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愛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杏林子曾說過:“歲月可以贏去我們的生命,卻贏不去我們一路留下的歡聲笑語,我們的祝福,無盡的愛意。
”她還說“除了愛,我一無所有”。
我想,生命就在于奉獻愛,感受愛吧。
關于愛,我感受得最多的,是來自母親的愛。
她不僅僅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更時時關注著我的學習和思想,時時鼓勵我前進。
她給我了那么多好吃的東西,自己卻很少吃上一口。
她給我了那么多漂亮的名牌衣服,卻舍不得多花錢高檔衣服給自己……她每天陪我讀書,幫我復習功課;時常組織一些公益活動,讓我親身經歷,用心感受……總之,無時無刻不是盡全力用心呵護著有關我的一切。
我的媽媽如此,別人的媽媽也如此,就連動物世界的媽媽都是如此。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名字叫“媽媽的愛”。
其中有幾個故事深深印刻地在我的腦海里。
其中一個故事名字叫“母愛的雕像”。
說的是一個公園失火,大火撲滅后,人們發現一只被燒焦的鳥,翅膀張開著像一尊雕塑,從下面爬出幾只小鳥。
原來,鳥媽媽知道火勢是往上著的,它放棄了自己逃生的希望,把小鳥們帶到樹下,用生命保護了自己的孩子。
還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在青海省一個特別缺水的沙漠地區。
每人每天只能分到由駐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3斤水。
有一天,一頭老牛攔住了送水車,任憑自己被鞭打得渾身流血,卻依然一動不動。
當運水的戰士哭著倒了盆水放在老牛面前后,沒想到,老牛并沒有喝以死抗爭得到的水,而是仰天長叫,喚來了自己的孩子。
受傷的老牛以慈愛的目光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感激地舔了舔母親的眼睛。
陸地上的動物如此,水中的魚兒也一樣。
你聽說過三文魚洄游的經歷嗎?三文魚出生在淡水湖,生長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咸水中,生活數年后長大成熟。
然后,它們要游回出生地去產卵。
在洄游過程中,它們逆流而上,還要跳躍無數障礙。
有的沒跳過去就累死在途中,有的不小心跳到岸上就只能在那里產卵死去。
就這樣,每隔四年,它們從遙遠的海洋千里迢迢而來,一個多月不曾進食,回到故里。
產下卵之后,全部死去。
尸體腐爛后化作小魚的營養,助小魚有足夠的體能順流入海。
你瞧,所有的媽媽都會為了孩子付出一切。
所以我認為生命就在于感受愛,回饋愛,奉獻愛。
一個母親,她有心比任何人都強;一個母親,她的愛無以倫比。
我居住宿舍,每天見多了生生死死,一直以為再不會有什么能讓我輕易喜悲。
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江生,護士們說他沒有父親,只有一個母親與之相依為命。
見到江生,他蜷躺在靠窗的病床上;床邊坐著他瘦弱的母親,正認真地向他描述窗外的情景:“今天天氣多好啊,看陽光都照到你床上了,窗外,油菜花兒開了,金燦燦的一片。
草坪上,咦!不是小玉嗎,就是早幾天住進來的那位姑娘,跟我們得的是一個病,開始比我們還重,這不,現在自己能在院子里散步了。
說,現在,這病好治……” 病的窗外其實是一堵光禿禿的墻,什么都沒有,江生患的腦腫瘤了視神經,入院時已經失明。
向病人家屬反復交待了病情的嚴重。
可他的媽媽,這個瘦弱的母親。
堅持要讓兒子得到最好的治療,她不愿放棄哪怕萬分之一的希望。
后來才知道她在大治路邊攤雞蛋餅,為了兒子治病,她已掉了居住的子,還了血…… 街鄰親友都不心與她照面,只要見誰,總上前拉住手不放。
“給我兒子打個吧。
”她總是一次次地央求人給兒子的打問候。
她對他說:那么多人關心你呢! 她日復一日陪著病床上的兒子,默默地坐在床邊看著兒子接聽自己精心安排的來電。
誰都難以相信,她能接連幾天通宵不眠,四處奔走。
打聽兒子的同學、朋友住址。
“給我兒子打個吧。
”她說。
們盡了最大的努力,江生終于還是在一個靜悄悄的黎明走了。
那個母親,沒有嚎啕大哭,她只是緊緊地抱著兒子生前的衣物。
久久地呆望兒子睡過的床…… 大治路邊,又看到了那個攤“雞蛋煎餅”的手推車和那個更瘦、更憔悴的身影。
兒子那只伏在母親胸口溫暖貼身子的布袋里。
每個清晨和黃昏都有人繞很遠的路,去她攤的雞蛋煎餅。
每個清晨和黃昏她胸口那只都有人發來問候的信息:“媽媽,我們愛你。
”
難忘母愛
小時候,我可以在母親的背上無憂無慮的長大,是母親編織了女兒的夢,點燃了心中那盞燈,伴我走過人生那坎坷的路程。
我想不起病重的母親是怎樣背著我走路,我是怎樣在母親背上長大,可想而知,有病的母親比健康的人更艱難。
是母親讓我學會了人之初,做人做事的道理。
當時我不懂母親的心,她的愛她的溫柔,她的關懷和牽掛,不懂事的我在母親的包容下慢慢地長大,當我知道和讀懂母親的時候,母親含著眼淚,帶著多少擔憂與牽掛永遠的離開了我。
我唯一的靠山倒了,但是母親教會了我在逆境中學會堅強,勇敢地面對困難和失敗,適應任何環境而求生存,這就是我的母親留給我的無比珍貴的財富和愛。
母親雖然走了,可她永遠活在我的心里,我永遠懷念她,她是我地唯一,無人取代,也是我的最愛,更是難忘的愛!
我想不起小姨媽在母親有病的時候是怎樣抱著我,還是背著我,我不知道,從小姨媽對那段往事的回憶中,我才知道別人對她的冷眼,天寒地冷的無奈……
我才知道她的棉衣前襟是明亮發光的,而且經常是濕地;才知道燒無煙煤時熏黑了的臉上那雙有黑有大的眼睛的明亮。
那時候小姨媽只有十六歲,一個失去父母關愛的小女孩,能在姐姐病重的時候撐起一個家,還帶著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可想而知,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每當小姨媽講起那段往事,我就想起那苦難無助地童年,小姨媽無私的愛,讓我永遠難忘。
小姨媽的人生很苦,很少有人去關她,可是她卻為我們這些沒有母愛的孩子現出了她的青春和所有的愛。
我母親去世后小姨媽也經常照顧我,關心我。
她不但關愛我,還有我的三姨家兄弟妹們。
還在我母親沒有去世時,我的三姨媽由于有病去世了,留下四個孩子,最小的才兩歲,她為了照顧這四個孩子,就和我三姨父結婚,把他們養大成人,現在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可是小姨媽由于勞累過度,而病倒了,現在病在床上不能自理,當我今年回家看到小姨媽時,我很慚愧,她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可我們又給了她什么,她看到我時那含淚的笑容,我才體會到母愛的無私和偉大,也許她不求我們什么,能常回家看看足矣,可我們卻做不到,當我們愛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可曾想過,我們把愛孩子的十分之一去愛母親,她就足矣,往往這一點也做不到,說句心里話,我們欠母親的無法補償,更無法用語言表達。
我有這兩位母親,雖然我的人生很不幸,但我有她們給我的無私的愛,我永遠是幸福的,她們對我的愛我永存心里。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父母病重卻不能陪在他們身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