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十月革命的詩
十月革命,
又如通天火柱一般,
后面燃燒著過去的殘物,
前面照耀著將來的新途徑。
哎!十月革命,
我將我的心靈貢獻給你吧,
人類因你出世而重生。
作者意氣風發、情緒高昂,詩歌格調宏朗奔放,即使懷念“沉淪”的祖國,也仍然
號召以斗爭奪取勝利。《新夢》出版于“五卅”前夜,對當時的知識青年起了很大的鼓
舞作用。
蔣光赤回國后,來到“黑暗萃聚的上海”,于一九二四至一九二六年寫成詩集《哀
中國》。帝國主義、軍閥蹂躪下人民的苦難和現實的黑暗,使他深感痛苦,而亭子間生
活與群眾革命斗爭的一定程度的脫節,則使他不免在一些詩中流露出惆悵憂傷的情緒。
“海上秋風起了,……滿眼都是悲景呵,”“江河只流著很鳴咽的悲音,山岳的顏色更
慘淡而寥落!”(注:分別見《海上秋風歌》和《哀中國》兩詩)但詩人并未被這些壓倒,
面對著正在高漲的群眾運動,逐漸地轉為興奮,轉為頑強。在“五卅”慘案周年紀念日,
他寫出了充滿憤怒情緒的詩章,要求以新的方式與敵人展開斗爭:
頂好敵人以機關槍打來,我們也以機關槍打去!
我們的自由,解放,正義,在與敵人斗爭里。
倘若我們還講什么和平,守什么秩序,
可憐的弱者啊,我們將永遠地——永遠地做奴隸!
——《血祭》
誰知道那里可以找到關于十月革命的詩或者歌?
十月革命, 又如通天火柱一般, 后面燃燒著過去的殘物, 前面照耀著將來的新途徑。
哎!十月革命, 我將我的心靈貢獻給你吧, 人類因你出世而重生。 作者意氣風發、情緒高昂,詩歌格調宏朗奔放,即使懷念“沉淪”的祖國,也仍然 號召以斗爭奪取勝利。
《新夢》出版于“五卅”前夜,對當時的知識青年起了很大的鼓 舞作用。 蔣光赤回國后,來到“黑暗萃聚的上海”,于一九二四至一九二六年寫成詩集《哀 中國》。
帝國主義、軍閥蹂躪下人民的苦難和現實的黑暗,使他深感痛苦,而亭子間生 活與群眾革命斗爭的一定程度的脫節,則使他不免在一些詩中流露出惆悵憂傷的情緒。 “海上秋風起了,……滿眼都是悲景呵,”“江河只流著很鳴咽的悲音,山岳的顏色更 慘淡而寥落!”(注:分別見《海上秋風歌》和《哀中國》兩詩)但詩人并未被這些壓倒, 面對著正在高漲的群眾運動,逐漸地轉為興奮,轉為頑強。
在“五卅”慘案周年紀念日, 他寫出了充滿憤怒情緒的詩章,要求以新的方式與敵人展開斗爭: 頂好敵人以機關槍打來,我們也以機關槍打去! 我們的自由,解放,正義,在與敵人斗爭里。 倘若我們還講什么和平,守什么秩序, 可憐的弱者啊,我們將永遠地——永遠地做奴隸! ——《血祭》。
在詩歌中第一次寫到十月革命的是將光慈的
蔣光慈的前期創作主要是詩歌。第一部詩集《新夢》出版于一九二五年,收入五十多首詩,其中有一部份是譯詩。這些詩都是他在蘇聯學習時寫作、翻譯的。
集子中的詩,有寫詩人出國尋求真理的,有寫詩人在蘇聯的生活感受的,而其大部分,直接寫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寫了列寧,寫了蘇聯紅軍和蘇聯普通勞動者,熱情歌頌了社會主義,抒發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感情。這樣的內容,不僅胡適、俞平伯、康白情他們那表現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感情生活的詩中沒有,就是郭沫若的《女神》中也沒有,《女神》也沒有把無產階級革命當作主要抒情對象。因此,在現代文學史上,《新夢》應當以其新嶄的革命內容占有一個重要的位置。
《新夢》發出的是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懇摯的心聲。蔣光慈能寫出革命內容如此鮮明的詩,固然與他當時生活在蘇聯,親自品嘗到了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勝利成果的甘甜有直接關系,但是還有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有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所應該具有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熱情,具有革命詩人的品質。在《新夢》的序言中,蔣光慈對這些詩做了如下的說明:“我生值革命怒潮浩蕩之時,一點心靈早燃燒著無涯際的紅火。我愿勉力為東亞革命的歌者!” 惟其有如此強烈的歌頌“東亞革命”的愿望,才能對蘇聯十月革命的成功產生巨大的熱情,寫出《新夢》這部作品來。
《新夢》出版在“五卅”運動前,它對“五卅”運動的爆發應該起一定的推動作用。然而它的意義遠不止于此。一九二八年,錢杏邨寫了《蔣光慈與革命文學》一文,稱《新夢》“簡直可以說是中國革命文學著作的開山祖”。這個評價是正確的,因為,在中國無產階級文學創作領域,《新夢》是正面歌頌無產階級革命的開先例的成功作品,不僅為新詩的創作找到了一個新鮮而豐富的描寫對象,而且為新詩反映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生活,提供了經驗。作為我國無產階級文化革命斗爭在初期階段的一個寶貴成果,《新夢》的出版有劃時代意義。
關于革命詩詞大全
1、《七律長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近代·毛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2、《贈友人》
近代·朱
北華收復賴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風。
自信揮戈能退日,河山依舊戰旗紅。
3、《青年時期的壯志詩》
近代·周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十月革命是怎樣的?
俄國國內一直都存在著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條件,但是由于俄國的封建殘余勢力根深蒂固,所以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雖然俄國也轉變為帝國主義國家,但它的實力應該是帝國主義國家最弱的。此時的俄國統治者所面臨的狀況是:國內人民群眾不滿俄國參戰之后的悲慘生活,不滿意統治者的高壓統治,紛紛揭竿而起進行起義。
國外,俄國在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利益爭奪戰中并沒有占據優勢地位,反而損耗不少,這就使得俄國統治者更加專制的鎮壓國內起義,以此來維護自身的統治。另一方面,雖然俄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相較于其他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有很大差距,因此在俄國形成了比較獨立的無產階級。
這些無產階級深受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具有極強的革命性。在俄國,無產階級舉行了多次起義實踐活動,這也為十月革命的爆發積累了經驗。
而無產階級和同樣受到深重剝削的農民階級具有天然的親密聯系,所以雙方自然的組成了同盟軍。
描寫革命的詩句
塞下曲四首 盧綸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亭亭七葉貴,蕩蕩一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誰能告訴我十月革命時中國詳細的歷史背景,謝謝!
十月革命的歷史背景 瀏覽次數:6288次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7-1-1 17:22 | 提問者:笨豬邏輯 | 檢舉 好象就50字左右,別整老長,我是初中生,謝謝! 最佳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俄國深受其害,1917年3月爆發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成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與工人士兵代表的蘇維埃同時存在,臨時政府掌握主要權利。
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拒續實行沙皇的對外政策,并試圖竭力撲滅國內革命火焰。分享給你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人人網豆瓣MSN對我有幫助9回答時間:2006-12-31 22:19 | 我來評論 | 檢舉 向TA求助 回答者: 求一個結果 | 三級 擅長領域: 暫未定制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相關內容 2011-2-11 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4 2009-12-31 俄國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A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標。
24 2008-6-20 俄國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63 2008-3-19 試論十月革命的歷史地位,如何理解十月革命開辟了世界歷史新時代。 2008-1-17 如何認識十月革命的歷史必然性和歷史意義? 4 更多關于十月革命時中國詳細的歷史背景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歷史 背景 十月革命 等待您來回答del0回答20關于行的詩句.del0回答5求紅色經典詩歌.del0回答15黨在我心中為主題,詩歌類型,請各位幫忙!網絡上是很多,但我想別出。
.del2回答20新鄉一中好還是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好,高中.del0回答20旗幟頌錢的詩歌朗誦 急求。
。.del2回答5新鄉一中好還是河師大附中好?.del0回答誰言豪義似射雕,卻道真情如管鮑。
人問芳蹤在何處,位至此處領風騷。
*2回答10有關蓮花的詩句.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沒有感興趣的問題?試試換一批其他回答 共2條 、經濟上:俄國已具備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征政治上: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軍事上:一戰激化了矛盾這是歸納的詳細的在這里`、歷史背景:革命前的沙皇俄國俄國首先爆發無產階級革命不是偶然的,與巴黎公社相比,俄國具備有爆發無產階級革命,將社會主義從理想變成為現實的歷史條件。(一)客觀:1、經濟上:俄國已具備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征19世紀60年代,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了改革,廢除了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農奴制,史稱1861年改革,通過這次改革,俄國解決了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所急需的自由勞動力問題,加快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步伐。
但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導致了俄國仍保留了濃厚的封建殘余,政治上仍保留沙皇專制制度,經濟上沒有滿足農民無償獲得土地的要求,農民只能用贖買的方式得到份地,俄國仍保留小農經濟,國內市場十分狹窄。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俄國也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說明俄國已具備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物質基礎。
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卻受到封建殘余的影響,仍遠遠落后于其他西方帝國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工業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護以求得發展,又受到前資本主義關系層層密網的困擾。
2、政治上: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俄國的落后政治經濟狀況使俄國成為帝國主義各種矛盾表現得最集中、最尖銳的國家(1)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
(2)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殘余同人民大眾的矛盾。(3)大俄羅斯民族同各少數民族的矛盾。
(4)俄國帝國主義同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和東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矛盾。3、軍事上:一戰激化了矛盾(二)主觀: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成熟1、俄國無產階級深受壓迫,又相對集中,有很強的革命性和組織性。
2、俄國無產階級有堅強、成熟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3、俄國無產階級與農民階級形成了工農聯盟。
二、革命過程:彼得格勒武裝起義1.第一階段: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二月革命:(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俄國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國內外形勢。在國內,1500萬壯丁被強征入伍,饑餓席卷全國,沙皇統治日趨虛弱,資產階級也左右不了局勢,各種社會矛盾都集中到沙皇專制制度上。
在國際上,有力量鎮壓俄國革命的英、法、德三國正廝殺得難解難分。(2)經過: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發。
(3)結果:沙皇專制制度被推翻。統治俄國三百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年)結束了。
《四月提綱》:(1)背景:二月革命后形成了工兵代表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存的局面。(2)內容:《四月提綱》指出俄國在政治上需要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經濟上要通過無產階級政權去實行土地改革,軍事上要退出戰爭(3)意義:提出了俄國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的任務,為革命指明了方向,成為布爾什維克黨的綱領。
理解無產階級政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正確與否是革命成敗的關鍵。2.第二階段:社會主義革命——十月革命的爆發(1)背景:七月流血事件表明和平奪權已不可能,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戰爭政策使國內局勢不斷惡化。
(2)經過: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在列寧親自領導下,從11月6日晚開始到8日凌晨攻占冬宮,取得勝利。(3)結果: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召開。
A、政治上:一切權力轉歸工兵代表蘇維埃,批準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