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亂山雪燭夜,孤獨異鄉人這句詩的出處
除夜有懷
[崔涂]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注釋] (1)除夜:除夕,即陰歷十二月最后一天的晚上。(2)迢遞(tiao -di條帝):遙遠的樣子。三巴:反映巴郡、巴、東、巴西,今四川省東部地區。(3)羈(ji機):寄寓異鄉。危:艱危困苦。萬里身:批此身離家萬里之外,路途遙遠。(4)殘雪:殘余的積雪。(5)孤獨:一支燭。這并非實指,而是說自己在這除夕之夜,孤獨獨照,更感到離家萬里的異鄉人了。(6)骨肉:指有血統關系的骨肉親人。(7)僮:未成年的仆人。親:親近。(8)那堪:哪能受得了。(9)歲華:年華。
[簡要評析] 這首《除夜有懷》的詩,當系客居四川,本詩抒寫旅途之中,適逢除夕之夜的悲愁全詩核心是一個悲字。詩的首聯,把詩人離家萬里,飄泊天涯的無限情懷,深摯地抒發出來。但發調高唱,氣象顯得十分闊大,因此它并不給人以蕭瑟的感覺。但接著的第二聯,具體地描繪出了異鄉除夜的凄涼:在一片亂山之中,冬盡雪殘,斑斑點點,表示著春天又降臨人間;寒領先獨坐,一支微弱的燭光,半明半暗,映照著詩人孤單的身景。異鄉殘夜,孤客愁懷,既寫出了詩人心境的悲涼和慰藉,也從而把游子思鄉、懷念單板機人這一在舊時代最能牽動人的感情,真摯而細膩地表達了出來。語言質樸,感情溫厚與第二聯互相映襯,親切感人。結尾一聯,“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就此拓開一筆,不僅點出了這除夜這一含有特殊意義的時序,而且加深了除夜懷鄉的主題,強烈地表示了不堪忍受的異鄉飄泊,希望在歲華更新的一年里,自己也將有一個新的開始。朦朧的希望,善良的禱祝,凝聚了詩人的多少辛酸,這正是舊時代士子們的不幸。全詩意境蒼涼,情韻幽絕。
[詩人簡介] 崔涂字禮山,《唐才子傳》說是“家奇江南”,當是浙江桐廬、建德一帶人。僖宗光啟進士。壯客巴蜀,老游龍山,故也多寫旅愁之作
有哪些由異鄉人寫的描寫優美風景的詩詞古
1、《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5、《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寫“異鄉”的古詩詞都有哪些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代東門行》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鮑照
傷禽惡弦驚,倦客惡離聲。
離聲斷客情,賓御皆涕零。
涕零心斷絕,將去復還訣。
一息不相知,何況異鄉別。
遙遙征駕遠,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閨臥,行子夜中飯。
野風吹草木,行子心斷腸。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絲竹徒滿坐,憂人不解顏。
長歌欲**,彌起長恨端。
3,《效阮公詩》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江淹
若木出海外,
本自丹水陰。
群帝共上下,
鸞鳥相追尋。
千齡猶旦夕,
萬世更浮沉。
豈與異鄉士,
瑜瑕論淺深。
4,《迷神引·一葉扁舟輕帆卷》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
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游宦。
覺客程勞,年光晚。
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
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
芳草連空闊,殘照滿。
佳人無消息,斷云遠。
5,《水仙子·青山隱隱水茫茫》
年代: 元 作者: 元無名氏
青山隱隱水茫茫,時節登高卻異鄉。
孤城孤客孤舟上,鐵石人也斷腸,
淚漣漣斷送了秋光。
黃花夢,一夜香,過了重陽。
夕陽西下水東流,一事無成兩鬢秋。
傷心人比黃花瘦,怯重陽九月九,
強登臨情思幽幽,
望故國三千里,倚秋風十二樓。
沒來由惹起閑愁。
常記得離筵飲泣餞行時,
折盡青青楊柳枝。
欲拈斑管書心事,
無那可乾坤天樣般紙。
意懸懸訴不盡相思,
謾寫下鴛鴦字,空吟就花月詞,
憑何人付與嬌姿。
6,《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異鄉風景卻依然。可恨相逢能幾日,不知重會是何年。茱萸仔細更重看。
關于深處異鄉的詩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鄉 愁 余光中 小時候 后來啊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這頭 我/在外頭 母親/在那頭 母親/在里頭 長大后 而現在 鄉愁/是—張/窄窄的/船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大陸/在那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秋暮西歸途中書情 白居易 耿耿旅燈下,愁多常少眠。 思鄉貴早發,發在雞鳴前。
九月草木落,平蕪連遠山。 秋陰和曙色,萬木蒼蒼然。
去秋偶東游,今秋始西旋。 馬瘦衣裳破,別家來二年。
憶歸復愁歸,歸無一囊錢。 心雖非蘭膏,安得不自然。
江外思鄉 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琴歌二首 司馬相如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初入峽苦風寄故鄉親友 陳子昂 故鄉今日友。 歡會坐應同。
寧知巴峽路。 辛苦石尤風。
雁 杜牧 萬里銜蘆別故鄉,雪飛雨宿向瀟湘。 數聲孤枕堪垂淚,幾處高樓欲斷腸。
度日翩翩斜避影,臨風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來衡岳,羽翼摧殘隴塞霜。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李白 何處夜行好,月明白笴陂。山光搖積雪,猿影掛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歸棹移。人來有清興,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長嘯,爽然溪谷寒。魚龍動陂水,處處生波瀾。
天借一明月,飛來碧云端。故鄉不可見,腸斷正西看。
滯雨 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 殘燈獨客愁。 故鄉云水地, 歸夢不宜秋。
中春登樓 劉兼 金杯不以滌愁腸,江郡芳時憶故鄉。兩岸煙花春富貴, 一樓風月夜凄涼。
王章莫恥牛衣淚,潘岳休驚鶴鬢霜。 歸去蓮花歸未得,白云深處有茅堂。
古今通塞莫咨嗟,謾把霜髯敵歲華。失手已慚蛇有足, 用心休為鼠無牙。
九天云凈方憐月,一夜風高便厭花。 獨倚郡樓人不會,釣舟春浪接平沙。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作品】: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內容】: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年代】:唐 【作者】:盧照鄰 【作品】:贈益府群官 【內容】: 一鳥自北燕,飛來向西蜀。單棲劍門上,獨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群鳳從之游,問之何所欲。
答言寒鄉子,飄飖萬余里。不息惡木枝,不飲盜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棲梧桐樹。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顧。
所以成獨立,耿耿歲云暮。日夕苦風霜,思歸赴洛陽。
羽翮毛衣短,關山道路長。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鄉。
誰能借風便,一舉凌蒼蒼。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作品】:寒夜獨坐游子多懷簡知己 【內容】: 故鄉眇千里,離憂積萬端。
鶉服長悲碎,蝸廬未卜安。 富鉤徒有想,貧鋏為誰彈。
柳秋風葉脆,荷曉露文團。 晚金叢岸菊,馀佩下幽蘭。
伐木傷心易,維桑歸去難。 獨有孤明月,時照客庭寒。