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老師和壞小子》讀后感 初讀楊紅櫻的作品,被其清新流暢、直白干凈的文字所感動,仿佛回到在夏日的葡萄架下邊吃雪糕邊看《少年文藝》的年少時光。
正如楊紅櫻所說“我是用自己的作品走進孩子的心靈的,全國的孩子都把我當成他們的朋友”,確實,她的作品一直在“單純、快樂、活潑”中行走,一路淺吟輕唱。
《漂亮老師和壞小子》是經兒子的強烈推薦后,我抽時間細讀的。
漂亮而率真的師大中文系畢業生米蘭,偶遇白果林小學的四位壞小子肥貓、米老鼠、豆芽兒、兔巴哥后,在他們的慫恿下應聘為白果林小學六三班的班主任,因此與這四位壞小子發生了一系列溫暖而又讓人捧腹的故事:漂亮的米老師帶領學生們跳芭啦芭啦舞;米老師去豆芽兒家家訪時,編著“謊言”送偏方;米老師教“男生女相”的李小俊如何捍衛自己的尊嚴;畢業考試前米老師帶著全班同學去郊外踏青,用計謀巧妙地保護金絲猴,保護學生和自己……隨著故事的展開,我在欣賞米蘭和六·三班同學“單純、快樂、活潑”的同時,不禁陷入了故事內核所帶給我們更深層次的思考:什么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校長心目中的好老師和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是否一致?怎么樣的老師才深得孩子們喜愛?淵博的學識,精湛的教學藝術,嚴謹而認真的工作態度,能足以成為一名好老師嗎?僅此而已,夠嗎?漂亮老師米蘭的教育故事讓我們明白,成為一名好老師,除了學識、修養、嚴謹、積極的人生態度,還要做到兩個字——走進!走近孩子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蹲下身子傾聽他們稚嫩的心聲,和他們對視,和他們交流。
“我們在教育中要尊重一個人,必須要原諒他所犯的錯誤,就應該努力找孩子這些細節性優點,并把它放大。
”沒有很高深的說理,輕輕淺淺的一句話,詮釋了教育的真諦!這是楊紅櫻賦予米蘭的教育觀。
看看楊紅櫻筆下的"壞小子"米老鼠、兔巴哥、肥貓和豆芽兒。
這些小子確實難纏,他們打架、貪玩、調皮,是班級里最讓人頭疼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每個班級都有,對這樣的孩子,我們通常是軟硬兼施,聯系家長,班規家法一起上,偶爾“鎮壓”下去后,但卻不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于是乎,大嘆:孺子不可教也!而漂亮的米老師用智慧,率真,親和力牽引著壞小子們一步一步地走向和諧,從處理六三班和六二班的打架事件上,就可看出她的過人之處,簡單的幾句問話,推心置腹,不要學生寫檢查,不請家長,不大動干戈,學生卻心服口服,讀者也看得心服口服。
仔細想想,對照我們走過的童年,看看我們的孩子……壞小子身上集中體現的是每一個小男孩都有的年齡特點--好玩好動,喜歡表現自己,耍點小聰明,愛聽好話。
米蘭正是理解了這一點,她始終帶著理解的姿態,輕輕地走進他們!成為他們的大朋友。
再看,米蘭教軟弱到模糊了性別意識的李小俊,拾起尊嚴,在家練直拳,用自己的力量抗擊肥貓和米老鼠的欺侮和嘲諷,幫李小俊找回了自信,讓他成為一名真正的男孩子。
這一切的一切,不由得讓我折服。
至此,我不由得想到我班一位叫王維的男孩子,這孩子的身上有李小俊的痕跡,喜歡玩女孩子的發夾,喜歡蝴蝶結,喜歡涂指甲油(經常偷偷地把他媽媽的指甲油拿來涂上),也喜歡翹蘭花指,甚至升國旗敬禮時,也下意識地翹著蘭花指。
也許還是低年級,其他孩子對他這種舉措沒多大在意,偶爾,有幾個孩子笑嘻嘻地跑來告訴我:“楊老師,王維涂指甲油了。
”對此,我專門找他談了話,告訴他身為小男子漢,就有小男子漢的樣子,可不能涂指甲油。
也找了他的家長,和家長分析原因,尋找對策,由于家長不是很重視,認為孩子小,貪玩好奇而已。
盡管我一直強調,上課時,平時跟他對話時,總是叫他小男子漢,嚴禁他涂抹指甲油,讓男生多找他玩,他的言行總算有些改觀了,但是,翹蘭花指,玩蝴蝶結的毛病還是時有出現。
米蘭這種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地從孩子的立場出發處理每一件事,使我深受啟發,此刻,我在想:該好好琢磨,為王維找一個改掉壞毛病的方法了。
米蘭,用自己的內心世界走進孩子,這是一種自然率真的人生態度、平等對話的人際交往原則、這體現了教育中多元化的價值取向,這是一種人性的關懷。
是啊!用孩子的思維去思維,用孩子的語言去表達,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用孩子的心理去感受。
輕輕的,教育將會無痕。
楊紅櫻和她的《漂亮老師和壞小子》讓我們更直接地與“走進”對話,走進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從心靈深處去尊重、理解、寬容和欣賞。
如此,我們就能走進童心,破解童心,舒展童心;熟悉童趣,分享童趣,張揚童趣;開啟童智,激活童智,發展童智。
童心無暇,童心敏感,孩子,他的心靈就是一張白紙,教育的價值就是讓這種白紙如何變得陽光,多彩,躍動著生命的音符。
給他一個微笑和贊賞,心靈就會隨之豐盈。
從心靈深處走進另一個心靈深處,這首童謠才會經久傳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楊紅櫻的散文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