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運用象征手法,通過對溪流的描繪,揭示了生命由生長到壯大再到奉獻的一般規律,歌頌了溪流不怕艱辛、執著追求、勇于探索、真誠奉獻的精神品質,表達了作者蓬勃向上、不斷進取的積極的人生態度. 生命是一個沉重而抽象的話題,生命的規律是什么?生命的本質是什么?不但是初中的學生,就是對一般成人來說,也是很難解釋清楚的.在本文中,作者將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將生命歷程比作一條小溪的流動,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優美、生動的畫卷,讓我們在領略意境美的同時,感受生命的種種形式和生命的本質. 作者開篇點出溪流生存的環境,并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我愈來愈愛著生我養我的土地了”.接著寫自己的生命“就是那山溪”,而且認定溪流就是“最有著活力”的大山的體現.作者筆下的溪流最初是孱弱的、細柔的,可是從第五節我們可以看到,誕生之初的溪流就有頑強的生命力,“太陽曬不干、黃風刮不跑”,它“晶瑩”、“清新”,“它一出來,便宣告了它的生命”,便開始向前不停地奔流著. 接著,作者描述了溪流艱辛的步伐,讓人感受到不可阻擋的生命的力量.在不斷的行進中,在溪流的流淌過程中,它或清純、或湍急、或澎湃,終于“慢慢地大起來了”.同時,一路上它收獲了許多:流過石川,它收獲了柔情;流過草地,它收獲了芬芳;流過了竹林,它收獲了涼綠.成長的路途上“增添了美的色彩”. 第八節寫溪流的歸宿,它“滋潤花瓣”;它“拔脫腐根”.它無私地奉獻自己,卻還要不停地“探索”.這里,奉獻是生命的又一特征. 文章最后點明深化了主題,作者從溪流中汲取了力量,暗示了生命的本質和基本規律以及人生的意義. 總之,山溪的情懷和性格就是人生的寫照.溪流的歷程告訴我們:生命始于卑微、渺小,繼而生長、強健,成長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無數的坎坷和磨難,但人生的歷程始終是豐富多彩的.生命的本質就是進取、奮斗,就是拼搏,就是奉獻! 文章最顯著的特色是物我兩融,處處寫山溪,處處寫"我",把"我"和山溪聯結在一起.山溪的成長,也是"我"的成長,"我"在文學道路上的成長.山溪與"我"以及“我”的創作道路在生命的姿態上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本文還兼具感性美和理性美,除了溪流生動形象,蘊藉含蓄的外在美,又揭示了生命歷程中吸納與奉獻的哲理韻味. 此外,文章語言清新雋永、明朗靈動.多處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生動而又富含底蘊,形象而又蘊涵情思,語言美是本文的又一特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寫出了溪流的變化作文作者的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