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書或閱讀的現代詩
2-3分鐘的現代詩歌朗誦,似乎不太可能,除非篇幅少于兩百字,如果再加上背景音樂掐頭去尾,就更短了,我推薦一篇吧,不是詩,不過文字優美,節選其中一段讀一下就很好了,建議讀第六段,呵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讀書的藝術--林語堂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Chapter Twelve THE ENJOYMENT OF CULTURE Ill. THE ART OF READING 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當我們把一個不讀書者和一個讀書者的生活上的差異比較一下,這一點便很容易明白。那個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以時間和空間而言,是受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錮的。
他的生活是機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幾個朋友和相識者接觸談話,他只看見他周遭所發生的事情。他在這個監獄里是逃不出去的。
可是當他拿起一本書的時候,他立刻走進一個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書,他便立刻接觸到世界上一個最健談的人。這個談話者引導他前進,帶他到一個不同的國度或不同的時代,或者對他發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討論一些他從來不知道的學問或生活問題。
一個古代的作家使讀者隨一個久遠的死者交通;當他讀下去的時候,他開始想象那個古代的作家相貌如何,是哪一類的人。孟子和中國最偉大的歷史家司馬遷都表現過同樣的觀念。
一個人在十二小時之中,能夠在一個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時,完全忘懷眼前的現實環境:這當然是那些禁錮在他們的身體監獄里的人所妒羨的權利。這么一種環境的改變,由心理上的影響說來,是和旅行一樣的。
不但如此。讀者往往被書籍帶進一個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
縱使那是一本關于現實事情的書,親眼看見那些事情或親歷其境,和在書中讀到那些事情,其間也有不同的地方,因為在書本里所敘述的事情往往變成一片景象,而讀者也變成一個冷眼旁觀的人。所以,最好的讀物是那種能夠帶我們到這種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讀物,而不是那種僅在報告事情的始末的讀物。
我認為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報紙,并不是讀書,因為一般閱報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發生或經過的情形的報告,完全沒有沉思默想的價值。 據我看來,關于讀書的目的,宋代的詩人和蘇東坡的朋友黃山谷所說的話最妙。
他說:“三日不讀,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當然是說,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
一人讀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凈盡了。他對自己說:“我非讀莎士比亞的作品不可,我非讀索福客儷(Sophocles)的作品不可,我非讀伊里奧特博士(Dr·Eliot)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夠成為有教育的人。”
我敢說那個人永遠不能成為有教育的人。他有一天晚上會強迫自己去讀莎士比亞的 《哈姆雷特》(Hamlet),讀畢好象由一個噩夢中醒轉來,除了可以說他已經“讀”過《哈姆雷特》之外,并沒有得到什么益處。
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了解讀書的藝術。這種具有義務目的的讀書法,和一個參議員在演講之前閱讀文件和報告是相同的。
這不是讀書,而是尋求業務上的報告和消息。 所以,依黃山谷氏的說話,那種以修養個人外表的優雅和談吐的風味為目的的讀書,才是唯一值得嘉許的讀書法。
這種外表的優雅顯然不是指身體上之美。黃氏所說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體上的丑陋。
丑陋的臉孔有時也會有動人之美,而美麗的臉孔有時也會令人看來討厭。我有一個中國朋友,頭顱的形狀像一顆炸彈,可是看到他卻使人歡喜。
據我在圖畫上所看見的西洋作家,臉孔最漂亮的當推吉斯透頓。他的髭須,眼鏡,又粗又厚的眉毛,和兩眉間的皺紋,合組而成一個惡魔似的容貌。
我們只覺得那個頭額中有許許多多的思念在轉動著,隨時會由那對古怪而銳利的眼睛里迸發出來。那就是黃氏所謂美麗的臉孔,一個不是脂粉裝扮起來的臉孔,而是純然由思想的力量創造起來的臉孔。
講到談吐的風味,那完全要看一個人讀書的方法如何。一個人的談吐有沒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讀書方法。
如果讀者獲得書中的“味”,他便會在談吐中把這種風味表現出來;如果他的談吐中有風味,他在寫作中也免不了會表現出風味來。 作者: 劍試天下_ 2006-4-20 19:33 回復此發言 --------------------------------------------------------------------------------2 讀書的藝術--林語堂 所以,我認為風味或嗜好是閱讀一切書籍的關鍵。
這種嗜好跟對食物的嗜好一樣,必然是有選擇性的,屬于個人的。吃一個人所喜歡吃的東西終究是最合衛生的吃法,因為他知道吃這些東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順利。
讀書跟吃東西一樣,“在一人吃來是補品,在他人吃來是毒質。”教師不能以其所好強迫學生去讀,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們一樣。
如果讀者對他所讀的東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時間全都浪費了。袁中郎曰:“所不好之書,可讓他人讀之。”
所以,世間沒有什么一個人必讀之書。因為我們智能上的趣味象一棵樹那樣地生長著,或象河水那樣地流著。
讀書的現代詩
根據水平選擇
一、
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
能像一冊書,
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
沒有一匹駿馬,
能像一首詩,
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
即令你一貧如洗,
也沒有任何欄桿能阻擋
你在書的王國遨游的步伐。
多么質樸無華的車騎!
可是它裝載了
人類靈魂的全部美麗!
二、
打開書
我像是站在海邊
像是打開了一道面朝大海的門
靜靜地坐在門檻
細品藍天
或許關于水手的夢已經困倦
文字是浪花
渴望還停留在岸邊
島嶼像圖片
任憑思念擱淺
知識是驚起的波瀾
情感像波濤漫卷
思緒擴散
神奇的夢
在字句之間
凝固成高聳的山巒
我乘著目光
揚起了帆
將企盼繪滿藍天
用雙手撥開生活的片段
用生命觸摸智慧的語言
打開書
打開航行的路線
走向遙遠
穿越時間
三、
癡狂地認為我是你主人
卻實在是你主宰了我的人生
堅定地、自作多情堅持著
和每一本書的情緣——
或許一輩子皓首窮經未必得真諦呢
可是,我們似乎就是為書而生
《水滸》刻畫的是我們的豪情
《三國》流淌著我們的智慧
《西游》是我們的正義
《紅樓》滴的是我們癡情的淚水
你別小看一支筆
你別小看幾句淡話
改變了歷史
豐盛了今天
預言了未來
關于讀書的現代詩歌
思念 我叮嚀你的 你說 不會遺忘 你告訴我的 我也 全都珍藏 對于我們來說 記憶是飄不落的日子 ——永遠不會發黃 相聚的時候 總是很短 期待的時候 總是很長 歲月的溪水邊 撿拾起多少閃亮的詩行 如果你要想念我 就望一望天上那 閃爍的繁星 有我尋覓你的 目——光 背影 背影 總是很簡單 簡單 是一種風景 背影 總是很年輕 年輕 是一種清明 背影 總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種魅力 背影 總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讓人記得清 但是,我更樂意 為什么要別人承認我 只要路沒有錯 名利從來是鮮花 也是枷鎖 無論什么成為結局 總難免興味索然 流動的過程中 有一種永恒的快樂 盡管,我有時也祈求 有一個讓生命輝煌的時刻 但是,我更樂意 讓心靈寧靜而淡泊 我知道 歡樂是人生的驛站 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我知道 當你心緒沉重的時候 最好的禮物 是送你一片寧靜的天空 你會迷惘 也會清醒 當夜幕低落的時候 你會感受到 有一雙溫暖的眼睛 我知道 當你拭干面頰上的淚水 你會燦然一笑 那時,我會輕輕對你說 走吧 你看 槐花正香 月色正明 旅行 凡是遙遠的地方 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 不是誘惑于美麗 就是誘惑于傳說 即使遠方的風景 并不盡如人意 我們也無需在乎 因為這實在是一個 迷人的錯 仰首是春 俯首是秋 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隨著你 月圓是畫 月缺是詩 祝愿 ——寫給友人生日 因為你的降臨 這一天 成了一個美麗的日子 從此世界 便多了一抹誘人的色彩 而我記憶的畫屏上 更添了許多 美好的懷念 似錦如織 我親愛的朋友 請接受我深深的祝愿 愿所有的歡樂都陪伴著你 到遠方去 到遠方去 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與其詛咒 不如堅忍 在堅忍中積蓄力量 默默耕耘 詛咒 無濟于事 只能讓原來的光芒黯淡 在變得黯淡的光芒中 淪喪的更有 大樹的精神 飄來的是云 飄去的也是云 既然今天 沒人識得星星一顆 那么明日 何妨做 皓月一輪 如果生活不夠慷慨 如果生活不夠慷慨 我們也不必回報吝嗇 何必要細細的盤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須一般多 如果能夠大方 何必顯得猥瑣 如果能夠瀟灑 何必選擇寂寞 獲得是一種滿足 給予是一種快樂 感謝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 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 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 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 我把小船劃向月亮 請不要責怪 有時 會離群索居 要知道 孤獨也需要勇氣 別以為 有一面旗幟 在前方嘩啦啦地招展 后面就一定會有我的步履 我不崇拜 我不理解的東西 我把小船劃向月亮 就這樣劃呵 把追求和獨立連在一起 把生命和自由連在一起 只要明天還在 只要春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只要生命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陷身茫茫沙漠 還有希望的綠洲存在 只要明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冬雪終會悄悄融化 春雷定將滾滾而來 旅程 意志倒下的時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葉蕭瑟 晚來風急 垂下頭顱 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 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 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無論走向何方 都會有無數雙眼睛跟隨著你 從別人那里 我們認識了自己 祝你好運 還沒有走完春天 卻已感覺春色易老 時光湍湍流淌 豈甘命運 有如蒿草 繽紛的色彩 使大腦暈眩 淡泊的生活 或許是劑良藥 人,不該甘于清貧 可又怎能沒有一點清高 枯萎的品格 會把一切葬送掉 祝你好運 愿你的心靈 和運氣一樣好 那凋零的是花 你的生命正值春光 為什么 我卻看到了霜葉的容顏 只因為那面美麗的鏡子 打碎了 你的眷戀深深 在夢幻旁 久久盤桓 既然伸出雙手 也捧不起水中的月亮 那么讓昨日成為回憶 也成為紀念 人生并非只有一處 繽紛爛漫 那凋零的是花 ——不是春天 許諾 不要太相信許諾 許諾是時間結出的松果 松果盡管美妙 誰能保證不會被季節打落 機會,憑自己爭取 命運,靠自己把握 生命是自己的畫板 為什么要依賴別人著色 選擇 你的路 已經走了很長很長 走了很長 可還是看不到風光 看不到風光 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沒有風帆的船 不比死了強 沒有羅盤的風帆 只能四處去流浪 如果你是魚 不要迷戀天空 如果你是鳥 不要癡情海洋 給友人 不站起來 才不會倒下 更何況 我們要去浪跡天涯 跌倒是一次紀念 紀念是一朵溫馨的花 尋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們就這樣攜著手 走呵 走呵 你說,看到大海的時候 你會舒心的笑 是呵 是呵 我們的笑 能挽住云霞 可是,我不知道 當我們想笑的時候 會不會 卻是 潸然淚下 一棵開花的樹(席慕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鄉 愁(席慕容) 故鄉的歌 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 響起 故鄉的面貌 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 仿佛霧里的 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無怨的青春(席慕容) 在年青的時候 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 請你。
關于讀書的現代詩歌
1、讀書 作者:竹西 現代 這個春天 在圖書館坐定 讀前朝的興與衰 讀個人的喜與哀 讀生活的甘與苦 搜尋的目光 抵達圖書館的每一處角落 于是 希望的田野在眼前漸次展開 在那一隅 她靜靜地躺著 恬淡而又靜寂 是在默守我們前世的約定?輕輕地拭去微塵 將其捧在手心 我像是在安慰一個受傷的孩子 翻開首頁 赫然寫著:89年某某借 泛黃的書頁 訴說著往事悠悠 變的是讀書的人 不變的是讀書的情懷 這個春天 在圖書館坐定 門外靜守的孔子 似乎也已開口微笑2、讀書 作者:盛唐從容 現代 讀書如聽音樂 一進入即換一番天地 時入蠻荒遠古 時入異國異俗 時入霞光夕照 時入人間百味一時間 自身的煩擾困頓 四周的破門敗墻 頓時化為烏有 書中世界與心中世界融為一體 人物的苦惱趕走自己的苦惱 故事的緊張代替現實的緊張 即便憂傷心情也有轉換 讀書宛如一次長短旅行 漫步在自己的心靈路上 讓自己被文字牽著遠行 沿途有車水馬龍喧囂 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燈 有山川河流和旖旎風景 這是一次最快樂的出發 也是最幸福的圍城讀書是自己照鏡子 看見自己在情緒里舞蹈 穿越文字的迷宮 即便是夜深沉得摸不到邊際 也會自信從容 因為心中有愛 而愛是人間恒久的光明 讀書其實是在別人的故事里 尋找自己的夢 發現的卻是太多的新鮮和陌生 沒有后悔和哀怨 只有開闊與包容 別人的思想開了花又結了果 成了可高掛枝頭的明燈 追求成為希望的象征 而汗水卻是點燃夢想的火種 打開的書頁是震動的翅膀 載著我們穿越時空 邂逅神靈沒有任何快艇 把我們帶到遙遠的地方 也沒有任何駿馬 能像一頁歡躍的詩篇 最貧窮的人也可如此跨越旅行 而不必被迫為通行納稅 這運載人類靈魂的馬車 書是多么節儉樸素讀不盡的書 不曾與古人謀面或促膝長談 流淌千古的風情在書中體驗 尋覓遺落于塵世間的幽香3、 關于讀書——寫在第23個世界讀書日 作者:雁歌 現代 當繁星在夜空閃耀 當種子從泥土掙破 我看見,露珠的思想 滑過竹片,滾落紙上 風翻開厚厚的書頁 白云飄逸,花朵盛開 沉浮的日子,在文字間 左右突圍,尋找支點 我是動作遲緩的癡客 總是站在書的邊緣 無從下手,難以登堂 任銹蝕的時光,從文字 跌落。
留下堅硬的質地 書海茫茫,伸手可以垂釣 一片文字的深藍。但我拒絕 裝模作樣的姿勢,盡管它 可以讓人高深,或上頭條 更不管書的厚重與輕盈 我只對心靈的安靜負責 等塵埃落定,剩下封面 世界回歸書本的模樣 才發現,人生不過是 一枚遺失的標點4、讀書吧 作者:瑞雪豐年 現代 題記:——寫給2018世界讀書日 總有一些美好 會在忙碌的生活和物欲的世界里 不經意地丟失 總有一些火種 會在潮濕的環境和混沌的時節 暫時埋沒于荒蕪的心田 我們在歲月中忘記讀書,就是這樣 猶記得兒時 晨風中教室里傳來朗朗的書聲 如小草發芽,如花蕾綻放 如春風拂過田野,如黃鸝在深樹婉轉地歌唱 腹有詩書氣自華 柴米油鹽如果攜詩書作伴 生活,就是一幅幅人間煙火的畫卷 歲月,就是一首首淺唱低吟的歌謠 那怕穿街走巷,那怕浪跡他鄉 心,也隨時有一席棲息之地 今日,你棒起書本 在這個人間四月天 自由會向你走來 幸福會向你走來 而那些還與你糾纏不清的浮躁和卑微 都會在你的跟前跪了下來5、你若讀書 作者:施比授 現代 初讀不知書中意 再讀已是書中人 再讀不識了自己 你若讀書,高貴自顯 你若讀書,風雅自來 點一盞豆燈 溫一壺老酒 捧一卷詩書 嘗一段美文 閱讀一本好書 只為守著內心的清靜 閱讀一本好書 只為裝滿內心的豐盈 讀書使你高貴 因為你的氣質 藏著你讀過的書 和你走過的路 與寂靜相伴 與喧市相隔 文墨與書香融合 情感與心靈曲折 自由與奔放吟歌 走進這方寸之地 忘卻那世俗凡塵 唯有書香最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