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母親 三毛
我的母親在19歲高中畢業那年,經過相親,認識了我的父親.母親20歲的時候,她放棄進入大學的機會,下嫁父親,成為一個婦人.
童年時代,很少看見母親有過什么表情,她的臉色一向安詳,在那安詳的背后,總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等我上了大學的時候,對于母親的存在以及價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評價.記得放學回家來,看見總是在廚房里的母親,突然脫口問道:"媽媽,你讀過尼采沒有?"母親說沒有.又問:"那叔本華、康德和薩特呢?還有.....這些哲人難道你都不曉得 ?"母親還是說不曉得.我呆望著她轉身而去的身影,一時感慨不已,覺得母親居然是這么一個沒有學問的人.我有些發怒,向她喊:"那你去讀呀!"這句喊叫,被母親丟向油鍋內的炒菜聲擋掉了,我回到房間去讀書,卻聽見母親在叫:"吃飯了!今天都是你喜歡的菜."
以前母親除了東南亞之外,沒有去過其他的國家.8年前,當父親和母親排除萬難,飛到歐洲探望荷西和我時,是我的不孝,給了母親一場碎心的旅行.荷西的意外死亡,使得父母親一夜之間白了頭發.更有諷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別了十三年的那個中秋節,我們卻正在埋葬一個親愛的家人。
這萬萬不是存心傷害父母的行為,卻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的頭發,就要淚濕滿襟.
母親的腿上,好似綁著一條無形的帶子,那一條帶子的長度,只夠她在廚房和家中走來走去.大門雖沒有上鎖,她心里的愛,卻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鎖了一輩子.
我一直在懷疑,母親總認為她愛父親的深度勝于父親愛她的程度.
還是9年前吧,小兄的終身大事終于在一場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當全場安靜下來的時候,父親開始致詞.父親要說什么話,母親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動聽地說了一番話.最后,他話鋒一轉道:"我同時要深深感謝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這四個誠誠懇懇、正正當當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當父親說到這里時,母親的眼淚奪眶而出,她站在眾人面前,任憑淚水奔流.我相信,母親一生的辛勞和付出,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極而泣的感觸.
這幾天,每當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趕回家去晚餐時,總是呆望著母親那拿了一輩子鍋鏟的手發呆,就是這雙手,把我們這個家管了起來.就是那條腰圍,沒有缺過我們一頓飯菜.就是這一個看上去年華漸逝的婦人,將她的一生一世,毫無怨言,更不求任何回報地交給了父親和我們這些孩子.
回想到一生對于母親的愧疚和愛,回想到當年讀大學時看不起母親不懂哲學書籍的罪過,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請求寬恕.今生唯一的孝順,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這件事上來討的母親的快樂.
想對母親說: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過那么長路的人,是她;真正經歷過那么多滄桑的,全然用行為解釋了愛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親所賦予生命的深度和廣度,沒有一本哲學書籍比她更周全了.
母親啊母親,在你女兒的心里,你是源,是愛,是永恒.
你也是我們終生追尋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尋一篇關于親情的抒情散文朗誦比賽的時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