了讓丈夫能正常入睡,海霞每天晚上陪著丈夫,在10多層樓梯間上上下下地走半個小時,待羅永章滿頭大汗地回到家,沖個熱水澡,躺到床上一覺睡到天亮。
有了高質量的睡眠,羅永章工作起來精神格外飽滿。
經過成百上千次的試驗,次年5月,羅永章和同事們研制的“恩度”抗癌藥物一舉成功。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福克曼院士,在世界權威生命科學雜志《細胞》上發表文章,給予這種藥物高度評價。
羅永章因此成了享譽海內外的科學家,他百感交集對海霞說:“我現在才理解了‘家和萬事興’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如果夫妻倆整天吵吵鬧鬧,還有什么心思做學問?”海霞也感慨萬千。
2007年7月,安徽淮河上游持續不斷的暴雨給當地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記者在寫這一報道時,說群眾帶著過年的心情在領政府分配的救濟品。
晚上,海霞在主持這一專題節目時,將這句話念了出來,頓時引起很多觀眾的不滿,他們紛紛在網上發帖子指責海霞。
海霞內心非常痛苦,羅永章安慰她:“你是人,不是神,人怎么會不犯錯誤呢?改過就好。
”當晚,海霞和丈夫在網上一起發帖子,真誠地向觀眾道歉,最終大家原諒了她。
多年的努力,加上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如今海霞的事業如日中天,多次被評為“觀眾喜愛的新聞主播”,近來,海霞肩負著更重的擔子走上了《新聞聯播》崗位。
只是,她不再像以前那樣感到壓力重重,因為她的背后有一位這樣優秀的丈夫,在默默地支持她、和她并肩作戰,這是她今生的幸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中央電視臺女主播海霞簡歷及家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