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攝影論壇的朋友,經常要對別人的照片進行點評,或者看別人對自己照片的點評,通過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和攝影技術。
但是,什么樣的攝影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對一張照片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價,現就我的體會,談談粗淺的認識,作為拋磚引玉吧。
評價一張照片拍攝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看其思想性、藝術性兩方面表現的優劣。
一、思想性 所謂思想性,即作者通過作品要傳遞給讀者的思想、主張和情緒。
攝影作品對生活的反映是再現與表現的統一。
盡管攝影表面上看是對人物、事件、物體客觀情貌的復制,但其無不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生活的選擇、集中和概括,是作者審美認識的結果,因而,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烙印。
所以,任何攝影作品都是有其思想性,都反映著作者的立場和出發點即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作品的思想性是作者思想的體現,盡管作者的思想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變化。
作為攝影藝術作品,究竟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才是好的思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是很難一概而論的。
當然,在同一個歷史時期,反映一個時代主流的思想、進步的思想、代表一個時代大眾的思想、有利于社會文明進步的思想,都是好的思想,反映這樣思想的攝影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二、藝術性 從攝影作品的基本要素上講,一幅好的作品除了具有正確的思想性外,還要有較高的藝術性。
藝術性的體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構圖合理。
我們所談的攝影構圖,是指畫面的安排,確定畫面內各個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并把它們有機地組織在一個畫面上,使之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是攝影者為了表達思想內容而創造的整個造型結構,其中包括光與影,線條與色調等造型要素的組合。
所謂構圖的合理性,是攝影構圖的形態服從作品內容和作者內心的感受,符合構圖形式美的法則和構圖的基本原理和規律。
應該注意的是,在具體的攝影活動與創作中,不要死板地依據構圖規則來構圖,不要被構圖規則所束縛,要大膽創新,嘗試各種非常規的構圖方法,不斷豐富發展構圖的理論。
(1)、畫面簡潔,主體鮮明突出。
選用最簡單的背景,將畫面分散主體注意力的內容縮小到最小的范圍,使照片的興趣中心點給人以最大程度的視覺吸引力,從而達到突出主體、突出主題的目的。
我們有較多的攝影新手在拍攝時,往往沒有重視對陪體的選擇和對背景的必要處理,拍出的照片畫面不簡潔,背景雜亂,陪體喧賓奪主,主體不突出。
(2)、三維空間布局合理,畫面表現層次感強。
一張好的照片對前景、主體、背景在三維空間中的布局是非常合理的,三者之間和諧相處,有機聯系,相互呼應,相得益彰。
主體、前景、背景之間的關系是主從關系,主體是主導的要突出的,前景和背景是次要的是主體的陪襯和點綴。
一張照片中可以只有主體,不有前景和背景;也可以只有主體和前景,或只有主體和背景,不有背景或前景。
這些,可以在拍攝構圖時根據表現主體的需要來決定取舍。
(3)、畫面均衡,給人以美的感受。
照片畫面的均衡給人以滿足的感覺和美的享受,均衡構圖畫面結構完美無缺,安排巧妙,對應平衡。
好的平衡就是形狀、顏色或者相互補充的光與影的面積的排列,這樣構圖的照片看起來畫面就顯得很美。
(4)、主體位置安排得當,主體顯眼突出。
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黃金分割構圖法來判別主體在畫面中是否突出。
黃金分割法派生出的三分法是經典的構圖法則,三分法構圖就是將被攝主體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宮格”內直線的交點或直線上。
這些交點或直線就是主體的最佳位置。
一般認為,把主體放在右上方的交叉點或右邊直線最為理想,其次為右下方的交叉點或左邊直線。
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拍攝時應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這種構圖格式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目光自然落在主體上,具有突出主體、畫面均衡的特點。
我們一些攝影初學者經常把主體安排在畫面的正中,令畫面變得呆板,這樣的構圖一般情況下是不足取的。
另外,主體在畫面中安排得太滿,地平線不平或在畫面中央,主體邊緣合并,主體緊密合并,這些都是攝影初學者肯犯的構圖錯誤。
(5)、照片長寬比例要合適。
照片長寬比例應服從構圖的需要,對于一張照片要設計為橫式畫幅還是豎式畫幅,要根據表現主體構圖的需要確定。
對照片合理的裁切畫面就會顯得很美,人們看了很舒服;不合理的裁切畫面就會顯得很別扭,沒有美的感覺。
2、曝光正確。
曝光正確的判斷主要是看主體的曝光是否正確。
如:主體高光是否死白,顏色是否溢出,明暗細節是否清楚。
一般情況下,我們能做到想要表現的主體曝光正確了,就認為這張照片曝光是正確的。
特別的高調照片、低調照片另當別論。
在攝影論壇中,我們看到部分攝影愛好者對曝光技術掌握得不好,照片常有過曝、欠曝、顏色溢出的現象。
3、對焦準確。
所謂對焦準確,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焦位置要準確,二是對焦要實。
拍攝時,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把對焦點放在主體或主體的重點部位上。
如:風景拍攝焦點放在最能表現風景特征的物體上;人物和動物的拍攝焦點放在人物或動物的臉或眼睛上;建筑物拍攝焦點放在建筑物的中部上;昆蟲的拍攝焦點放在昆蟲的頭部或眼睛上;花卉拍攝焦點放在花蕊上……判斷對焦是否準確,就是看對焦點是否落在主體或主體的重點部位上,主體或主體重點部分乃至整個畫面是否清晰。
4、色彩真實。
這里所談得色彩真實是指色彩的相對真實。
照片色彩是否真實的判別方法,是通過對比人的膚色或其他物體的顏色來確定。
照片整體色彩是否自然,有沒有偏差,色度是否飽滿,是鑒別色彩是否真實的主要因素。
我們一些攝影愛好者有意改變照片色調,使照片達到某種特殊的效果,在這里,就不屬我們討論的范疇了。
5、其它要考慮的一些因素。
對于一張照片的評價,除了以上所說,還有考慮白平衡是否準確,光影效果是否好,色彩搭配是否合理,顏色是否通透,噪點是否明顯,明暗是否有度,虛實是否得當,拍攝角度佳否,有否新意或創意等等。
6、后期處理適度。
這主要是看照片的裁剪是否合適,加框是否與照片匹配,加文字、水印是否影響畫面效果;明暗度、對比度、銳化度,顏色飽和度是否調得最佳;一些經過圖像處理軟件特別處理過的照片是否自然不失原來本色。
攝影作品評價的主觀性與客觀性,決定了攝影作品沒有完全統一的評判標準。
我們知道,同一作品在不同的讀者中,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和反響;同一讀者,隨著主觀條件的變化,對同一作品的感受、體驗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我們對一張照片的評價只能以大多數人的觀點為標準,因為這大多數人對攝影藝術作品審美的價值取向上代表著大眾的審美觀點,若不如此,在現在多元化的標準下,對一張照片優劣的評價是無法進行的!【題外話:】 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前幾天周版與我在論壇上發表的《關于松下攝影論壇設置“精華”帖的意見》一文的延續。
《意見》一文對設置精華帖提出了硬性的條件和要求,本文是對評定精華帖的具體內容參考。
在《紐攝》里面,將一幅好的照片歸納為三點:一是要有一個好的主題或者主體;二是畫面所有元素都必須服務于主題或主體,不能分散主題或主體的注意力;三是畫面要足夠的簡潔。
這也是對照片評價的理論依據。
我們對照片的評論,是在對別人花費了時間、精力和努力所要表達內容的評論。
所以,一定要尊重別人的勞動,評論要誠懇、客觀,要一分為二。
評論的言詞要言簡意賅,盡量減少廢話,尤其沒有太多話可說的時候,不要為了表現自己的文采把點評寫成散文。
簡明扼要、直入主題的點評要比含糊不清、不著邊際的冗文要強得多。
評論者不要因為發泄自己的情緒而淡化你的意見和建議,你的意見和建議是你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來幫助別人的勞動產品和知識的結晶。
我們一些攝友在論壇上傳照片后,希望立即就能看到別人(好的)的點評,否則就說論壇人氣不旺,而自己一點也不去關注別人的作品,這種只把論壇作為展示自己作品場所的思想是錯誤的。
古云:“來而無往非禮也”,我們希望別人關注自己作品的同時,更應該多關注別人的作品,你關注別人了,別人就會關注你。
只有這樣論壇氣氛才和諧,論壇景象才繁榮,攝友之間才能互幫互助、共同提高。
附兩張照片的點評實例: 一、題目《和諧》 點評: 【思想性】 這張照片通過畫面中一家人與一群白鴿和睦相處,體現了一種人與動物和諧良好的關系。
和諧是我們當今社會所提倡的主題,人與動物要和諧,人與人要和諧,乃至整個社會和整個世界都要和諧。
作品內容與主題貼切,主題思想好且鮮明突出。
【藝術性】 照片構圖合理,把主體(人物)安排在畫面右上角的黃金分割點上,使主體顯眼突出,畫面均衡,且非常汲引眼光。
曝光基本正確。
對焦準確且實,畫面清晰。
色彩搭配得當。
橫式畫幅合適。
【不足】畫面稍灰暗,曝光微不足。
若背景虛化好一點,更能突出主體。
二、題目《悠游漓江》 點評: 【思想性】 照片畫面通過幾個游客坐在一張竹筏上悠然自在地游覽漓江,欣賞漓江美景,心情好不愜意與舒暢。
漓江的靚麗風景,給人們帶來了美好與幸福。
然而,要保持這種美,我們就要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這就是主題思想。
【藝術性】本照片采用“三分法”(水平式)構圖,作為主體的竹筏、山與水占畫面的三分之二,安排得很得當。
三維空間布局合理,襯托主體的有紅葉前景與遠山背景,三者相互呼應,畫面表現層次感強。
把竹筏安排在黃金分割點,突出了(主體)以人為主導和“悠游”。
畫面清晰,曝光正確,顏色通透,光影效果好。
【不足】天空灰白一片,沒有美感。
加漸變灰鏡拍攝可能會好一點。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談談如何對一張照片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