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巜山行》中贊美楓葉的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釋義: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
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出自:唐 杜牧《山行》
原詩:
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釋義: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
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斜:傾斜的意思。
車:轎子。
霜葉:楓樹的葉子經深秋寒霜之后變成了紅色。
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
擴展資料
“霜葉紅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出來了。
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云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
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沒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
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
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
杜牧的古詩受韓愈的影響好發議論。
但有時他用比喻、形象的語言進行議論,富有抒情勝。
杜牧的古詩往往別有境界,寫得古樸純厚,雄豪健朗,如《池州送孟遲先輩》。
杜牧的寫景抒情絕句,意境幽美,韻味雋永,于盛唐七絕之外,別開妙境。
杜牧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用絕句體小詩加以描寫,含蓄精煉,情景交融,在短短的四句中,寫出一個完整而幽美的景象,宛如一幅圖畫。
杜牧在律體中故作拗句,或出以古意,表現出一種勁直峻峭、氣力健舉的氣勢,以力矯詩壇平弱圓熟之風。
杜牧的七律有較強的現實性,此外,杜牧的律詩時用古調,豪宕纏綿中別有一種古樸瀟灑的風韻。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杜牧巜山行》中哪一句是贊美楓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