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賞散文中的心理描寫
從近年來高考散文命題特點來看,隨著高考語文試卷文學性的強化,散文這種文體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
許多感情真摯、文學色彩濃郁、富有時代氣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題者的首選材料。
現代文閱讀文學作品類考的大多是散文,題型變化不大,難度逐步降低。
我們應該重視對課本文章的挖掘深度,以點帶面,從而逐漸提高對散文的欣賞能力。
下面我們就結合蘇教版必修二的幾篇課文,選取心理描寫這個點,來看看如何鑒賞散文中的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指對人物在一定情境中內心活動的描述,如思想、感情、愿望、體驗等。
它是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表達文章主題的藝術手段。
人的心理活動的復雜多樣,決定了心理描寫具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主要分為直接心理描寫和間接心理描寫。
直接心理描寫包括心理剖析、內心獨白、夢境幻覺等,間接心理描寫包括景物烘托、動作語言暗示等。
此外,心理描述也可以通過人物的日記、書信來進行。
現代散文作為一種長于抒情的文學體裁,一般都采用第一人稱,寫“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因而心理描寫自然是功不可沒。
通過作者豐富細膩而真實動人的心理描寫,我們能直接聽到作者的聲音,感受到他脈搏的跳動。
一、要通過鑒賞豐富的心理描寫,去體會人物形象
心理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通過對人物心理描寫的品味,我們能夠直接深入人物心靈,體會人物真實而完整的形象。
如海倫•凱勒幼時失聰失明,生活在黑暗與寂靜中,對聲音、色彩無記憶,無感受,她全憑觸覺來感知世界,但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她卻能依賴豐富細膩的心理描寫來描繪她三天美好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使文章內容充實,有血有肉,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比如她想看望梅西夫人,想看望朋友,甚至想看望那群忠誠的狗;想看博物館里栩栩如生的展品,想看藝術博物館里的美術作品,甚至想看戲……她的這些想法,純屬虛構,可是恰是通過這些豐富細膩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作者傾訴了她對生活的禮贊,表達了她對生活的態度。
而我們透過這些心理描寫,就能夠體會到海倫•凱勒的精神——堅忍不拔的精神,自我超脫的精神,追尋美和崇高的精神。
作者的美好形象仿佛浮現在眼前。
二、要通過鑒賞復雜的心理描寫,來了解情節發展
細節描寫往往是內心深處細微曲折復雜的感情表現,通過品讀心理描寫,我們可以把握住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了解情節的發展變化。
如《呱……呱……》一文,作者寫到:“我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不知道……也許是去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一段心理描寫,就充分地展示了主人公在選擇時的一點猶豫,從中我們看出,雖然主人公是在決心走上“死路”,但更多是受了“偶像”的影響和“召喚”,出于本能的求生潛意識,他對死有種不肯定,這種不肯定恰恰為主人公后來由“求死”而“戀生”埋下了伏筆,使文章主旨的最后呈現不讓人感覺突兀。
三、要通過鑒賞真實的心理描寫,把握住文章主題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海倫•凱勒傾訴了她對生活的禮贊,表達她個人的生活態度,可是文章中作者也處處用視聽健全的人來和自己作對比,發出自己的心聲。
特別是她說到:“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該有多好啊!”這些真實的內心表白,其實正是作者通過本文要表達的一個主題,那就是源于健全的人們在生活中卻往往會怠倦,很難理解每一天的意義,缺少對生活的熱情,滿懷對世人強烈的愛與殷切希望的作者規勸著那許多把生命中擁有的東西視為當然的人們,不要只有在失去時才知道擁有的珍貴。
此外,在鑒賞散文中的心理描寫時,我們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注意心理描寫是否實事求是,恰如其分。
恰當的心理描寫應該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
二是要注意心理描寫往往和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寫作手段有機結合在一起,因為這樣才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三是要特別注意人物在不同環境中所表現的不同心理。
心理活動不能脫離社會現實而孤立存在,因此人物的心理總是有著細微的感情波瀾和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
四是要注意心理活動的前因后果。
人物心理活動的引起是有原因的,同樣,心理活動又是人物外部行動的依據;有什么樣的心理活動,就會產生相應的外部行動。
雨果說:“有一種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還有一種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內心世界。”只要我們去品讀、分析、鑒賞優秀的散文作品中大量的、紛繁復雜的心理描寫,就必將體會到人類那生動新鮮、色彩斑斕、光彩照人的的心靈世界。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如何鑒賞散文中的心理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