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
家風是給家中后人樹立的價值準則。
家風是一個家庭長期培育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
家風是家庭成員道德水平的集中體現。
家風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約束其成員,又能促使家庭成員在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氛圍中不斷發展。
擴展資料
傳統家風特點
1、榜樣性
家風作為一個家庭或家族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它的提出必須具有權威性和典范作用,亦即“榜樣性”。
中國古代傳統家庭往往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宗族之中,日常行為受到族約的限制。
2、社會性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的存在必須是與社會風潮相適應的。
3、傳承性
“世代相傳”和“生活作風”是家風的兩個重要標簽,家風的傳承性很大程度體現在生活作風上。
家風往往是作風的某種反映。
對于領導干部的子女來說有權勢的父輩并不足以依賴,惟有靠自己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毛家“家風”:低調做人、清廉。
習家“家風”:勤儉節約 講情義。
**家風:身教重于言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