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水光瀲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墨總相宜。”這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觀賞西湖之后,對西湖精彩的描述,他把西湖比作一位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美女,一位具有東方魅力的美女――西施。
西湖又名西子湖,位于“人間天堂”的杭州。
一年四季風景各異,魅力獨具,具有典型的東方女性之美。
特別是早春時節,西湖如夢初醒,嫵媚迷人。
西湖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加之白堤、蘇堤的分割,很有東方美學風格。
西湖由于地質方面的原因,西湖水不象其它湖泊那樣清澈透明,而是半透明,水光瀲滟,山色空蒙,非常含蓄朦朧,具有東方的閑適含蓄之美,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情趣。
西湖的主要景點有:蘇堤春曉、柳浪聞鶯、雙峰插云、花港觀魚、曲院風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南屏晚鐘、雷鋒夕照、斷橋殘雪等,號稱“西湖十景”。
在公園碼頭可乘船前往湖中三島。
湖心亭居西湖中央,在亭中極目四眺,湖上風光一覽無遺。
蘇堤是貫穿西湖南北景區的通道。
公元1089年北宋詩人蘇東坡曾主持疏浚西湖工程,用湖泥葑草筑成此堤,稱“蘇堤”。
“蘇堤十里柳絲垂”,有“六橋煙柳”一景,晴日嬌媚,雨天幻奇,六橋彌漫于云水之間。
“蘇堤春曉”是西湖十景之首,早春時節來堤賞景,可見西湖如夢初醒,嫵媚迷人,構成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柳浪聞鶯”原是南宋皇家御花園,園內春柳成行,黃鶯在柳葉間穿梭,聞其聲而不見其影,意境無窮。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宋朝詩人范成大描寫西湖荷花的詩。
每當夏季來臨,輕風拂來,那荷葉便搖搖曳曳,婀娜多姿,給人美的享受。
“曲院風荷”是西湖十景之一,夏日在西湖觀賞荷花,意味無窮,愜意非常。
在“花港觀魚”你可以領略“花著魚身魚嘬花”的詩情畫意。
“平湖秋月”和“斷橋殘雪”都在白堤上,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杭州任過刺史,對西湖進行過治理,后人為紀念他,稱為白堤。
白居易有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寫的就是此堤。
“平湖秋月”三面臨水,樓前水面筑平臺,每當中秋月夜,湖平如鏡,清輝萬頃,可坐平臺賞月品茶,興趣無窮。
“斷橋殘雪”在白堤東端,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和許仙就在此斷橋相會。
“三潭印月”在湖心亭南,是一處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勝境。
月夜泛舟,可見“月光映潭,影分為三”,三潭印月名出于此。
南山路向東行,不遠有凈慈寺,為西湖四大古剎之一,傳說濟公在此修行。
“南屏晚鐘”碑亭在凈慈寺前,寺里有銅鐘,鐘聲洪亮悠遠,數里可聞。
以前有首歌:“南屏晚鐘,隨風飄送……”寫的可能就是這里。
在凈慈寺前的雷鋒山上原有雷鋒塔,已于1924年倒塌,留有“雷鋒夕照”景名。
在洪春橋畔可見“雙峰插云”碑亭。
在云霧繚繞之際,從此亭遠眺南、北兩高峰,雙插云端,氣象萬千。
冬天西湖也并不寂寞,一片片迎寒怒放的梅花競相開放,繁花簇擁,層層疊疊,云蒸霞蔚,如霞光耀眼,極富火熱的青春氣息,輕風拂過, 一片香海。
尤如一位熱情奔放朝氣溢發的青春少女。
美麗的西湖曾引來無數名人、英雄。
唐代以來,名臣李泌、詩人白居易、文學家蘇東坡在此為官;北宋的詩人林和靖在此隱居,植梅放鶴,有“梅妻鶴子”之說;家戶喻曉充滿智慧的濟公,書畫家李叔同都在此修過行;民族英雄岳飛長眠于此和大奸臣秦檜也埋在這里,在地下還是一對死對頭。
西湖美!游西湖可享受“人間天堂”之樂。
===================================================
傍晚時分車抵杭州。
天空中飄著蒙蒙細雨,冷風凜凜。
好友光光小朋友迎候在出站口,看著天真喜悅的笑容,甚覺溫暖。
親切地行過西方的禮節,感覺MM身子冷的哆嗦,氣候無常,在冷風細雨中佇立等侯,這份情誼令我感動。
綿綿細雨淅淅瀝瀝地下了一夜,天亮后還沒有止息。
清晨撐傘步出賓館,漫步于杭州街頭,西湖大道上雖然車流不息,但少了像一些大城市那樣的喧囂和雜亂,行走在街道上,有神閑氣定、從容不迫以及安適安逸的感覺。
在西湖大道的一個十字路口,看到一家小吃店,名曰“阿蔡小吃店”,油條的香味引得俺饑腸轆轆,要了豆腐澇、油條、五香茶葉蛋。
俺的神啊,這個茶葉蛋,是平生吃過N次的此類東東中,第一次吃到的那么好吃那么可口的,把以前舌尖上味蕾上的茶蛋的感覺都比下去了。
它不如俺們南京的茶葉蛋煮的顏色深,只是微微泛黃,甜咸適中其滋味真乃不可名狀,以致于第二天、第三天都趨之若鶩。
午后,溜跶到西湖,撐柄布傘(最好是油布傘)漫步于西湖邊,體會霏霏細雨中的湖光水色,一直是我的憧憬。
多年前,曾經在金秋桂花飄香的夜晚漫步在蘇堤,夜色朦朧,淡淡薄霧籠罩在水面,映月的三潭在湖中隱約閃現,桂花清香隨著秋風陣陣沁來,柳枝依依倒垂水面隨風搖曳,明月映在水中,被水波的漣漪攪成了一弘碎銀,不時有精力過盛鬧失眠癥的魚兒躍騰出水,弄出“嘩嘩”的聲響,引得湖畔情侶們驚喜驚呼……。
那時那刻,俺和同事詩興大發,你一語我一句,對詩應和。
那時俺剛出校門,聊發青年狂,在前輩同事面前不事內斂,卻“為賦新詞強說愁,卻到天涼好個秋。” 前輩乃清華大學建筑系的高材生,寬容吾等后輩,寥寥數語,竟讓俺搜腸刮肚……。
前輩后進止步在湖邊一掛著“酒”幡的小館,一盤茴香蠶豆一盤鹽水煮殼花生,一瓶“女兒紅”,舉杯邀明月,對酒成三人,前輩呼曰“大快平生!”
多年前的記憶依舊如新,那份狂放那份浪漫那份快意,皆因西子湖畔的風月,蘇堤斷橋的遐夢……。
漫步岸邊,霏霏細雨中的西子湖,遠山含黛,煙雨朦朧,柳枝婆娑搖曳,湖水陣陣地拍打堤岸,發出“啪啪” 的聲響,湖中的游船在煙雨縹緲中悠然蕩過,好像水墨畫中的點綴。
清新的空氣,濕潤的水氣,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使勁地做著深呼吸,嗅著湖水特有的沁入心肺的清新。
由于“五一”長假剛結束,游客寥寥,雨中的西湖顯得空曠寧靜,正好應了我心無旁婺細細體味的興致。
遠處的蘇堤斷橋隱隱在目,那流傳了千古,令人唏噓磋嘆的許仙和白娘子是撐著油布傘在斷橋上相遇相識的,那一刻也是霏霏細雨,那一刻也是柳浪聞鶯。
在斷橋上,小姐情意款款、欲說還休;書生唯唯諾諾、心猿意馬;侍女旁敲側擊、穿針引線……。
機緣巧合,才子佳人相識于斷橋;造化弄人,人仙伴侶相絕于斷橋。
斷橋無語,目睹世事滄桑,閱盡悲歡離合;斷橋有靈,承載了多少紅男綠女涌動心中的綺夢和遐想……。
西湖之美,不是絢爛之夜的一天云錦,不是甜甜蜜蜜的無窮無盡的耳邊絮語;她不是豪華的美,不是大氣的美,也不屬于小家碧玉的美,她是一種薄霧籠罩或者晨曦初露的雅致的美,是一種月光融融或者細雨淅瀝的夜色的美。
欣賞這種美,不能走馬觀花,不能淺嘗輒止,更不能下車伊始便坐而論道。
必須沉下心來,用心來靜靜地品味,緩緩地搖曳,幽幽地蔓延,把她融化進夢幻之中,使得那夢幻不再那么輕飄遙遠……。
對西湖的美,如若一覽無余觀看,是一種較低層次的賞玩,它只滿足于感官的享受;而用心靈去品 味,則是較高層次的欣賞,它追求的是一種意境。
依照光光小朋友的指示,俺在湖邊的“天上人間” 咖啡廳二樓就坐,環境優雅,大面積的玻璃天窗濺上滴滴雨水,砸在玻璃頂上點點玉碎。
湖水近在咫尺。
這時,輕風中傳來音樂聲,細細聽來,是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的《乘著那歌聲的翅膀》,歌詞是德國偉大詩人海涅的抒情詩。
伴隨著天籟般的女聲,我默默地背誦著跳躍的文字“乘著那歌聲的翅膀,親愛的隨我前往,去到那恒河的岸邊,最美麗的地方……。” 歌聲漸漸遠去,又傳來《春之聲圓舞曲》和《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我尋找聲音的來源,無果。
只有悠揚的樂聲在煙雨朦朧的西湖上空久久地飄蕩……。
西湖的美景和傳說早已勾足了游客的眼球和心靈,此刻再加上曼妙的音樂如清風輕撫,如美酒香醇,冤家呀,你可真揉醉了游人的心!
隨后,光光、姚姚、皮蛋朋友都趕過來。
大家談古論今,光光和姚姚引經據典,講了一些古代王朝的王者之事,令我受益匪淺,愧感自己疏于讀書,以致學識淺薄。
有美女加才女為友,乃人生一大幸事。
西湖的美,令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