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夜雨》全詩拼音
《夜雨》的全詩帶拼音:
yǐ yà qīn zhěn lěnɡ
已 訝 衾 枕 冷,
yè shēn zhī xuě chónɡ
夜 深 知 雪 重。
shí wén zhé zhú shēnɡ,
時 聞 折 竹 聲 ,
fù jiàn chuānɡ hu mínɡ。
復 見 窗 戶 明。
關于 夜雨 的介紹:
1、《夜雨》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的一首抒情詩,寫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
2、整首詩貫穿著白居易大氣、又不失細膩的風格。
3、詩人通過描繪夜里風雨紛紛的場景,用直白的語言表達了對其相愛女子“東鄰嬋娟子”湘靈真摯的思念之情。
作者白居易介紹:
1、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中國唐代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2、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3、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4、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
5、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女友發夜雨白居易的一首詩是什么意思
朋友你好!首先我們得明白這首詩的大致意思:
我有著深深思念的人,卻相隔在遠遠的異鄉。我有所感懷的事情,深深的刻在心上。她在遙遠的異鄉我不能去靠近,似乎也沒有可以用來傳情的太陽。內心痛苦萬分卻無處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無望,孤獨的在空空的屋子里睡覺。秋天尚未來臨,卻已風雨紛紛。不曾學過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記曾經的過往!
然后你根據自己與她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個人認為如果你們相隔一方應該是女友想念你了,可以抽時間去陪陪她。
夜雨詩意名句賞析
夜雨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賞析
這首詩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體詩,它共有七句話,前四句大量的重復用字,也并不合乎詩歌的習慣。意像的描寫被放在了敘事之后,全詩沒有比喻、沒有用典,也沒有大量的興、比之作,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格律的羈絆,用最直白的語言,抒發了最真摯的情感。
開頭開門見山的寫出了所要記敘的事情,好像是憋悶了許久的言語沖口而出,強烈的感情色彩也在無需意像的渲染的情況下,立刻展現在讀者面前。四句話形式上兩兩相同,但情感上卻是層層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遠,都是平平的概述,點到為止,并沒有提及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則重點寫到了思念,寫到思念的程度,也并沒有深寫。行文至此,全詩的中心已經點明框架,已經明晰,但是還只是一幅,如果用畫畫作比的話,構圖,或者說是工筆前的白描圖,線條簡潔而有力。第三句是對第一句的擴充和延伸,鄉遠遠的程度,對故鄉,更準確的說是對故鄉的生活,故鄉的人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對第二句的擴充和延伸。一、三句是寫實,故鄉、人都是客觀存在的。二、四句是寫虛,回憶中的事和肝腸絞痛的感覺是詩人主觀的感情。一實,一虛,把氣氛渲染開來,行文至此,白描已經被染,出現了淡淡的色彩,陰陽、冷暖色初步分明了。詩人付與“人”一個“隔”,付與“事”一個“結”字。“隔”、“結”都是冰涼涼的字眼,給人一種一對火熱的戀人被活生生分扯開來的感覺。這兩個字的妙處就在于詩人用兩個冰冷的字寫出了自己火熱的情感,而火熱又敗于冰冷,這時引出自己肝腸絞痛的感覺顯得自然,又打動了讀者。在這里,詩人又用了一個打動人的動詞“瞻望”。鄉遠,豈是瞻望可以望見的,可是還要望,縱是眼望不見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鄉的戀人身畔。
前面,是對一個長時間一直以來狀態的寫,從“況此”一句開始,詩人就開始描繪一個夜雨的場景了。
作者在描寫本詩題目所寫的夜雨的場景的時候,卻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兩句話二十個字。但這二十個字確實稱的上是一字一珠。這兩句話不寫思,不寫念,不寫人,不寫事,只是用簡潔的言語描繪了許多意像,燈、堂、天、風雨。一個況字說明這四句所描寫的這些是在前四句的前提上進一步增加的。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的思念上增加的。一個“況”字就替代了千言萬語的心理描寫,可謂大師之作。“夜”是時間,在“夜”之前詩人用了一個名詞作形容詞來形容“夜”,“殘燈”。燈從晚上點,點到殘,一定已是深夜。詩人夜不能寐,久久的思念著心中的戀人。殘燈昏暗的光下,長長的燈芯使光閃爍著,詩人在這情景下怎能不傷心呢?沒有言自然顯得寂靜,寂靜使屋子顯得“空”,顯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的缺少家具,而是因為缺少“人”。夜雨同話五更的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寫出詩人心中的悵然若失。“秋天”“未曉”“風雨”更是融情于景。秋雨往往給人一種寒氣襲人的感覺,殘燈是不會給詩人任何溫度的,“蒼蒼”二字既是對風雨的描寫,又是詩人此時的心境。這兩句,不著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詩人的思念之情著色,行文至此,分染過的白描已經基本上上好了顏色。
最后一句話,可謂畫龍點睛之筆,又是直抒胸意的寫法,把全詩像一首曲子一樣,推向高潮,曾在一書里看到這樣的話,“忘字對于相愛又不能在一起的男女來說,是最殘酷的漢字”。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詩人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就在這無果的結局中謝幕,無數的思念,向何處傾訴。行文至此,一幅杰作完成了。
整首詞貫穿著白居易的大、簡、妙風格,雖是寫愛情,寫思念,但不像多數愛情詩一樣婉約,它大氣、又不失細膩,這不是刻意為之,而是一種情感之至,一種渾然天成。
創作背景
此詩寫于元和六年,時年白居易四十歲。從“獨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詩是為一個與作者相愛的女子而寫。且學者周相錄考證,這個女子就是白居易幾度在詩作中提到過的“東鄰嬋娟子”湘靈。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詩里有夜雨詩句
《春曉》孟浩然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二月二日》 李商隱
新灘莫悟游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長恨歌》【唐】白居易
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
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夜雨》【唐】白居易
早蛩啼復歇,殘燈滅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得秋字》【唐】岑參
西原驛路掛城頭,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試看汾水上,白云猶似漢時秋?
《贈衛八處士》【唐】杜甫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白居易中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達方式
春,是開啟夢的精靈
輕輕的,悄悄的
伴隨著第一場雨的飛舞
翩然而至
帶來綠的新意
生命的氣息
夏,是感受希望的天使
旖旎而神奇
和著白花的綻放
蝴蝶的纏綿
輕快的歡唱著
好似人間的天堂
秋,是轉換自然氣息的魔法師
絢爛多變的個性
是秋最美的符號
每一片飄零的落葉
都是大自然的奇跡
生命的贊歌
冬,是妖嬈嫵媚的雪女
純凈中透著清新
紛紛的雪花
是雪女輕舞的彩綾
是浪漫的飛絮
是新生命即將到來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