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好風景,景色的詩句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冬風御柳斜。 -----韓翎《寒食》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
-----佚名《雜詩》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李白《春思》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李白《子夜夏歌》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關于描寫優美風景的詩-誰有描寫美麗景色的詩句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冬風御柳斜。 -----韓翎《寒食》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
-----佚名《雜詩》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李白《春思》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李白《子夜夏歌》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棲玉露,早雁指銀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許渾《早秋》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之章《詠柳》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崇惠崇春江晚景》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有哪些描寫景色的詞句或詩句最好是詩句,描寫自然風光的.
廬山 石徑逶迤入古亭,茂林深處鳥鳴清。
登高遠望四方景,一道峰巒一道青。 小溪秋色 楓香烏臼兩相依,紅葉隨風傷別離。
群鴨岸邊勤對鏡,舊裝漸褪換新衣。 天成巖寺 寺入山崖石做瓦,佛觀殿外嶂連崖。
碧空崖上水滴泄,勝似陽春雨打葩。 天成奇峽 中斷丹巖水自流,竹筏輕蕩樂悠悠。
鴛鴦引向漣漪起,疑是晴空夢里游。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入若耶溪〉 競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題牡丹圖》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賦得古原草送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旅夜書懷》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商山早行》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二單元描寫景色的詩句有哪些
詠柳賀知章《詠柳⑴ 》 唐·賀知章 碧玉⑵妝成⑶ 一樹⑷ 高,萬條垂下綠絲絳⑸ 。
不知細葉誰裁⑹出,二月⑺ 春風似⑻ 剪刀。 注釋 ⑴ 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
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綠色的玉。
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⑶ 妝成:裝飾,打扮。
⑷ 一樹:滿樹。一,滿,全。
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絳: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農歷二月,正是初春時節。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古詩今譯 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長披拂的枝條。
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
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
“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絳”,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
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
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絳”,可能是暗用這個關于楊柳的著名典故。
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絳”,“綠絲絳”引出了“誰裁出”,最后,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
這“剪刀”裁制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
詩歌里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么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我想,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
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采蓮賦》)之類的詩句。
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里,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象到這美人還未到豐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系的。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征,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擺上的絲帶。
在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仿佛沒有什么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
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并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范之作。詩詞 春日 (宋·朱 熹 )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注釋: 1、春日:春天。
2、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詩人的好心情. 3、 尋芳:游春,踏青。 4、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 等閑:平常、輕易。
“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7、 東風:春風。
8 光景:風光。 簡析: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游春詩。
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
“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
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
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
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
“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
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
關于生活的詩句
● 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并不就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盧梭
●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前程似錦,陽光大道,幸福安康,幸福美滿,福壽安康,太平盛世,繁榮昌盛,歡聚一堂,金玉滿堂,合家歡樂,合家團圓,年年有余,事業有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生活景色的詩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